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并不是人类的专利,根据生物学家的观点,在蚂蚁和大猩猩中也有战争,但是要说到大规模的,十万上百万的大规模战争,就只有人类有了。一战二战就不必说了,在古代惨烈的战争也随处可见,每次战争都以大量士兵的死亡而结束。那么,古人是如何处理战场上遗留下来的一具具尸体的呢?要知道,这个问题要是处理不好,就可能造成大规模的瘟疫。

古人有云: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马革裹尸看起来是很惨了,但是这其实只是一些高级将领才能享受到的待遇,有时候或许都享受不到,比如辽太宗耶律德光,他在战争中途去世,太后又坚持要把他的尸体运回辽国,他手下的将领无奈,只能让厨子把他“卤了”带回去——当时是夏天尸体腐烂的很快。明成祖朱棣,秦始皇嬴政,都是死在路上,秘不发丧,慢慢运回去的。秦始皇的尸体已经抽离,还要用鱼的腥味来盖过。

皇帝的尸体想运回去都这么艰难,普通的士兵就更不用想了,回是回不去了,只能就地掩埋——这个工作通常有胜利的一方来完成。而且由于战争还在继续,军队也根本不可能花费太大的人力物力去干这件事,所以大都是草草掩埋。

草草掩埋的一个后果就是,非常容易重新露出来,总是要刮风下雨的,于是就有了白骨露于野的惨烈场景。杜甫诗中说: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可见,士兵的遗体确实不会被运回去,有时候甚至都不会被掩埋——这视战争进行的地点而决定,1940年日军发动包头战役,很多抗日将士的尸骨都留在了那里,冬天的戈壁非常寒冷,尸体已经冻在土里了,这里附近有不是聚居区,那些尸体就一直在隔壁上遭遇风吹日晒,直到后来才被收敛。

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落叶归根,所以收敛掩埋阵亡将士的骸骨常常被视为积德行善,民间愿意这么做,朝廷也鼓励。《全唐文》中就曾记载过李世民发布的一篇《收埋骸骨诏》,文中写道:諸有骸骨暴露者,宜令所在官司,收斂埋瘞。在战争结束之后,统治者为了安定百姓,常常会选择这么做。这个处理方式还是非常文明的。 另外也有不文明的做法,就是拿这些尸体堆成金字塔状,名为“筑京观”,或者逼迫投降的士兵自己挖坑埋自己,留下的就是“万人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