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祖国的大好河山,却对利益至上的西方国家趋之若鹜的中国人,即“香蕉人”

数十年来,随着国家发展进步,中国清北等各大高校毕业的高材生们,很大一部分都会选择出国留学。

而在这其中,也有更多选择留在了国外,为一张薄薄的绿卡放弃所有,毫不犹豫的和生他养他的祖国做切割。

在外求学久了,有多少留学生会不忘初心?

2014年,来自湖南长沙的美女学霸黄雨桐,放弃了高考,却凭借7门满分的成绩,考进了世界排名前三的英国剑桥大学。

更令人惊诧的是,当时获得如此成就的黄雨桐,才年仅18岁,惊诧的同时她也让所有人充满了希冀,江山代有人才出,未来祖国必将更加强大。

那么,10年过去了,黄雨桐回国了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996年,黄雨桐出生在湖南长沙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在当地一所三甲医院任职,母亲也是兢兢业业的高中英语老师。

由于医生与教师的职业,父母没办法给到女儿黄雨桐很多陪伴,所以在黄雨桐求知欲爆棚的四五岁阶段,两人早早的教会女儿查字典,不仅是新华字典,包括家里的汉译英、英译汉、牛津词典等,全都教会了她查找的方法。

而且,家里的书架上摆满了儿童的绘本,以及各类型的中外读物,甚至一部分小学教材也被他们搜集到,摆在显眼的位置。

即使做了这么多准备,但父母从未强制性的逼迫她学习,只是在有意识的培养她自主学习的能力。

毕竟父母作为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受害者”,他们知道学习没有捷径,唯一能帮到她的,就是让她的适应能力更快一些,以及兴趣的因素更多一些。

确实,黄雨桐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文学知识和英语词汇量,但但父亲很快也发现另一个明显的问题,女儿的口语不标准,而且她羞于开口说英语。

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哑巴英语”,在黄雨桐的童年时期里,不仅父母的陪伴有限,身边的同龄人玩伴都吵吵闹闹,她几乎没有用英语与人对谈的机会。

父亲意识到这一点,立刻和妻子开展了一场小型会议,决定以后在家尽可能的多放英语电影、说英语,只有女儿迈出“敢说”这一步,才可能说好英语。

黄雨桐学习能力很强,尤其在父母温和的鼓励下,她开始越来越积极地表达。

以至于在小学初中阶段,其他同学还在学习“音标”苦练发音时,黄雨桐已经在如饥似渴的汲取更多新词汇,并且开始尝试阅读英文原著。

庆幸黄雨桐的父母也很有大局观,为了避免女儿成长为书呆子,他们还让黄雨桐从小学习钢琴

母亲清楚地知道女儿早慧,所以在学琴之初,也特意嘱咐女儿学钢琴不是为了考级,只是一种兴趣爱好,你可以随时终止。

事实上,黄雨桐在小学时期确实厌烦了练琴的枯燥,父母在问清她的态度后,也确实没有说任何不满的话。

反倒是黄雨桐又长大一些之后,突然自己又重新掀开了琴盖,直至现在,钢琴仍然常伴在她身边。而她也一直没有考级,只是偶尔在互联网上听到特别中意的歌曲,会自己去搜乐谱,再用钢琴弹奏出来。

父母对黄雨桐的教育只指定大方向,真正实施的决定权,其实都在黄雨桐手里。正是因此,给了黄雨桐肆意自信向前走的底气。

这才有了后来黄雨桐考上雅礼中学理科实验班,并在班级里一骑绝尘,凭借7门满分成绩考入剑桥大学后,面对记者采访可以无比坦荡的说:“我爸妈没管过我啊。”

7门满分考入剑桥

2012年,黄雨桐16岁,刚进入雅礼中学读高一,因为父母的宽松教育模式,所以在别的同学疯狂赶进度时,她有幸参与了一场支教活动。

当时,她和美国耶鲁大学的志愿者组成一个小团队,在社会上组织义卖、义演等活动,筹集不少公益资金,一起前往云南玉龙二中,进行为期8天的支教生活。

包括在2013年,黄雨桐17岁,升读高二时,雅礼中学的“姊妹学校”美国福特中学来访,黄雨桐既担任主持人控场,又现场做“同声传译”,她落落大方,年纪轻轻就成为全校的“新女神”。

中国人的口语是是无法横跨的壁垒,她除了勤奋之外,还必须经常和外国人交流,才能对自己的口语查漏补缺。

因此黄雨桐也偶尔通过互联网,和外国友人聊天练习口语,以及学校里外教组织的英语角交流,她几乎不缺席。

黄雨桐在高中阶段,就已经阅读完30多本英文原著,可以说,英语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甚至,在我们社会中遇到某种热点事件,她也会自发的思考写出一篇英文笔记。

如果说英语是日常,那数学就是黄雨桐最感兴趣的学科。普通的女学生通常很难习得理科思维,但黄雨桐在父母的影响下,从小就理性的思考各种问题,逻辑感非常强。

在黄雨桐的世界里,数学是唯一简单、纯粹的学科。以至于后来在申请剑桥学校时,她唯独对数学系青睐有加。

而她的优秀也直接体现在了她的考试成绩,数学、物理、化学、微积分、化学、电磁学、力学全部满分!

至于其他的托福成绩和美国学术能力测试,也都接近于满分。后来黄雨桐顺利进入剑桥大学深造,并在毕业后进入当地一家金融机构工作。

然而,即使决定未来在英国发展事业,黄雨桐也依旧惦念着国内的同胞们。疫情的那三年,她牵头组织留学生们,一起举办小规模的慈善捐助,邮寄回中国很多物资。

后来即使疫情过去,她也依旧在工作之余坚持做慈善事业,时刻把中国的同胞们放在心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