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十大将中,要论谁最接近元帅,必定是粟裕。粟裕是十大将之首,无冕之帅,新中国军事指挥最为出色的高级将领之一,指挥过无数的经典战役,有着“战神”的美誉。

粟裕为什么没有被授予元帅?他的子女发展如何呢?和陈毅关系不和是谣言还是真实现象?本期,我们就来聊聊与粟裕有关的历史问题。

无冕之帅粟裕

1955年全军大授衔,评选的主要参考标准是资历、战功和山头,三者可谓是缺一不可。论战功,粟裕完全够格,他是解放战争中与林彪齐名的军事统帅。

粟裕真正崭露头角,还是在抗日战争中后期,他指挥了黄桥战役,有力挫败了顽敌,歼敌1.1万余人,取得了一场大胜。此战的意义很大,奠定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础,打开了新四军华中抗战新局面。

高邮战役是中国抗日最后一战,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歼灭拒绝投降的日伪军约2万人,此战使得华中,山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后续迎接内战做了准备。

解放战争爆发后,粟裕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在苏中打出了“七战七捷”,为华中向中央交出了一份完美的成绩,让毛主席、周恩来和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刮目相看。

粟裕的军事指挥才能展露无疑,自从陈毅指挥的山东野战军败多胜少,无法掌控战场局面后,毛主席和党中央做出正确的决策,让华中、山东两大野战军合并,组成华东野战军,资历老的陈毅担任司令员,粟裕是副司令员,但军事指挥归粟裕管。

四大野战军中,让一个副司令员负责军事指挥,仅仅只华东野战军了,可见毛主席用人独到,粟裕的军事指挥能力确实很突出。

华东野战军在粟裕的指挥下,一扫此前山东野战军败多胜少的阴霾,在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等大型战役中接连取胜,消灭蒋介石最精锐的部队,继而解放了山东,直接威胁南京、上海等地。

国军名将轮番上阵,不论是李默庵、薛岳还是王耀武、汤恩伯、顾祝同,陈诚,都成了粟裕的背景板,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淮海战役对新中国的解放战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战能够取胜,毛主席说粟裕的功劳最大,这句话并非夸张,事实就是如此,淮海战役的蓝图,最早由粟裕设计,且他还是战役的具体指挥者之一。

因此,要论战功,粟裕完全有资格授元帅,可他在资历方面有所欠缺,没有达到授元帅的标准,如果粟裕能够在解放战争中担任四大野战军中的正职,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要说粟裕为什么没有担任野战军正职,那还得从他高风亮节的作风说起,淮海战役前,陈毅调往中原局,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有意让粟裕接替陈毅的职务,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一职。

粟裕对陈毅很尊重,坚辞不受,毛主席尊重他的意见,粟裕以任代司令兼代政委的身份,指挥华东野战军。一个“代”字毕竟没有转正,陈毅回到三野后,粟裕继续担任副职。

新四军和第三野战军的代表是陈毅,周恩来力挺他授元帅。因此,资历方面有所欠缺的粟裕,最终错失了元帅军衔,成为无冕之帅。

粟裕后代的发展如何?

新中国成立后,有传言说粟裕和陈毅不和?或许是因为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粟裕受到错误批判时,作为老搭档的陈毅带头批评粟裕,给人一种陈粟不和的感觉。

实际上,军委扩大会议是发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此事并没有影响陈毅和粟裕的感情。事实上,陈毅对粟裕的批判,在当时看来未必不是一种变相的“保护”,把事情弄在可控范围内。从粟裕的回忆录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提到陈毅的次数非常多,对这位老首长很尊敬。

粟裕的后代发展还不错,长子粟戎生在他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将军。粟戎生是一位经历战火洗礼的将军,从“反修”前哨的北疆到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都有他的身影,1999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粟裕有个女儿叫粟惠宁,虽是女孩子,但从小就和哥哥一样,接受严格的教育。长大后,粟惠宁嫁给了陈毅的儿子陈小鲁,两家从战友之情到亲家,关系更进一步,此举更是打破了陈毅和粟裕的不和传言。

结语

陈不离粟,粟不离陈,陈毅和粟裕是相互成就的亲密战友,尽管粟裕未能被授予元帅,但是他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就是元帅。

党中央和毛主席曾对粟裕有高度的评价,毛主席赞粟裕说: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粟裕的讣告中有一句“尤擅指挥大兵团作战”,这是组织对他一生军事指挥才能的高度认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