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没有眼花缭乱的特效,没有什么想入非非的末世场景的魅惑,也没有耍弄什么多线叙事技巧,它完全按照时间的进程,交待一次由两个男人组成的旅程。 甚至它更像是一部贺岁片。从影片开头就限定的二个月的旅行时间,就规定了影片会有一场“最后一分钟营救”式的回归尾部,这个尾部,被好莱坞所擅长的煽情功夫,顶托得富有戏剧张力,也构成了影片结尾的中国人非常受用的大团圆式俗套。 但这个俗套,却形成了电影里催人泪下的温暖情怀。 在影片的最后,当白人司机与黑人乐手完成了他们的身份的置换,就像朱时茂与陈佩斯出演的小品《警察与小偷》中所表现的那样,本来的主人,却成了司机,而司机却因为长途跋涉的疲劳,享用着主人才有的在后车座进入黑甜乡的待遇,电影完成了它的人物身份的互换,形成了它特有的欧亨利的故事结构,而这个由一场旅行导致的人物的身份的置换,此刻,正奔向好莱坞煽情的顶点,那就是回家。
在任何的国度,任何的文化里,回家都是一个美好的诱引。也许这个电影表现了美国社会的日趋保守倾向,整个电影里已经没有什么挑战世俗规则的激情,它把最简单的一个“家”,作为电影里最后因为两个男人身份的互换而打造出来的人性的力道,置换为一股为回家而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强烈渴望与意愿。 实际上,我们在影片最后暴雪突临的严峻天气考验,依然难以阻挡圣诞夜回家的路途中,可以感受到电影动用了那些最俗用的元素,来烘托这一份感动。我想,这种烘托有几个层面:
1、警察的对比。在回归的途中,我们看到警车再次拦往了车辆,这一段横生枝节的插曲,对比之前在南方同样的路程中遭受到警察的刁难,电影无疑在这里再次将悬念祭起,但是,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的是,警察只是指出车子的轮胎损坏,最后还帮助了回归的旅人一程。 契诃夫戏剧中有一个理论,就是第一幕中墙上挂着一枝枪,那么,最后一幕的时候,这枝枪一定要发挥作用。 我们从《绿皮书》中可以看到,一百年前的戏剧理论,仍然在今天的电影叙事中派上用场,大放异彩。仅就本片来说,我们可以看出,电影非常注重前后对应。我们大略陈述一二:一是开始的时候,司机在家里发现有黑人在做工,妻子倒了两杯水给黑人,司机发现后,把杯子扔掉了,而妻子又捡了回来,可见司机对黑人开始的时候有强烈的歧视倾向。但在影片最后,他却将黑人乐手请到家里来,前后对照,可见他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二是电影开始的时候,司机的妻子叮嘱他一定要赶回来过圣诞节,由此才联动地生成出电影结尾那个感人肺腑的圣诞夜接力开车回家的感人场景。三是影片开始,司机自视甚高,不愿干拎包这类仆人干的事,而最后回来之后,黑人乐手为他开门,他们的主仆关系,因为他们之间的融洽谐和而发生了颠倒。四就是路上警察态度的截然不同。
警察段落的前后对比,凸现了社会观念的嬗变悄无声息地在这个国家里润物细无声地拔节生长,也看到了这个社会的未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可以说是未来对昨天的致敬,也是从昨天所看到的未来的现实。两个警察的段落对比,分隔成了两个时代,而必定是更具有温暖的时代,要代替那种冰冷的人性丑恶的过往。电影里的两个警察段落,更像是穿越时空的两个不同思想与观念的碰撞,也使这部看起来叙事朴实的电影里,融入了更多的着墨无痕的现代叙事技巧。
2、主仆互换的对比。 本来在出发的时候,司机因为妻子的嘱托,提出的要求里有一条是想赶在圣诞节之前回来,而当时的乐手主人并没有表示首肯,因为在他的心中,还没有家的概念。 而当最后他们踏上回家旅程的时候,司机因为太过劳累,且路途受阻,回路艰辛,反而是他收敛了对回家的强烈愿望,而乐手主人,却换位思考地站到了他的司机的角度,执意地提出能走到哪里,就开到哪里,让离家的路更短一些。 电影由此也呈现了最富有喻意的镜头,就像《警察与小偷》里的角色互换一样,司机呼呼大睡,而主人却担负了司机一角,把他的司机送回家中。此刻,主人送给自己雇佣的仆人是帮助他实现一个梦,一个回家的梦。
为什么一个主人要如此做?这就是电影里主人与仆人之间建立起的破除阶级差异、种族差异、文化差异的男人之间的情深谊长。这种背后的情感的萌动,通过圣诞夜里的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放弃自己的主人地位也要帮助自己的雇佣者实现他的对家的承诺而彰显出来。 所以,影片里最后的那一场感人的场景,正是对人物精神能量互通之后的一种最完美的诠释。 3、妻子角色的对比。 影片最后,当黑人乐手,走进司机的家里,我们在镜头里看到了一个冷场,但很快气氛松动,这里并没有排斥不同肤色的任何不祥之兆,从片头的情节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司机的妻子对黑人工人并没有歧视倾向,所以,在影片里,我们可以看到,司机妻子无惊无险地接纳了黑人乐手,并且道出了感谢他的愿望。
感谢的原因,是黑人乐手给她与丈夫的生命中注入了浪漫、温情与美好,这完全是因为司机在写信的时候,由于黑人乐手给他的点化与占拨,而使得司机懂得了艺术的价值,精神的力量,浪漫的意义。黑人乐手通过他对艺术的感悟,改变了司机家庭中过去的那缺“艺”少“乐”的贫乏状态,给夫妻间的情感注入了生命的活力。所以,《绿皮书》里也在说明着艺术为什么对于人来说,有着那么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在圣诞夜这一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影片里的司机与乐手之间,实现了他们的生命力量的相互填补与滋养,不同的文化与价值给予了不同阶层各自所需的精神充值,两个男人在接触与交往过程上,实现了1+1大于2的能量裂变。这也为电影展示这种最为动人的瞬间,找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发现。这应该是《绿皮书》这部看起来平淡如水、且埋藏着许多俗套的电影里,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思想发现与逻辑启迪的原因所在。
影片的结尾,就是通过这层层加码、叠床架屋的感人元素,从社会、从工作、从家庭三个维度,表现了回家的路,都有着一路绿灯的畅通无阻,鼎力相助;家的方向,也有着敞开的门,容纳着归来的旅人及那份带回家的友情与嬗变的观念,这构成了电影里的动人的温馨所在,也在这里,令人忍不住泪流满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