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日前,美国“Defence-Blog”网站援引乌克兰武装部队消息,称乌克兰特种部队使用新式远程无人机,对距离俄乌边境1400、1700千米的两个军事目标,发起突袭,创造了开战以来的最远纪录,意味着将俄罗斯腹地纳入打击范围。

曝乌无人机深入俄境内1700公里袭击

▲乌克兰又获得了一次战术胜利


单从距离上来讲,今年五月末乌克兰主导的“蛛网”行动,甚至覆盖了4800千米外的西伯利亚。十多架无法修复的战略轰炸机,加上物流、空军基地的凄惨结局,也是俄罗斯至今为止单次最大损失。但长期潜伏、暴起偷袭的模式,注定很难复制。在欧美始终拒绝提供远程导弹的情况下,只有远程无人机才是乌克兰最能依赖的力量。乌克兰总参谋部也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持续不断投入资源进行优化,这在过去近一年时间里,乌克兰空袭距离的演变中,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来。

曝乌无人机深入俄境内1700公里袭击

▲乌克兰精心筹备一年多的“蛛网”行动让俄罗斯损失惨重


2024年12月21日,因为境内那座高级坦克指挥学校而闻名全球的喀山,首次遭到乌克兰无人机空袭,当地一栋高层住宅楼被击中爆炸的影像,意味着乌克兰将打击范围拓展到上千千米。但乌克兰当时动用的安-196无人机,依然是苏联遗留武器,技术非常简陋,体型也过于庞大,之后数次出动均被全部拦截。大约一个月后,乌克兰重新设计的远程无人机登场,以密集编队对俄罗斯1100千米外的炼油厂、化工厂进行突袭,后者疏于防范,损失惨重。

曝乌无人机深入俄境内1700公里袭击

▲喀山在2024年末遇袭的画面


不过,随着俄罗斯前线使用的防无人机网战术,逐渐在后方铺开,乌克兰无人机的命中效率又开始降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就出现了最近这次,针对最远1700千米外彼尔姆州境内一处化工厂的空袭。现场爆炸画面显示,这处年产200多万吨化肥/炸药的工厂,遭受一定损失,但并没有危及到核心产能,另一处1400千米外炼油厂的情况也差不多。意外被拍到的无人机,已经和传统苏联无人机关系不大,坐实了乌克兰开发全新型号的传闻。

曝乌无人机深入俄境内1700公里袭击

▲乌克兰已经摆脱了依赖苏联旧式无人机的困境


怎么说呢,要按照欧美、乌克兰媒体的报导,这次空袭是堪比“蛛网”的重大胜利。不过,乌克兰的远程技术虽然有很大进步,但产能不足始终是硬伤,有限的空袭规模,除非是像“蛛网”那样,针对完全不设防的目标,否则效果极其有限。俄罗斯为大型工业设备准备的防无人机网,是非常简单的反制手段,一旦来袭无人机数量突破临界值,其实起不到多大作用。问题在于,俄罗斯长期定点打击乌克兰航空产业,甚至不惜为此空袭乌克兰境内的欧美企业,以至于乌克兰大型无人机产能一直处于低位。

曝乌无人机深入俄境内1700公里袭击

▲俄罗斯无人机产能喷发是能看到的


相比之下,俄罗斯将自己的技术优势和朝鲜支援充分结合,远程无人机产能已经一再飙升。乌克兰总参谋部预计,距离俄罗斯单次出动上千架无人机空袭已经不远(最快在今年底就能实现),这种强度对乌克兰防空系统是巨大考验,像防无人机网这种简易手段,也根本无法生效。说白了,在远程无人机领域,俄罗斯通过对伊朗、朝鲜资源的整合,全方位碾压乌克兰,后者偶尔技术突破根本无法扭转大局。

曝乌无人机深入俄境内1700公里袭击

▲乌克兰的防空压力越来越大


在乌克兰内部,一直有很多声音认为,继续大力发展远程无人机缺乏价值,应该将更多资源集中在攻击克里米亚半岛身上。英国前国防大臣华莱士近期甚至在华沙安全论坛上,公开呼吁乌克兰应该动用一切手段,来“破坏克里米亚半岛上平民的生活环境”。单从军事上来讲,这确实是更容易实现、效果更好的做法,只不过乌克兰未必能承受得住后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