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和陈明昊主演的《棋士》大结局了。

从结局的最后镜头来看,桌上放着一张大合影,崔炎高明显长大了,一家人齐齐整整都在一起,大家的神态都非常从容和喜悦。

大合影旁边还有一个奖杯,少年组围棋冠军,很显然属于崔炎高。

镜头随即来到了晾衣架,架子上晾着崔业平时穿的外套。

这两个镜头非常明显地告诉了观众一个重要的信息。

这样的大结局,得到了观众的认可,直呼太厉害了。

关于大结局

崔业得到了许多观众的同情,虽然他是罪犯,但孩子的病带来的天价医药费,成了一道鸿沟。

很显然,编剧也给了崔业非常完美的结局,他入狱了,但事情没那么糟糕。

因为夏生和一只耳都死了,而且崔业犯案的对象,王红羽和易佛生,都被抓了,而且崔业主动交代了很多线索。

崔业和崔伟也讲和了,山洞里的烧的钱是真是假?留给了观众去分析和理解。

崔业被判了多久?从大结局的照片就看出来了,崔业判得很轻,崔炎高只是长高了一些,一家人就团聚拍照了。

关于崔业

结局完美,但不能否认一个事实是,崔业是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

1、情感隔离和社交恐惧

崔业和张校长的关系,当崔业还是一个围棋老师时,张校长经常对崔业冷嘲热讽。

张校长会不知道崔业亲哥哥有实力吗?肯定知道,只不过柿子专拣软的捏,崔业唯唯诺诺的表现让张校长不惧怕得罪他。

这是崔业的情感隔离和社交恐惧造成的,崔业是个智商很高的天才,但他有“孤独天才”的自我暗示。

2、自恋型防御和脆弱自尊

比如崔业和老婆高淑华的关系,崔业和高淑华去香港治病的经历,表现了崔业有自恋型防御和脆弱自尊。

这段经历也表明,崔业和高淑华的关系不好,很大程度是崔业这种脆弱自尊造成的。

比如崔业和哥哥崔伟的关系,一直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崔业拒绝崔伟的帮助,遇到孩子生大病这样的事情,都瞒着家里所有人。

他要自己一个人解决。

这就是崔业的自恋型防御。

比如崔业和夏生的关系,崔业曾经对夏生非常照顾,是因为他认为夏生崇拜他,夏生在他的掌控之中。

但夏生一旦违逆他的意愿,要脱离他的掌控,或者这种关系要妨碍到事情的进展,崔业就放弃了夏生。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条件性控制型温情”。

崔业将夏生视为自我衍生的工具,本质上这种温情是崔业的自恋需求。

关于王宝强的演技

王宝强扮演的崔业,在剧中有很多处演技上的高光表演,将崔业的情绪变化表现得非常精彩。

崔业在剧情中有很激烈的情绪,一直到第10集才出现了一次。

崔业拿着假的骨灰本来想蒙夏生,谁知夏生因为父亲去世情绪崩溃,崔业第一次对着夏生大吼,鼓励他“替死去的人好好活着”。

夏生如果崩溃暴露,崔业自己也什么都保不住。

这一次,崔业是真的急了。王宝强在这里的表演节奏控制得非常好,台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有起有伏。

第二次崔业情绪失控,是因为崔炎高贪玩,用玩具手铐铐住了崔业的手,崔业大发雷霆,把儿子的玩具扔得老远。

这次的失态和大吼时间很短,因为崔业自己一下子就意识到自己情绪反常,立马就收住了,王宝强处理得非常好。

崔业第三次失态,是因为高淑华不听话,非要出去上班,崔业不但找到了高淑华上班的地方,还去公司里面大吼大叫,硬是把高淑华刚找的工作搅黄了。

王宝强这次采用的表演方式,是面目扭曲,五官狰狞,毫不掩饰和控制,让观众了解了崔业对待不听话的人,就是“条件性控制型温情”。

崔业第四次情绪失控,是崔业非常不愿意和哥哥商量儿子的病情,他和崔伟大吵一架,这次崔业的情绪也非常激烈。

崔业第五次情绪失控,是崔业差点失手掐死高淑华,王宝强这次演得真是情绪上头,不但面部表情不受控制,还需要动作配合,把崔业这种变态的情绪演得非常生动。

但崔业这种情绪面对更加变态的一只耳就完全发作不出来。

剧情的精彩部分集中在了剧集的最后一集,崔伟先找到了930隧道,和一只耳缠斗。

紧接着崔业也带着钱箱来到了隧道,三方激烈打斗。

崔业没有给一只耳查看钱箱的机会,直接把钱箱烧着了。

这一场打斗戏是本剧的决胜局,王宝强的情绪完全沉浸在剧情中,非常到位。

这部剧王宝强的演技非常贴合角色,大部分时间,崔业的情绪都是深藏不露,不动声色,非常符合人物内向的性格。

《棋士》大结局,崔伟和崔业一起经历了生死考验,两人的心结解开,终于和解,而对于烧的钱是真钱还是假钱,引发了观众非常高的讨论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