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诺斯罗普的笔记
他曾是《福布斯》榜上赫赫有名的地产大亨,也曾是投资者们眼中的摇钱树。
巅峰时期,他更是每天出门的时候有12名漂亮女秘书陪伴左右。
然而,风光六年后,却没想到纸最终没有包住火,暴雷以后锒铛入狱......
«——【·成为首富·】——»
1952年,杨卓舒出生在黑龙江省肇东市的一个普通教师家庭。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他寄予厚望。
可命运弄人,在杨卓舒6岁那年,父亲被打成“右派”,原本平静的生活瞬间被打破。
一家人遭受排挤,杨卓舒在学校里也受尽了同学们的嘲笑与欺负,老师们对他也带着偏见。
这种环境下,杨卓舒变得敏感又叛逆,从小学1年级到4年级,他不间断地逃学旷课,对学习完全提不起兴趣,时常带着《三国演义》,在课堂上偷偷翻看。
直到小学五年级,一位善良且有主见的老师改变了他。
这位老师看出杨卓舒聪明有灵气,没有因他父亲的缘故而对他另眼相看,反而耐心地引导他,帮他解开心中的结。
在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杨卓舒逐渐找回了对生活的期望,重新回到课堂,开始认真学习,成绩也迅速提升,凭借着努力,他成功考上了河北师范大学,选择了法律专业。
大学毕业后,杨卓舒进入石家庄日报社工作,从最基层的记者干起。
他工作格外拼命,为了获取新闻的第一手资料,不管地方多偏远,他总是第一个冲到现场。每次采访结束,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地点。
他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报社的认可,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文笔,他逐渐崭露头角,一步步升任书刊编辑部主编。
这段记者生涯,不仅极大地锻炼了他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让他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3年,已过不惑之年的杨卓舒,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辞去了稳定的记者工作,毅然投身刚刚兴起的房地产行业,创办了河北卓达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当时的他,手里资金有限,可他脑子灵活,想出了“空手套白狼”的策略。
他先从朋友那借来一辆大宇牌二手车,抵押后换取了栾城县农村30亩土地的开发权。
接着,他招来一些工人,在土地上营造出施工繁忙的假象。
之后,利用自己在报社积攒的人脉,在报纸上给自己的项目打广告,宣称所建别墅价格低于市价,还给出高服务预期。
同时,他采用先赊后还的方式,从各处赊来建筑原材料,就这么一套操作下来,仅用了几个月时间,他就成功融资4600万元,顺利完成了第一个地产项目,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初尝成功的喜悦后,杨卓舒的野心愈发膨胀,1999年,他创办北京卓达房地产有限公司、北京卓舒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2000年,又分别成立呼伦贝尔卓达房地产有限公司、三亚卓达房地产有限公司,还创办了北京卓达大学。
随着卓达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其业务涵盖了多个领域,多次被评为“中国房地产品牌企业50强”和“中国城市运营商50强”。
到2000年前后,杨卓舒的财富急剧增长,一跃成为河北首富,并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榜,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然而,成功后的杨卓舒野心逐渐膨胀起来,在卓达集团如日中天之时,杨卓舒的生活奢华得超乎想象。
«——【·奢靡的生活·】——»
他一口气雇了10名保镖,这些保镖分工极为细致,有专职司机负责出行驾驶,有专人负责接听电话、处理日常琐事,剩下的八位则时刻围绕在杨卓舒身旁。
在家里杨卓舒还有27名保姆,一部分专门负责照顾杨卓舒父母的起居,从日常饮食的精心准备,到家中卫生的细致打扫,事无巨细。
另一部分则承担着杨卓舒生活中的各类杂务,衣物的清洗熨烫、房间的整理布置等。
杨卓舒更是为自己安排了12名女秘书,个个年轻漂亮,说是为了方便自己工作,但实际上,她们的工作范围远不止于此。
有的秘书甚至都跟杨卓舒回家了,这些女秘书对于杨卓舒而言,就是为了满足他个人在生活和心理上的需求。
有钱之后的杨卓舒,出行的阵仗更是大得惊人,豪华车队鱼贯而出,车辆皆是顶级豪车。
他的一举一动都尽显派头,在外面更是要求服务员以最高标准来伺候他,仿佛自己就是高高在上的帝王。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卓舒逐渐变得目中无人,甚至做出了令所有人憎恨的事。
«——【·可恶至极·】——»
2013年,卓达集团在杨卓舒的操持下,推出了所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理财产品。
当时,他们给出的承诺十分诱人,声称能给予投资者高额回报。
这高收益的大饼,就像一块强力磁石,吸引了全国各地足足40多万投资者。
但事实上,这些筹集来的资金,根本没有如承诺的那样,被用于实体开发项目。
杨卓舒等人只是用新投资者的钱,去支付前期投资者的回报,玩起了典型的庞氏骗局把戏。
在这个虚假的循环里,泡沫越吹越大,随着时间推移,这个精心伪装的骗局再也难以为继,终于暴露在大众视野之中。
那些满心期待着获得丰厚回报的投资者们,等来的却是血本无归的残酷现实。
尤其是众多中老年投资者,他们本想着靠着这笔投资安享晚年,不少人甚至把自己全部的养老金都搭了进去。
如今,钱没了,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有的人整日唉声叹气,以泪洗面。
有的人家庭因此产生了巨大矛盾,争吵不断,还有的人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精神濒临崩溃。
2019年,眼见事情败露,纸再也包不住火,杨卓舒无奈之下选择投案自首。
经过漫长的调查与审理,2022年,法律最终给出了公正的裁决,杨卓舒被判有期徒刑九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可这一纸判决,虽然给这场骗局画上了句号,却难以抚平众多受害者心中的伤痛,他们失去的财富和生活的希望,终究是难以挽回了。
参考资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