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美媒为何关注中国第三款六代机
1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我们常说当今时代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只是没想到如今更新换代如此之快的速度竟然能用在中式武器上,这也意味着中国还有很多压箱底的惊喜还有公布。
美国时间8月4日,美国军事媒体网站The War Zone发布了一篇文章,《中国新型隐形六代机揭开面纱》,文章中出现了一张与2024年年末成飞、沈飞六代机不同样子的飞机。
文章认为,这张照片中的飞机或许是中国第三架六代机正处于试飞阶段。那么,真的有这架飞机吗?如果真的有,那这架飞机会是中国第三架六代机吗?
从网传的照片来看,这款飞机的外形和沈飞、成飞的六代机明显不同,它没有垂尾设计,是典型的无垂尾式布局。
另外,飞机前部装有空速管,显然是处于早期验证试飞阶段的飞机。对此,有不少网友认为这架飞机是西飞的杰作,毕竟坐落于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曾在2024年申请过“变后掠翼舰载机”的专利。
而网传图片中的飞机具有显著的三角形延伸结构,所以有分析认为它可能采用了前三点式起落架,要知道这种类型的设计常见于重型或舰载飞行器。可以说,西工大申请的专利和网传图片中的飞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就让该飞机诞生于西飞的可能性增大了一些。
另外,网上也传出过这样一种说法,即西北工业大学与成飞的联合团队在六代机研究领域提出过8种方案,并对其中的4种进行了验证。
尽管该说法并没有被证实,但西工大对舰载机的专利是公开的资料,而且专利的设计图与该照片中的飞机还是非常像的。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可能,只不过西工大作为联合团队参与过其中,但可以确定的是融入工业路线与理念的竞争,已经体现在我国战斗机技术的比拼当中了,这点和美军当年“F/A-XX”与“NGAD”两个体系并行的思路有点类似。
“F/A-XX”更侧重于航母战斗群的海上作战能力,对适应航母起降环境和海上作战需求的能力要求较大,而主要的目标是强调远程打击、海上控制和舰队防御。
“NGAD”聚焦穿透性制空能力,旨在突破敌方防空体系,争夺制空权,更注重隐身、超音速和信息化作战能力。
据悉,成飞六代机适合高空高速飞行,负责为超高速巡航与重型打击任务,对远程目标的打击具有较大优势。
而沈飞的六代机更适合舰载环境,可以适配舰载机起降,当然海上作战更为灵活。总的来说,是增强航母战斗群综合作战能力的利器。
至于说可能是西飞研究的这架六代机,不管其性能等各方面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曝光尤其是被美国的军事网站注意到,都足以说明我国正在跳脱除单一机型、一厂独大、垄断思维的桎梏,正在朝着多型号、多路线、多理念、协同化的方向发展。
反观美国,也只是特朗普看到中国沈飞、成飞的六代机曝光以后,他才着急了,连忙把PPT中的美军六代机捞出来,命名为F-47,并将其交给了波音公司。
有意思的是,就在8月4日,约3200名在密苏里和伊利诺伊州工厂从事战斗机及导弹制造的波音工人,于美国时间8月4日零时起开始罢工。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罢工涉及到的3200名工人主要负责F-15、F/A-18战斗机的生产线,MQ-25“黄貂鱼”舰载无人加油机的组装工作,以及美国空军第六代战斗机F-47扩建生产线的任务。
本来波音公司在军用武器上就存在一定的问题,美国更是缺少战斗机生产必备的钐材料,所以就目前来看,他们六代机的研究速度还得受制于中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