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科幻”,对于中国的电影界乃至整个文艺圈,都算得上是完完全全的“舶来品”。

儒勒·凡尔纳

中国最早接触到的科幻作品,是法国知名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与《地球大炮》,两篇小说均由鲁迅翻译,当时合刊一本印刷发行,在进步青年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但众所周知,中国在近代史上走过了一段动荡且悲惨的岁月,直接导致了在“新式教育”建设初期,理工科方向上的基础极为薄弱,因此在北洋政府至民国时期,科幻小说因其“科学”与“幻想”交叠的性质,在当时急需专业知识普及的环境下,一度被当时的学生与文人视作“伪书”。

社会因素导致了中国科幻作品的正式起步,被延后了相当长的时间,而新中国的电影业发展也十分坎坷,科幻这一先天需要电影工业基础与巨大投资的品类,也只能被迫长期缺位。

要讨论中国科幻电影的前世今生,我们不得不将镜头,对准两个当时尚未回到祖国怀抱的方向——上海租界与香港。

卢米埃尔兄弟

中国电影之始与南迁

1894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技术,并拍摄了一系列时长数分钟不等的短片,开始了他们的世界巡回展,自此流动巡回模式的电影放映,成为了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一种潮流娱乐。

1896年6月30日,第一场流动电影在上海美租界徐园“又一处”茶楼中播映;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摄影器材与放映机归国,于北京前门开办了最初的“电影工作室”;1905年,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在北京拍摄完成,正式拉开了中国电影的序幕。

《孤儿救祖记》剧照

自清末至北洋,北京作为首都,一直处于各方势力交锋来往的极度不稳定状态,社会的动荡不仅摧毁了北方的经济,更是让大多数人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大批早期电影人才纷纷南迁,最终在上海十里洋场落户。

1923年,当时上海最大的电影公司“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独立拍摄的《孤儿救祖记》火爆一时,大量国产电影公司纷纷跟拍“现代时装社会片”,内容多反映当时上海的纸醉金迷与社会问题,批判旧时代旧习俗,镜头集中在上海租界这样一个带有屈辱性,却也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中。

《六十年后上海滩》海报

1938年,理论意义上的中国第一部“科幻片”,新华影业的《六十年后上海滩》问世,这部电影用诙谐的镜头语言与演员们滑稽的表现,讲述了两个小职工梦中前往六十年后的上海,在一个更先进的时代闹出一系列笑话的故事。

实际上,这部电影究竟能否被称为科幻很存疑,因为其故事内核更类似传统相声中的好梦游,表演形式则是海派滑稽剧,但其对未来的大胆遐想,无疑与“科幻”中的“幻想内核”是有所共通的。

但这几乎就是旧上海时代对“科幻”做出尝试的唯一痕迹了,随后爆发的全面抗战,让上海这样一个政治地位尴尬特殊的地方,同样成了是非之地,中国电影的先行者们或逐渐被国民党收编成为喉舌,或继续南迁于香港落脚。

邵逸夫

当时还在上学的邵逸夫正是其中之一,但他与家族南下的理由,却与其他电影人有所区别。

1925年,天一影业落地上海滩,这个由邵氏三兄弟亲手创立的电影公司,后来成为了赫赫有名的邵氏兄弟公司,在当时的上海滩虽然是后起之秀却也颇有名气。

但是邵醉翁与邵邨人是典型的商人思维,两人权衡利弊后决定一反当时上海滩的电影潮流,将天一影业的主打项目立为1910年左右大为流行的“戏剧电影”。

从经营角度上来说这个决策是十分成功的,一者使用古典戏曲可以减少编曲与编剧开支,二者此类电影无需采景,只需要室内戏台,三者可以省去培养演员的时间与金钱成本,直接找戏班来承接表演任务。

天一影业公司

可是逆潮流而动势必会遭到市场的反噬,天一影业的电影被当时的主流电影圈排斥,也被文化人与进步群体所鄙视,报纸上更是有大量影评直指天一的电影粗制滥造、陈词滥调。

对于这种情况,邵邨人对外则表示天一影业的战略是为了弘扬民俗文化,遏制文化领域被欧美文化侵蚀的趋势,通过传达爱国思想在舆论上重新站住了脚,但是市场回馈和同行间的倾轧,最终还是让他们不得不选择远渡南洋,另谋出路。

所有人都想不到,甚至当时转战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创办邵氏兄弟公司,最后扎根香港的邵逸夫自己也想不到,以“弘扬民俗”为旗帜,甚至在之后的三十余年里,都深耕古装片领域的邵氏,会成为日后中国科幻电影上最早的一座里程碑。

