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震荡上行,8月份以来A股市场主要指数更是持续上涨。在此背景下,中国资产吸引力持续上升。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21日,外资机构(含陆股通、QFII/RQFII,不包括外资私募)持有A股市值约为2.5万亿元,相比2024年年末的2.31万亿元增长8%,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2.72%。

外资加速涌入中国股市

△中国资产吸引力持续上升。(资料图,图片由摄图网提供)

外资加速涌入中国股市

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兴趣明显增加。近期,韩国股民狂买中国资产成为热点话题。

根据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KSD)的最新数据,截至8月20日,年内投资于中国香港股市的累计交易额已超过58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市场。

另有统计显示,年内韩国基金对中国股票净买入约4.99亿美元,此前3年累计为净卖出9.85亿美元,这表明韩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配置信心逐步恢复。

随着韩国个人投资者把目光转向大中华区股市,韩国机构也纷纷通过举办相关活动或发行新产品来吸引客户。比如,新韩投资证券举办了为期一年的“佣金促销活动”,将免除对投资包括中国内地和香港股票在内的新会员在线交易佣金。此外,尤金证券也决定在未来10年内对中国内地和香港股票交易适用0.2%的长期优惠佣金优惠。

高盛交易台数据显示,近段时间以来,A股连续成为净买入最多的市场,买入倍数达到1.1倍。技术指标显示,中国股市涨势正在扩散,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动能。

投资者看法更积极

相较于过去几年的指数短暂活跃,在本轮上涨中,外资机构观察到了更为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认为,本轮A股上涨得益于流动性改善,资金从债券和存款转向股市。但与过去几轮短暂冲高有所不同的是,在岸长期国债收益率自6月以来持续走高,这表明投资者对长期宏观经济前景持更为积极的看法。

对于中国股市的未来,韩国国内普遍持乐观态度。据主要券商和研究机构分析,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的重估行情有望持续至2026年,原因包括中国积极的经济刺激措施、制造业升级、明确的政策导向以及扩大内需的努力,这些结构性变化将在中长期对资产价格和投资者情绪产生积极影响。

来自政策层面的支持进一步推动市场信心上行。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财政政策持续加码,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同比大幅扩张,加之央行实施降准、降息,整体资金面维持宽松,为市场托底提供了坚实支撑。”

华西证券认为,中期A股市场仍有充足空间和机会。其一,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增强,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国际认可;其二,过去居民部门积累了大量超额储蓄,潜在增量资金充裕;其三,新一轮牛市已抬升居民风险偏好,但A股总市值/居民存款、A股流通市值/居民存款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表明居民存款“搬家”仍处于早期阶段。一旦资本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则会产生居民存款“搬家”现象,从而促进“居民配置资金入市与股市慢涨”的正反馈效应。

高盛股票研究团队表示,中国企业已开始缩减新增资本支出,将创纪录的现金流更多用于股东回报,但要进一步提升市场吸引力,仍需在跨省协调竞争、补贴制度、消费激励等方面深化改革。

摩根士丹利认为,A股表现将继续领先。该机构预计,资金加仓中国股市的趋势将更为强劲。中国股票市场的获利修正幅度趋势在全球主要市场排名较前,且估值较其他市场更低,大概率会继续吸引更多资金流入。马文博

中国商报综合自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