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直到看到丁洛风的八重人格,才真正明白剧名的真正涵义。

《刑侦12》的烧脑迷局背后,多重人格不仅是悬疑设定,更是对精神奴役的病理化隐喻。

刑凯的三重自我+丁洛风的八重人格,共同撕开了现代性压迫的新维度:

“人格解离症”原来分来三个部分——“主人格”、“审判者人格”、“守护者人格”。

“主人格”是社会化的温和面具,用于应对职场与法律。

“审判者人格”是代行童年未竟之愿,惩罚罪犯。

“守护者人格”是制造伪证保护本体,甘担道德污名。

丁洛风的主人格温和理智,副人格承载暴力或控制欲,实则是他对抗童年创伤的防御系统。

当社会拒绝给予丁洛风公正(母亲nue待、姐姐被xing侵)后,他分裂出“审判者人格”代行正义。

人格的混乱是对秩序崩塌的镜像反射,而当社会拒绝给予公正,法律无法制裁权贵,人格裂变成为保存主体性的最后堡垒。

丁洛风的解离情况邢凯不完全相同。

虽然邢凯小时候同样遭遇过家庭暴力,还因意外而失忆两年,但是邢凯的主人格有相对良好的协调管理功能,所以邢凯能与解离人格阿贤可以长期意识共享。

“阿贤”的存在不影响邢凯的日常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还能照顾邢凯。

比如在路上看到曾嘉仪妈妈车祸死亡的这种痛苦和创伤,都由“阿贤”来承担,不让主人格参与,这就是解离人格保护主人格的方式。

尽管邢凯长期没意识到自己早已解离出了一个暗黑人格,但邢凯的“黑屏”,让主人格的管理功能立刻识别到了这个人格的“断片”存在。

所以,这也是邢凯的暗黑人格不会参与“新七宗罪”的原因。

在这点上,丁洛风就完全不同,丁洛风对自己的“黑屏断片”根本没有意识。

丁洛风甚至分不清接力人格是他自己的一部分。

丁洛风的童年充满创伤。

小时候遭受母亲的nue待,母亲偏执的行为影响了丁洛风的生活和心理。

那一场大火,烧毁了二人最后的母子羁绊,给丁洛风的童年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同时也导致丁洛风成年后仍然难以释怀,对母亲充满抗拒。

