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生产生活老照片,一去不返了,那段难忘的记忆!

天上布满星, 月芽亮晶晶。 生产队里开大会, 分配劳动工。 回想那时代,虽苦真光荣! 岁月己去不复返,永远还年轻!什么是幸福?前辈的前辈说,没有战争就是幸福。什么是幸福?前辈说,能解决温饱就是幸福。什么是幸福?现在的人说………。珍惜吧。

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生产生活老照片,一去不返了,那段难忘的记忆!

那时候的社员真幸福,就好像是进了成年人的幼儿园一样。现在的50后60后都享受过那段幸福时光。

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生产生活老照片,一去不返了,那段难忘的记忆!

那时生活很苦但心里甜,没有任何负担,那些日子一去就不复返了,珍贵的照片。记录了那段难忘的历史。我们的青春年华在那里度过。今天我们已经老去。请记住他们吧。知识青年。

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生产生活老照片,一去不返了,那段难忘的记忆!

再現了我们前辈们沐浴阳光的艰苦岁月!他们是拓荒的牛,为后代开出盛产的田,他们是奉献的牛,吃着草,却为后代,为人类挤出营养丰富的奶。我们怎样做才能不辜负他们,才能报答他们?起码要记住他们,要感恩他们,要学着他们的样子做人做事,要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我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

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生产生活老照片,一去不返了,那段难忘的记忆!

打谷机我们叫打禾机。在我们这里,70年代中期有部分生产队都有了。虽很笨重但那时也算是比较先进的农械了。不过他最大的缺点是旁边的两个齿轮咬合处没有安防护设备,我亲眼目睹了有两个年轻人被齿轮较断了几只手指。

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生产生活老照片,一去不返了,那段难忘的记忆!

农村孩子的我都赶上过 打麦场里跟着大人们打麦子打到后半夜 小孩子们在麦吉垛上疯玩 麦芒往舌头上一放自己就往嗓子眼儿走……这代人上我认为当农民的感情更加深了!更懂得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了。

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生产生活老照片,一去不返了,那段难忘的记忆!

当时闲暇时最大的乐趣就是相互间捉虱子,特别是孩子往大人两腿间一坐,大人就开始在孩子头上扒,扒到虱子就用手指甲掐挤死,活虮子也能掐死,甚至有点老年妇女把虱子放在嘴里用牙齿嚼碎……这些都是真实的!

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生产生活老照片,一去不返了,那段难忘的记忆!

当时有种工具叫篦子是一种齿子很密的梳子,本身篦子齿就很密又把齿子间隙中还缠上棉线,这样齿子间隙就更小了,一般都是在洗过头发后,用这种密实的篦子篦头发,能把头上的虱子和虮子都给篦出来。由于刚洗过的头发潮湿润滑好篦,每篦一下就赶紧用指甲在篦齿上拉一下就把篦下来的虱子和虮子弹出来了,要迅速把虱子虮子用指甲掐死,不能留着……过去清理一次个人卫生很隆重的,一般都是冬天,要选在暖和晴朗的中午,脱了棉袄,要烧热水,洗头,洗衣服,然后篦虱子,捉虱子,开水烫衣服……过去的时光恍如昨日……

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生产生活老照片,一去不返了,那段难忘的记忆!

看到久违的“秫秸屋子”心潮澎湃!想起我年青时代,曾经给生产队看庄稼住过几个秋季。由于贫穷没有手电筒,也没有灯笼,就在屋子旁点起篝火,以示警告!夜深人静的时候,只有昆虫的叫声和猫头鹰的呼唤声。一到庄稼熟,果园的果子熟了,农民就必定会在附近搭三角草棚,夜晚值班防止小偷。

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生产生活老照片,一去不返了,那段难忘的记忆!

那个时代确实有点儿贫穷,但民心纯朴,苦中有乐, 那时候正在小学或者中学,还有农忙假,还有为生产队义务劳动!等等…… 现如今沧海桑田,失去的就成永远,现如虽今乡音未改,但乡村气氛确已凋零…~ 现如今城里的月光,映衬那混凝土的森林,早已没有小桥流水的倒影,蛙叫蝉鸣的声音…… 真的搞不清楚,时代是进步了,亦或走着走着还是忘了时代?

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生产生活老照片,一去不返了,那段难忘的记忆!

童年像一块调色板,不停地调呀调,调出我的五彩记忆;童年像一块魔方,轻轻地转呀转,转出我的喜怒哀乐。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再也回不去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生产生活老照片,一去不返了,那段难忘的记忆!

那时的很多事情,现在回想起来都特别搞笑,父亲为了从邻居家担几桶粪便种庄稼,和邻居好话说尽,邻居就是不同意,没办法,几个人合伙花了几十元钱把附近小学厕所里的粪便买了。往事不堪回首,现在清理厕所需要花钱,当年给别人清理厕所还得给钱。

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生产生活老照片,一去不返了,那段难忘的记忆!

照片中的胶轮拖拉机是很多生产队驾驶员的回忆吧!当年有些生产队已经在生产劳作中运用到了这样的拖拉机。

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生产生活老照片,一去不返了,那段难忘的记忆!

电影放映员,已经开始准备放电影。露天电影常承载儿时回忆,让人想起无忧无虑时光。很怀念小时候看电影的时光。男女老少们都在围观,还记得以下几部:少林寺,少林俗家弟子,忍无可忍,八卦莲花掌,南北少林,神秘的大佛,铁桥三传奇,自古英雄出少年,峡江疑影,峨眉飞盗,神丐、神鞭……美好的回忆!往事已成空,譬如一梦中!虽然现在过得可以,真的是比不了以前那种童真的快乐,再也回不去了

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生产生活老照片,一去不返了,那段难忘的记忆!

艰苦过担塘泥,这是人们的俗语。 不过我们这里的鱼塘是每3年一定要清一次后再由各生产队投标承包。清塘的时间都是在农历12月份,把水抽干后,再按人口比例分塘泥,分好后,每个生产队都是两人一组马上用粪箕把湿塘泥拖到岸边晾干,待春节过后,大慨是年初四即挑到田里,一般要挑半个月。挑完塘泥后,春耕差不多接着来了。以前的口号是一造(季)早,造造好。争取清明前插完秧。所以有人的春联都写上: 年年都如此 日日无时停

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生产生活老照片,一去不返了,那段难忘的记忆!

看着文中的照片,仿佛就在眼前,那时候的日子苦,但心中却很快乐。经历了那时代的人们,现在都几乎六十岁以上的年纪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