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除了指挥核心“林罗刘”,东野野司还有哪4位副司令?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是四野的前身,早在辽沈战役前就拥有了70余万野战部队,若加上地方部队,总兵力更是在100万人开外,毫无疑问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头号主力野战军,而到了中南军区时期,四野部队超过150万。提起这支大军的指挥员,“林罗刘”自然为人熟知,各兵团司令

48年三大战役,我军四大野战军参谋长由谁担任?各授予什么军衔

1948年爆发的三大战役,是决定解放战争结局的关键性会战,总计150余万国民党军主力遭到我军歼灭,北方再无大战,甚至有六成以上投诚或被俘的原国军士兵,反过来加入了解放军队伍,参加后期的全国追歼。当时四大野战军的参谋长都是谁呢?后来获得什么军衔?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解放战争时期,国军的“中将加上将”是个什么军衔?有多大权力?

国民党军在大陆时期推行过两次军衔制度,到解放战争期间,国军各军师旅长、兵团司令、绥靖区长官、剿总司令等高级将领均配有相应的将官军衔。而在国军部队的各种高级军衔中,最奇葩而又不好理解的一种,当属“中将加上将”。到底是中将,还是上将?职权有多大?我们来了解一下

最奇葩国军将领:明明是一级上将的军权,到被俘也只是个中将军衔

最奇葩国军将领:明明是一级上将的军权,到被俘也只是个中将军衔

中国第一女警雷敏:17岁破格录取成为女特警,大校军衔却嫁给保安

中国第一女警雷敏,16岁入伍,17岁被中国第一支女子特警队破格录取,抓捕过毒贩,参与过汶川救援,创造了57秒徒手攀登5层楼的世界纪录。拥有大校警衔的她最后却嫁给了一个保安,这是为何?30年来,荣誉等身,她又是如何做到的?本期子牙童趣人物纪,就带你一起去看看雷敏的女

1955年全军大授衔,我军19名兵团司令员,为何仅程子华没有军衔?

55年全军大授衔,对全军的高级将领来说,这是荣耀时刻。参加授衔的高级将领中,有不少是从枪林弹雨中,经过九死一生,活下来的幸存者,他们配得上肩上的勋章,这是一份荣耀。在解放战争中,我军一共有19名兵团司令员,按照规定,兵团司令是正兵团级,资历深者可授大将,如陈赓

李云龙丁伟孔捷,对彼此军衔互不服气,为何却都服气赵刚的军衔?

《亮剑》中,晋西北铁三角之一的丁伟,有政委吗?必然有,却不为人知。那么孔捷有政委吗?也必然有,奈何也不为人知。如今疑问来了,为何独独李云龙的政委赵刚,不但成为《亮剑》中的关键人物,还大放异彩,甚至风头比丁伟和孔捷更甚呢?一、第一个原因首先便是:缺憾人物的必

叶长庚:带重礼投奔红军,征战16年仅升半级,授衔时愁坏罗荣桓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更好地规范、管理部队,走向现代化,我国决定效仿苏联,对全军进行授衔。上将以下,少将以上军衔评定工作,就交由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罗荣桓。罗荣桓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深得毛主席信任,为人老实、忠诚,由他负责军衔评定,那是非常合适的。

蒋介石授予阎锡山、冯玉祥一级上将军衔,为何却无视龙云、刘湘?

一、二十九位一级上将,都有谁?1935年之初,何应钦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开始整顿国军的军衔了。至于理由则是“陆军官阶过滥,殊非尊重名器之道”。这个理由,还真不是蒋介石“没事找事”。因为所谓的民国,也包含了北洋时期、北伐时期等等,故而搞得当蒋介石打赢了中原大战,名

1955年,陈明仁等三位国军名将被授上将军衔,为何却没有郑洞国?

一、从廖运周开始1948年12月3日,一则消息传至蒋介石耳朵里:深受他信任和器重的廖运周,竟然起义投共了。据号称蒋介石私人“起居注”的《事略稿本》记载,当时蒋介石怒几乎都失态了,咆哮道:彼(廖运周)为黄埔军校第六期生也,此息如果属实,则前途更为可虑。良以直系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