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与俄罗斯合作,欧盟公开制裁了2家中国银行。与此同时,不到24小时,中方直接回了3句话。欧盟制裁中国银行究竟怎么回事?中方又到底回了哪3句话?

据多家媒体报道,日前,欧盟通过对俄第 18 轮制裁方案,此次制裁将两家中国边境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列入了制裁名单。欧盟声称,若这两家银行能证明已停止与俄军方合作,可能在 6 个月后移出黑名单。很显然,欧盟的这一做法,换言之,也就是不许他们与俄罗斯合作。

欧盟制裁中国银行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专家分析称,欧盟这种毫无根据的制裁行为,再次暴露了他们在国际事务中随意践踏规则、滥用制裁大棒的不良行径。从事实角度来看,中俄边境地区的银行,其业务往来多基于中俄两国正常的经贸合作。边境贸易作为促进两国经济交流、带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形式,一直遵循着市场规律与国际准则。这些银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过是为合法合规的贸易活动提供金融服务支持,无论是农产品贸易、能源合作项目,还是工业制成品的交易往来,均是正常的商业行为,绝非欧盟所污蔑的那样存在违规操作。​

欧盟此举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意图。一方面,在俄乌冲突持续胶着的背景下,欧盟试图通过对俄全方位制裁来彰显其对乌克兰的支持,借此巩固自身在东欧地缘政治中的影响力。将中国边境银行卷入制裁旋涡,无非是想在对俄制裁行动中制造更大声势,以显示其制裁决心的 “无孔不入”。另一方面,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金融领域虎视眈眈,不断鼓动盟友对中国金融机构施压。欧盟在此时对中国边境银行下手,也有向美国 “表忠心”、配合其遏制中国战略的嫌疑,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在美欧关系中获取更多政治资本。​

欧盟制裁中国银行究竟是怎么回事

需要指出的是,欧盟的制裁行为可谓 “损人不利己”。对中国而言,虽然这两家农村商业银行规模相对较小,但欧盟的制裁行为侵犯了中国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破坏了中欧金融合作的良好氛围,给中欧经贸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对欧盟自身来说,制裁行为也将引发一系列负面效应。中欧之间有着庞大的贸易与投资往来,这种无端制裁会破坏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让欧盟企业在与中国的合作中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增加交易成本,损害欧盟企业的利益。

此外,欧盟内部对此制裁行动也并非铁板一块,斯洛伐克等国基于自身能源利益考量,此前就多次反对欧盟的对俄制裁方案,此次将中国边境银行纳入制裁范围,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欧盟内部在制裁问题上的分歧,削弱欧盟整体的决策效率与凝聚力。​

欧盟制裁中国银行究竟是怎么回事

与此同时,不到24小时,中方直接回了3句话。日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针对此事明确回应称,其一,中俄企业正常交往合作不应受到干扰和影响。其二,敦促欧方停止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损害中国企业合法利益。其三,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正当合法权益。

很显然,中俄正常经贸合作扎根于互利共赢的土壤,绝非外部势力能随意撼动。中方的回应字字千钧,既是对自身权益的坚定捍卫,也是对国际公平正义的有力维护。事实终将证明,动辄挥舞制裁大棒,只会让欧盟在国际舞台上失信失分。若欧盟执意沿着错误道路走下去,不仅会错失与中国深化合作的机遇,更会为自身发展埋下隐患。唯有摒弃零和思维,回归对话协商轨道,才能真正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秩序的稳定与繁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