李翰祥

电影工业初见雏形,科幻萌芽渡海而来

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黄梅调电影《天仙配》在香港公映,当时的香港70%的人口是抗战前后的大陆移民,对黄梅戏这一久违的传统戏曲十分痴迷,该片当时在香港造成了巨大的轰动。

《天仙配》的大热,让日后名留影史的知名导演李翰祥嗅到了机会,他说服了邵逸夫,重拾了邵氏的古装与戏曲班底(上海片场因战争被放弃后,邵氏就大幅度减少了戏剧电影的拍摄),投资拍摄了香港的第一部黄梅调电影《貂蝉》,在亚洲影展斩获奖项无数,一时风靡。

此片的成功让邵逸夫成功挤走了兄长邵邨人,让邵氏兄弟在家族内部一家独大,自此逐渐成为日后观众熟知的那个香港电影一代霸主。

《梁山伯与祝英台》海报

随后邵逸夫立即指派李翰祥,继续拍摄了一系列黄梅调电影,开创了一个属于黄梅调的短暂时代,而这些黄梅调电影中有一部需要着重强调,那便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本文的主题是“科幻电影史”,为何需要强调《梁祝》呢?因为这一版《梁祝》,虽然与科幻不沾边,却完全称得上是日后香港“科幻电影”的启蒙。

与《六十年后上海滩》的意义不同,《梁祝》的重要性来自于其拍摄手法而非内容,此片结尾祝英台哭坟,梁山伯墓冢裂开的情节,是由日本的特效团队制作的,耗资20万,是当时少有的大制作。

西本正

由于这一段情节用上了当时极为罕见的特效(虽然日系的道具式特效更多被分类为特摄),并且呈现效果十分惊艳,令人印象深刻,被当时港台及东南亚的影评人一致称赞“颇具好莱坞科幻巨片风貌”,并在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被视作“香港电影的特效启蒙”。

而且邵氏版《梁祝》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也直接改变了日后整个东南亚的电影生态,此片在台湾狂揽840万票房,打破先前的最高票房纪录三倍有余,让所有东南亚投资人都重新审视了电影行业的商业价值,令此后的电影投资屡创新高,制片专业性与市场商业化程度不断完善。

另外,《梁祝》的拍摄还促成了日后邵氏与日本方面的更多合作,最重要的是让一位名为西本正的东宝摄影师,通过种种关系最终来到了香港。

《中国超人》海报

前文提到过,科幻电影的两大前置条件,一是电影工业,二是大量的投资,《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一部古装黄梅调电影,竟意外为日后的科幻电影萌芽打下了基础,实在是令人啧啧称奇。

1974年,香港的两大电视台“无线”与“丽的”引进了一批日本动画,以及日本最著名的特摄片——《假面骑士》(港译蒙面超人)、《奥特曼》(港译超人历险记)。

特摄是一种拍摄技法,特摄片的题材分类进科幻是毫无问题的。

当时不止港台地区的儿童沉迷其中,就连许多成年人都趋之若鹜,日后的香港娱乐史研究者将这一时期称为“超人风潮”,在这种流行元素的影响下,邵逸夫立刻宣布开拍“香港第一部科幻电影”——《中国超人》。

华山

此片的导演名为华山,他的老师就是《梁祝》时期来到香港工作的日本摄影师西本正(自取中文名贺兰山),东宝是特摄电影始祖,西本正曾在东宝参与过《哥斯拉》的拍摄工作,虽并非特效制作组成员,但长期耳濡目染,对特效颇有心得,他在香港工作十余年,培养出了大量特效制作人才。

六十年代,武侠片之风极盛一时,这些早期的特效制作人才在香港看似无处施展,但是他们在《西游记》等一系列传说神话片中,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在长期的锻炼后,他们终于在《中国超人》中提枪上阵。

本片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可能有些粗制滥造,但其中所使用的诸多特效技巧在当时颇为先进,因此虽然票房表现不佳,但其录像带在海外市场销售颇丰。

《猩猩王》海报

1976年,邵氏再次追赶著名电影《金刚》的潮流,赶拍香港版的金刚——《猩猩王》,这部耗资六百万的巨片,毋庸置疑是当时整个亚洲都排得上号的特效大片。

但是邵氏的“科幻”有一个根本问题,那便是极度缺乏内在创作的驱动力,《中国超人》与《猩猩王》均为有山寨之嫌的跟风之作,且不仅在题材上跟风,在拍摄技法和摄影风格上,因为特效团队继承自西本正,所以充满了昭和时代的日本特摄风格,极度缺乏自身特色。

而且科幻片的巨大投资也让邵氏心生犹豫,最终在1983年跟风《星球大战》拍摄《星际钝胎》失败后选择彻底放弃,这短暂的香港科幻曙光迅速落幕,但同一时间,大陆的电影业却随着科幻文学的兴起,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小太阳》海报