剧里出现的圆桌会议厅,是用来展现丁洛风的解离人格具象化。

这是一个很生动形象的视听解释,在一个人的内部存在很多个解离人格。

主人格通常是带有出生证明的原始人格。

主人格最常与外部世界互动的那一个人格,承担且负责日常生活功能(如吃饭、工作、说话、与外界接触),具有清晰的现实感,被认为是“这个人”的人格。

当出现了解离人格时,如果主人格能够感知到解离人格的存在和状态,还能“协调”或“管理”他们。

解离人格也愿意听从主人格的决策安排,内部甚至可以“开会”决定重要事情, 这种内部运行本身可以被认为是健康的。

即这些如同“家庭成员”的人格能配合默契、和谐相处、轮值合理,那么,不需要强行 “消除人格”整合内部。

邢凯和“阿贤”长期处于的就是这种解离情况,如果不是第三暗黑人格“小七”出现,则完全没有要强行清除“阿贤”来增强主人格特质的必要。

只是,这种尚未整合、需要协调多个解离人格的主人格,比完整统一的人格要“更累”,体力和心理能量的消耗远高于常人。

正如一个人在脑中开着一个多部门会议,永远不能离场。

丁洛风的解离性人格障碍就是长期处于这种未整合的解离状态,且主人格深度失能,引发了现实行为的失控。

丁洛风的八重人格里,只有主人格是他所有人格里唯一的正派。

因为林昱水对郝烔说如果他再去找丁洛风就当他叛徒,兵和贼永远都不可能成为朋友。

其他人格都是反派,郝烔勉强算是中立人格。

丁洛风看起来活得很热闹,他有兄弟姐妹、伙伴,职场前辈,他还有朋友,但实际上,他一直都是孑然一人。

他活在自己的梦里,这个梦安慰了他,维持了他的生活。

虚拟的人格和幻想,替代了缺位的家人,丁洛风不断抚慰着童年创伤和心理阴影、努力跟过去和解、试图修复一切,说服自己继续走下去。

他甚至会窃听邻居家的家庭生活以此填满自己内心的空洞。

这一切,都映射出了丁洛风极端的孤独和不幸的命运轨迹。

丁洛风的潜意识其实是出现了整合的意识,所以丁洛风安排“姐姐丁少芸去美国,和郝烔、林昱水绝交”,甚至去遗忘白仲豪和夏轲、丁少婷。

但由于丁洛风主人格的长期失能无力,解离人格独立自主,所以不听从丁洛风的安排,反而将他“封锁”得更加严格,让解离人格不消失。

这种情况具象化为,阿水、郝烔、丁少婷、白仲豪和夏轲、丁少芸在圆桌会议厅里反复出现,甚至几个人格在争吵,开会,但始终没有丁洛风主人格。

丁少芸已经表现出对丁洛风要她“离开”,“不要再出现”,很恐惧。

而其他解离人格也表现出不想消失,想要“一家人在一起”。

这样的内部拉扯造成了失控的现实结果。

这样的情况便会令一个人在现实中出现日常功能障碍,甚至更严重的问题,就像丁洛风。

更何况丁洛风是警司,内心信仰正义。

他不仅见过太多不正义的现实,而且还体验了司法面对很多不义情况时的无能为力。

他本来对正义就有强烈的渴求,现实更让他对正义充满矛盾,甚至愤怒。

这间接也令他的解离人格发展做策划“新七宗罪”的现实结果。

本质上,丁洛风对家人、对亲情有着无限的眷恋,但命运多舛,他的亲人早已离他而去。

他虚拟了这些人格,来成为他的姐姐、朋友,妹妹或者师兄,他们代表着他深藏的控制欲、自信、缜密,复仇或者暴戾。

当多个人格互夺刀具、争论要不要杀掉一个人的时候,丁洛风的内心矛盾到达了顶峰:他的来路和痛苦,他的脆弱和努力,他的人性挣扎全在凸显。

对于丁洛风他从小被母亲nue待、目睹姐姐被xing侵,学业受到重创、遭受欺凌、根深蒂固的孤独……

他的人格复杂程度超出想象,他甚至分裂出了8个人格。

他的主人格是社会化的、理智且温和,但其余每一个副人格都承载了他生活中的阴影。

人精神世界的复杂和动荡,往往源于情感上的黑洞,也源于生活经历的艰辛和不易。

无论是放弃自我、选择盲从于强者,还是沉迷于自我内心世界,其实都是经历剧烈创伤之后的艰难适应。

虽然这些姿势并不好看,但却能给人以片刻安慰,在阶层固化的残酷生存里,家庭和亲情都被逐一肢解、人与人之间关系淡漠、无数的人都在孤身漂泊。

醒来满目苍凉,也许只有在梦里才能觅得些些慰藉。

剧中呈现的这两种解离症结局,堪比精神领域的《双城记》。

邢凯代表理想化的“整合派”。

他能与自己的人格和平共处,这种人格生态圈令人想起《致命ID》里那句:

每个人格都是幸存者。

最终刑凯完成的人格整合不是消灭,而是像交响乐团般让各声部和谐共鸣——火场中那个比出的手势,既是向Sunny的告别,也是自我完整的宣言。

而丁洛风则是恐怖的“抹杀派”。

他像被困在《楚门的世界》里的植物人,其他人格联手编织的虚假记忆,让他连“自己正在被保护”的认知都没有。

~未完待续~

(所有配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咖啡里的云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温暖和深情

他用“三重人格解离症”,向我们展现和诠释了人性的挣扎与救赎

起心动念皆为因,当下所受即是果,外部世界只是内心的外化和呈现

《刑侦12》:都说港剧早已没落,但每年仍有那么一两部,值得你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