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肖懿木

新闻发布会现场。刘健摄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5月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凯等有关负责人围绕“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在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中争先出彩”作介绍。

河南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粮食大省、文化大省,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河南始终牢记嘱托,锚定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两个确保”奋斗目标,勇担使命、实干作答,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传统交通要道向现代化交通枢纽、传统内陆省份向内陆开放高地的“三个转变”,地区生产总值跨过3个万亿元大关。

科技展新颜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

河南百合特种光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在目测3d打印配套镜头成品的洁净度(资料图)。赵云摄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河南发展的第一动力,正在引领河南发展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王凯表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河南省委坚持前瞻30年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在全国率先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系统谋划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和综合配套改革,努力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

为更好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河南构建了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和中原农谷“两城一谷”三足鼎立的创新格局。一年内,中原科技城在全国348个同类科技城中的排名上升到第19位,前移12个位次。中原医学科学城入驻研究所8家、生物医药企业54家,转化科研成果55项。中原农谷入驻科研平台53家、种业企业74家,培育新品种122个。“两城一谷”已成为河南创新资源的强磁场、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创新动能的主引擎。

多年来,河南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活力迸发的创新主体,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全流程全要素服务,培育了创新龙头企业116家、“瞪羚”企业45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万家。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河南坚持把人才引育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制定实施人才引、育、用、留一揽子政策措施,三年来累计引进顶尖人才28人、领军人才369人、博士及博士后1.6万人。目前,全省人才总量超过1410万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择河南、加盟河南、圆梦河南。

王凯表示,河南将持续打造一流创新平台、培育一流创新主体、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让创新成为新时代河南更鲜明的标识。

粮丰安天下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河南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航拍资料图)。 人民网 霍亚平摄

“这个季节大家乘高铁一进入河南,就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麦田。每每看到这一景象,我内心最想表达的就是‘感恩’,感恩这片土地,感恩这里的人民。”王凯说。

河南素有“中原粮仓”之称,中原熟、天下足。河南用不足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近1/10的粮食、1/4的小麦,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也不会丢。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如何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王凯表示,关键是做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一体的文章。

向良田要产量,重点是把农田变良田。从2022年起,河南就在已经建成85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启动建设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亩均投资4000元以上。

“我算过一笔账,1500万亩示范区全部建成后,每亩可多打220斤粮、多收入330元,1500万亩就是33亿斤、49亿元。2022年河南粮食产量1360亿斤,到2025年粮食产能新增100亿斤、达到1400亿斤是有把握的。”王凯说。

老百姓讲,“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近年来,河南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向良种要产量,2023年有12个品种入选全国主导品种,成为入选最多的省份。目前,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年产小麦种子36亿斤、约占全国的38%,玉米、花生、芝麻等育种水平河南在全国保持领先优势。

同时,河南坚持向良机、良法要产量,小麦、玉米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全省多个玉米高产示范区单产突破2000斤,亩均增产25斤,总产增加19.6亿斤,把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制造涌新力 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内生动力

中国中铁盾构机生产车间里的“钢铁巨龙”(资料图)。人民网 霍亚平摄

王凯在会上表示,河南的产业是众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支撑点和结合点。“河南产业的一大优势就是门类齐全、体系完备,41个工业大类中河南有40个,207个中类中河南有197个,我们的目标是加快建设‘能级高、结构优、创新强、融合深、韧性好’的制造业强省。”

河南的发力点可以概括为“5”“6”“7”三个数字。“五”,是把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软件这“五基”作为重点,强化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仅2023年就突破“五基”技术50项,碳化硅新材料生产技术等打破国外垄断,到2025年有望再突破100项,推动更多河南产品进入中高端,成为关键环。

“六”,是把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这“六新”突破,作为抢占先机的战略选择,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洛阳中信重工通过智能化转型,生产效率提升了25%,能耗下降了10%,入选国家首批“数字领航”企业。目前,河南正在加快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和研发活动全覆盖,到2025年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到100%。

“七”,是把七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作为支撑,着力构建“7+28+N”现代化产业体系。“7”是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现代医药、现代食品、现代轻纺7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8”是超硬材料等28个千亿级重点产业链,“N”是纳米材料、合成生物等专精特新细分领域。“7+28+N”链群已成为河南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主战场,预计2025年产业规模将突破7万亿元。

此外,河南坚持项目为王,逐季开展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目前累计开展了12期,实施项目1.74万个,60%以上是产业项目。随着投资结构的优化调整,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布局,经济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