新中国的科幻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扫盲运动如火如荼,各地普及教育,科幻小说又一次在国内崭露头角,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读物而广泛传播。

在当时,“科幻”和“科普”的分类已经非常明确,因此并未出现民国时期反对科幻的现象,但在影视创作上,实用性的科普作品仍占主流。

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科幻电影是1963年的《小太阳》,但这部电影是面向儿童的,科普性质大于科幻性质的教育式电影,与如今大众所熟知的娱乐化科幻电影有很大的不同。

这种情况持续了十数年,直到八十年代,大陆的文学领域涌现了一批优质的儿童文学与科幻文学作者,才带动了一大批旧式科幻电影的蓬勃发展。

《疯狂的兔子》海报

《珊瑚岛上的死光》《疯狂的兔子》《大气层消失》等作品,在这一时期不断涌现,题材广泛,内容有趣,原创性强,在中国电影史中极具代表性。

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国外经典电影涌入国内,中国的科幻电影产业也不免受到影响,逐步朝着好莱坞风格发生着转变。

从八十年代到2000年初,国产电影的产量一步步提升,但科幻作品的数量却不见增长,国内的电影产业从国营电影制片厂逐渐向资本模式转变,但真正的大投资模式却方兴未艾,资方对科幻片这个冷门品类的收益前景并不看好。

《阿凡达》海报

这段发展阵痛还进一步拖慢了电影工业的发展,步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又涌现了一批内地与香港合拍的大投资科幻片——《机器侠》《未来警察》《全城戒备》等,这些电影受限于国内特效技术实力的不足,在视觉表现上有着显著的弱势。

并且这一系列电影似乎又在步邵氏的后尘,它们也是追赶潮流的模仿之作。

2009年末的《阿凡达》热潮引爆了全球观众对特效大片的热情,同时期以《钢铁侠》为首的超级英雄电影接踵而来,两股潮流汇合一处,促成了国内观众对科幻特效电影的追捧,上述科幻片正是应这股潮流而生。

《流浪地球》海报

这一情况十分不乐观,视觉特效本就是国产科幻电影的弱项,以弱项对好莱坞强项,结果必然是口碑票房的双双失利,并且这种不健康的跟风思路,还进一步限制了国产科幻片的内涵与题材。

在2010年败北后,国产科幻电影似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没有大投资便没有质量,没有质量便没有票房,没有票房便没有大投资,看起来这扇开闭不断的科幻大门,只会以悲剧收场。

但就在几年后,《流浪地球》横空出世。

在这几年间,观众的口味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特效大片大行其道期间,大量好莱坞三流制作,也顺势被引进国内,这些电影大多空有特效,甚至特效打磨也并不优秀,剧情内容空洞无味,主题千篇一律。

刘慈欣

这些电影导致国内的电影市场,在2016年前后就进入了大片疲软期,加之《变形金刚》系列与超级英雄电影在质量上逐渐走下坡路,观众对科幻大片进入冷静期。

刘慈欣的获奖也让广大国人意识到,中国人并不是写不出优秀的科幻作品,进而一个呼唤具备中国本土人文气息,传统文化底色,同时特效质量有足够表现力的国产科幻IP的声音在民间不断壮大。

2019年的《流浪地球》应运而生,一方面,该片的主视角在中国,对观众而言,这既新奇,又充满了亲切感,剧情架构上也以中国人最重视的家庭关系作为串联剧情的主线,进一步增加了观众的代入感。

《流浪地球》剧照

另一方面,《流浪地球》的特效水准,也达到了国产电影前所未有的水准线,观众恍惚间意识到,好莱坞近年来的审美下行与特效技术的短暂发展停滞,已然令国产特效抓住了窗口期,缩小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如今的中国电影工业,已经具备了支撑顶级特效的条件。

此外,本片依靠大量科学顾问最终实现的严谨设定与内容架构,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不同于往日动作类科幻片的艺术感,《流浪地球》的底色更类似《星际穿越》与《火星救援》,科幻为表,人文为核。

《流浪地球》的大热让观众直呼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终于打开了,也让市场开始认可科幻电影这一品类的商业价值。

《流浪地球2》海报

但资本运作的短视性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科幻趋势的发展,如《上海堡垒》这样的低水平科幻电影涌现,香港科幻又悲剧地仍未走出“跟风”的窠臼,在翻拍《明日边缘》中重蹈覆辙。

直到今年,《流浪地球2》再一次让大家领略到国产科幻的震撼,事实证明,用心打磨的作品才会被观众发自内心的喜爱。

《流浪地球》这个IP已经向国产电影树起了一个成功的公式——好剧本+充分运用的投资+诚意打磨=观众认可,观众的认可远比任何宣发都要更加有力,可以预见,中国的科幻电影有望走向一个耀眼的未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