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级大地震过后,卫星赶到俄核潜艇基地上空,果然抓拍到了不寻常的一幕。

最新卫星图片显示,位于堪察加半岛上的俄罗斯海军雷巴奇潜艇基地,似乎在不久前那次8.8级地震以及并发海啸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一处浮动码头似乎从中间断开,与连接到陆地的部分彻底分离。

俄核潜艇基地被拍到受损有何影响

【西方商用卫星过顶远东的堪察加半岛,发现了俄罗斯主要核潜艇基地的异常】


距离此次地震震中约120公里的雷巴奇潜艇基地,是俄罗斯海军在太平洋的主要核潜艇基地,作为俄军在亚太方向主要核威慑力量的5艘“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大部分“奥斯卡”级、“亚森”级等型号的攻击核潜艇都是以这处基地为母港。

此前曾有消息称,俄罗斯海军将原本归北方舰队的那艘全球最大核潜艇——可以搭载“波塞冬”型核鱼雷的“别尔哥罗德”号也部署到了这里,以便让这艘航母进入北太平洋海域活动。

因此,一处码头的损坏,虽然称不上是伤筋动骨,但也会对这个基地的日常运行造成负面影响,若是俄军在短时间内无法修好码头,未来一旦有多艘潜艇回港,就有可能出现泊位紧张的情况。

俄核潜艇基地被拍到受损有何影响

【俄太平洋舰队的大部分核潜艇是以此地为母港的】


当然,相比码头的受损情况,外界更为关注的,还是此次地震和海啸是否对俄太平洋舰队的潜艇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伤,以及潜艇受损是否会造成核泄漏事故。

外界的担忧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更早之前的卫星图显示,在地震发生后,这处基地内仍旧停靠有1艘“北风之神”级、4 艘“奥斯卡”级、1 艘“阿库拉”级以及1艘“德尔塔Ⅲ ”级潜艇。

这艘“德尔塔Ⅲ”级潜艇应该是已经退役的K-44“梁赞”号,由于缺乏官方信息,外界暂时无法确定,这艘潜艇上的核反应堆燃料棒已经被取出。

而在地震发生前,这艘潜艇就停靠在了此次受损的那个码头上,俄海军是在地震后才将潜艇转移到了其他泊位。

俄核潜艇基地被拍到受损有何影响

【K44号核潜艇之前是停靠在受损码头上的】


所以,在地震以及地震所引发的海啸,导致浮动码头受损断裂的过程中,这艘潜艇有可能与码头发生了碰撞,若碰撞强度较大,导致潜艇出现破损进水,确实有可能引发核泄漏事故。

更进一步来说,浮动码头的损坏暴露了俄罗斯军事设施建设的不足,若是能够提前建设固定码头设施,俄军便能够将提前将核泄漏的风险降至最低。

好消息是,在地震发生后,各国际机构暂没有发现雷巴奇潜艇基地周边出现辐射水平升高的情况,俄军此次大概率是“逃过一劫”。

只不过,码头没有大面积受损,暂时没有看到核泄漏风险,不代表俄军躲过了此次地震后的所有次生灾害。

俄核潜艇基地被拍到受损有何影响

【此次地震的震中距离俄军这处军港只有约120公里】


此次的地震是2011年“311大地震”以来,全球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

在地震发生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些火山重新活跃了起来,堪察加半岛上的克柳切夫火山已经喷发,火山灰高度达到8000米。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有更多火山在余震的作用之下,出现喷发现象。

火山喷发造成的火山灰,可能会影响到俄罗斯空天军以及民航部门在远东地区的航空运输活动,影响到俄军的防空部署。

而且,一旦火山灰大量覆盖在电子设备上,可能会影响到堪察加等地的通信联络,这同样有可能影响俄军的日常活动。

俄核潜艇基地被拍到受损有何影响

【堪察加半岛的克柳切夫火山已经喷发】


说完天灾,再说说天灾之后可能的人祸。

有西方卫星图显示,在乌克兰情报部门派遣特工在俄罗斯发动无人机袭击,造成俄军一批战略轰炸机被毁后,俄罗斯海军在雷巴奇潜艇基地的导弹装填码头上,安装了用于防无人机的阻拦网。

但在其他泊位上,阻拦网似乎还没有安装到位,在俄罗斯远东政府的主要力量投入到灾后救援,当地警察等部门的精力转移到灾后的维稳后,可能会有乌克兰的潜伏人员铤而走险,再次尝试使用无人机等设备来发起袭击。

虽说自杀式无人机的袭击,未必能够对俄罗斯的核潜艇造成极为严重的损伤,但若是核潜艇基地再遭袭击,普京政府必将颜面无存。

俄核潜艇基地被拍到受损有何影响

【俄军在雷巴奇潜艇基地的导弹装填码头上,安装了用于防无人机的阻拦网】


由此可见,堪察加半岛的强震虽未直接引爆核危机,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多重隐患的大门。

此次地震及其后续影响,正以天灾与人祸交织的方式,对俄罗斯战略核威慑力量的可靠性,构成一场严峻的考验。

俄罗斯军队能否高效修复设施、强化安保、稳定局势,并有效回应外界对核安全的关切,直接关乎其在远东的战略主动权。

同时这场由地震引发的复合型危机,其结果也将深刻影响俄罗斯太平洋力量投射的根基与大国威慑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