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关键在于青年之间的交往。”新时代充满机遇和希望。从人口构成来看,当今世界拥有历史上人数最多的年轻一代,全球一半人口年龄在30岁及以下。当代青年生逢其时,应以青春之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时代力量。

青年交流应聚焦文化传承创新。今年春节,潮汕地区的英歌舞火了,不光是国内,就连大洋彼岸的英国伦敦都开始上演起了孔武有力的中国战舞。仅是在这个春节,线上和线下观看英歌舞的人就成千上万。英歌舞突然大火,不仅仅因为几百年历史中积累的丰富内涵,还在于青年宣传给力。国际青年交流应聚焦富有中国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园林等城市地标,开展实地走访活动,让各国青年感受中华文明的地理坐标、精神标识和时代传承;聚焦文化交流互鉴,让各国青年绘制脸谱,体验汉服、活字印刷术、茶道和投壶等传统技艺,促进各国青年感受中华文化之美,营造文化交流氛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让各国青年身临其境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时代传承,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悠久历史。

青年交流应拥抱数字经济时代。聚焦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成果,让各国青年前往数字经济型代表企业参观交流,与企业青年畅谈数字科技发展前沿,充分感受数字经济魔力,启迪各国青年用数字科技赋能城市发展。聚焦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应用,让各国青年前往重庆参观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走进长安科技生态大会,参加“青年智造未来”国际青年论坛,增进对智能化时代的理解和认识。

青年交流应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新面貌,引导各国青年前往鸟巢、水立方,感受北京中轴线的现代篇章;走访城市副中心,参观运河商务区,目睹北京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生动实践。结合所见所闻,友城青年围绕“青年与城市文化地标”“青年与城市数字地标”两项议题,积极开展交流研讨,在交流分享会上踊跃发言,为城市地标建设发展贡献青年思路,以实际行动贯彻“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促进青年发展与城市地标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希望能充分发挥友城青年作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建设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的美好未来。

“世界需要倾听青年的声音,也需要青年的力量。”国际青年交流也是公共外交的舞台,将会为世界青年交流搭建广阔平台、开启青春窗口,更会为中国和全世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当代“新青年”应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做全球文明倡议的践行者,积极参与全球议程,携手应对风险挑战,肩负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使命”,共同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和谐共生的“新文明”。

(作者分别系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