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岸关系)马英九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凭吊 吁“历史绝不可遗忘”

新华社南京3月29日电(记者陈键兴、王承昊、陆华东)临近清明寄哀思,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29日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深切悼念遇难同胞。马英九受访时表示,历史绝不可遗忘,我们所有中国人都应自立自强,才不会被人欺凌、任人宰割。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资料图

上午9时30分许,马英九一行抵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来到“古城的灾难”大型雕塑前,手持鲜花,集体肃立。

“300000”的醒目大字,铭刻着全体中华儿女无比沉痛的一段集体记忆。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死于惨案人数多达30万,这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的最终宣判。

进入这座建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地及遇难同胞丛葬地的遗址型纪念馆,马英九一行一路神情凝重,面对“古城的灾难”雕塑,献上花篮,集体默哀,凭吊遇难同胞。

随后,马英九一行走进展厅,参观《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了解南京沦陷前的形势、日军进犯南京与南京保卫战、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人道主义救援、大屠杀后的南京、战后调查与审判等方面的情况。

“关于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书籍、照片,我看了一些,但从来没有一次像今天受到这么大的冲击。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野兽般行为,中国人是最大受害者。”马英九受访时表示,身为中国人,不管在海峡哪一边都应自立自强,面对外来欺凌要勇敢抵抗。我们这次带学生来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可以了解也许在台湾了解不够的事情,作为自己往后发展的重要参考。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于1985年8月建成开放,馆内大量珍贵文物史料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讲述当年的历史。3个基本陈列共展出近4000幅照片、近万件文物藏品、260多部影像资料,还保存“万人坑”遗址,建有雕塑广场、悼念广场、祭场、和平公园、胜利广场等。

据了解,纪念馆多年开展对台交流,举办了第四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纪念台湾光复75周年视讯交流活动等。2018年,纪念馆赴台举办《以史为鉴 民族复兴——南京保卫战暨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新北市沪尾炮台,两岸同胞共同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举行了公祭仪式。

延伸阅读

3月28日上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拜谒南京中山陵。这是在中山陵祭堂,马英九向孙中山坐像敬献花环。(新华社)

直新闻:3月28日,马英九拜谒南京中山陵并发表致辞,你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中国国民党高层到访大陆,拜谒南京中山陵可以说是一种惯例,连战、吴伯雄、洪秀柱、江丙坤,皆是如此。

这种惯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长眠于此的孙中山是国民党的创始人,更因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

所以这里不只是对于国民党人,而是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重要意义。

但此行对于马英九来说,除了惯例之外,还有更多的特殊意义。

其一,在2022年台海局势的动荡之后,马英九的到来,表明岛内“交流而非交恶,对话而非对抗”的取态仍有积极的影响力,台湾社会内部仍有与大陆相向而行的意愿和空间。

当天拜谒孙中山的祭文中,有着“九二共识、和平基础”八个字,而马英九本人随后也将孙中山的遗言放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再次解读,写下“和平奋斗、振兴中华”八个字,深盼两岸共同努力,一道面向未来,实现全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是刀兵相向,陷入那亲者痛、仇者快的境遇。马英九表示,“这是两岸中国人不可回避的责任”。

外界注意到,马英九此行随团还有数十名台湾大学生,用马英九的话来说,就是希望通过年轻人的热情、互动,改善两岸的目前氛围,唯有台湾的年轻人深入了解两岸关系,认清楚两岸关系一定要走向共同的“和平奋斗”,才能更好地实现“振兴中华”。

其二,就马英九个人而言,这是他等待了36年的祭祖之旅。此前一天桃园机场临行前,马英九谈到,在他37岁时,就开始处理两岸事务,而他今天73岁了,等了36年才有机会到大陆访问。马英九不无唏嘘地说道:“的确是久了一点。”

这种等待的背后,是血脉相连,这也可以说是今天的一个关键词。祭文中的“两岸文明,同属中华”和马英九在讲话中表述的“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无不强调了这一点,这不是任何人可以通过玩弄文字或是政治就可以改变的。

实际上,马英九此次来到南京,我还想到了当年解放军解放南京时,毛主席写下的那句诗:“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我相信,74年后,这首诗依然非常合适送给马英九先生。

3月28日上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拜谒南京中山陵。这是在中山陵祭堂耳房,马英九题写“和平奋斗 振兴中华”,以志纪念。(新华社)

直新闻:为什么呢?这首诗放到今天给了你什么的感想,和马英九此行又有什么关联呢?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句诗的核心就是变化,翻天覆地的变化。74年前,南京的变化是旧社会的崩溃瓦解;74年后,南京的变化是新社会的蓬勃发展。

我相信今天马英九在南京看到的,一定不只是中山陵不变的肃穆,还有南京这座对于中国国民党人有着深厚历史情结的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整个大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还记得孙中山生前擘画的建国方略吗?其中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提出要兴建北方大港,开发新疆,开发河北、山西煤铁矿,改造长江上游水路,兴建南方大港以及打造高原铁路系统等等。

这些宏伟的规划令时人震惊,甚至被戏称为天方夜谭,但它们寄托了彼时孙中山对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美好期望,是中国人自己对于现代化道路的一次努力探索。只不过孙中山把希望寄托在了西方技术和资本身上,直到最后也没有成功,而国民党也没有做到,但继承了民主主义革命的共产党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最终做到了。

北方大港,现在中国有了唐山港,吞吐量稳居北方第一;开发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效扭转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目;开发河北、山西煤铁矿,如今的中国煤矿产量世界第一,四分之一来自山西,河钢集团钢铁产量更是超越德国;改造长江上游水路,新中国完成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这一世纪工程;南方大港,如今的香港、广州、深圳都是年吞吐量居世界前十的超级大港;至于高原铁路系统,兰青铁路、青藏铁路、川藏铁路拔地而起,体现了世界最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而马英九先生此行中将体验的高铁,更是大陆的一张亮丽名片,通车里程早已超过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高铁里程的总和。

马英九说,孙中山让中国“走向富强康乐的开始”,但最终的富强康乐,就像由孙中山所擘画的建国方略的伟大构想,是在共产党人所践行探索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下逐步实现。而这其中,不应该是某种迭代或是道路对抗的关系,而应是合作关系,共产党人与国民党人的合作,正如两岸炎黄子孙都尊长眠于南京的孙中山为革命先行者,两岸的目标都应是这个国家和全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无论是哪个党派,还是两岸的哪一边,在真正的民族大义之下,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努力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之上。

作者丨张思南,直新闻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