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起孙膑,可能不少人会想到王者荣耀中的辅助。其实,
孙膑
是历史上伟大的兵家,《孙子兵法》著作的作者孙武的后代。
在战国时期,
孙膑与庞涓两者之间的恩怨情仇
可谓是家喻户晓。孙膑在被庞涓设计受刑之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后被齐国重用,终于复仇庞涓,正如庞涓临死所说“遂树竖子之名”。
但随着山东出土竹简,
历史孙膑的面纱被进一步揭开
,人们更清楚的看到孙膑的真实面目,他做的事情比挖骨更残酷。
求学之路
孙膑生于齐国,在孙膑幼年时期,家境贫寒,生活窘迫。少年时期,与庞涓一同
师从鬼谷子
。求学期间,两人就展现出不同风格的求学方式。
孙膑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且积极探索,精于钻研
。但庞涓虽同样天资聪慧,但却喜欢钻空子,缺乏耐心。
比如鬼谷子曾要求孙膑和庞涓在冬天
寻找“无烟柴”
。孙膑一开始便决心要找到“无烟柴”,但是庞涓却借故找借口,不愿意去寻找。孙膑找了好多天,都没有找到。
某天忽然听到乌鸦“哇哟哇哟”的叫声,灵感突显。于是他便挖了一个土窑,砍了一些树木,放入土窑,点火数天后,便制成了木炭,找到了“无烟柴”,孙膑也因此被尊为
烧炭业神
。庞涓却心生嫉恨。
一叶知秋,也许
庞涓求学期间便对孙膑有些许敌意
,这也为后来两人的恩怨埋下了伏笔。
孙膑受刑
庞涓求学耐不住寂寞,便出山去魏国求职。庞涓在魏国可谓如鱼得水,向魏王分析天下大势,而且带兵征伐了周边的小国,取得了战果,得到魏王的赏识。
孙膑则坚持跟鬼谷子学完后,同样出任魏国军师
。
庞涓担心自己的军师之位被孙膑取代,对孙膑两面三刀,欺骗魏王,使孙膑遭受
膑刑和刺面刑
,成为废人。
直到这时,孙膑才看清庞涓真面目,在魏国装疯卖傻,不惜与猪同食同睡,直到遇到齐王。
孙庞斗法
孙膑到齐国后,如良禽择得好木,迎来了属于他自己的辉煌时刻。公元前353年,魏王命令庞涓领兵攻打赵国。赵王便向盟友齐国求救,
齐王便派出孙膑和田忌进行营救
。
孙膑想出齐国出兵魏国,从而为赵国解围的策略,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
围魏救赵
”。但是孙膑觉得庞涓并非等闲之辈,假意佯攻一定会被庞涓识破。
因此孙膑便打算“假戏真做”,
让魏国以为齐国是要真正对其进行攻击
。
于是,孙膑派出齐成和高唐率领两万军队对魏国发起进攻,但这两人居然被魏国在平陵打得全军覆没。
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使魏国相信,齐国是要真正对魏国发起攻击,魏王不得不下昭,
令已经攻打到邯郸的庞涓率兵回防
。
庞涓率军行至桂陵时,便遭到齐国的埋伏,被打得大败而归,折损两万多人马,狼狈不堪逃回魏国。
这便是著名的桂陵之战
。
两者恩怨也进一步加深,十几年后,两国发起了著名的
马陵之战。
孙膑减灶诱敌,让庞涓误以为齐国逃兵越来越多,增兵进攻,而后被孙膑埋伏射杀,魏国全军覆没。
孙膑不但
完成了对庞涓的复仇
,而且也导致魏国一蹶不振,齐国兴盛。
竹简出土
人们一直以为孙膑是聪明好学,惨遭妒忌的,随着山东临沂出土了一批竹简,战争的细节也进一步披露。
围魏救赵过程中,
孙膑派出齐成和高唐两位将领
,
这两位将领军事才能并不是很高
。
为了营造真正攻打魏国的现象,
不惜牺牲两万兵马,某种程度上,这比挖骨更残忍
。
两万军人,谁不是父母的孩子,谁没有兄弟姐妹,孙膑明知会出现全军覆没的现象,却让他们白白牺牲。
结语
战争是残酷的,胜利是会有牺牲的。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和平从来不是一帆风顺。
都
是无数人流血牺牲,付出惨痛代价
,用自己的性命换来的。
所谓
慈不掌兵
,孙膑围魏救赵牺牲两万人,也是战争所需,这也正是兵家“战必胜,攻必取”思想的体现。
而孙膑被庞涓挖掉膝盖骨,实属个人的恩怨情仇,在个人层面是十分狠毒的。
个人认为这两者是不能够相提并论,这属于两个层面的问题,请问你们怎么看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