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加码关税施压 美国遭三重挑战

8月6日,美国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为避免公司产品被征收高额关税,库克承诺将额外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美国本土制造业。视觉中国供图

当地时间8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将在“对等关税”基础上对印度输美产品额外征收25%的关税。新措施将在行政令签署后21天生效。这意味着未来美国对印度输美产品总体关税税率将达到50%。这是特朗普7月31日宣布自8月7日0时01分起针对69个贸易伙伴实施新关税税率的一部分,标志着特朗普关税风暴正进入“新阶段”,而这也令美国国内至少面临三重挑战。

平均税率创1934年以来最高纪录

根据7月31日美国白宫公布的行政令,美国将对69个贸易伙伴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加征高额关税,税率范围从10%至41%不等。

据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最新测算,目前美国整体平均关税税率已升至18.3%,创下自193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在今年年初,该税率尚在2%至3%之间。

美国《纽约时报》评论指出,特朗普此举标志着美国正在远离以往通过谈判和规则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转而推行更为孤立和保护主义的贸易模式。美国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将此称为“全球贸易一体化史上的黑暗一天”。

国际关系学院知识产权与科技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政治系讲师孙冰岩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美国部分加税措施缺乏直接的贸易赤字依据。例如,美国对巴西长期保持贸易顺差,但此次仍对其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反映出政策背后的制造业回流、安全供应链重构及关键矿产战略控制等多重考量。

孙冰岩还表示:“美国此轮对中小国家的大规模加税,意在围堵主要经济体借道第三国进行转口贸易的路径,从而巩固其对中日韩及欧盟所设立的高关税屏障。”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称,从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宣布今年将因关税面临数十亿美元的额外成本,到田纳西州一家不锈钢炊具制造商仅一批货物就被征收7.5万美元的关税,再到咖啡馆因巴西咖啡豆被加征关税而考虑提高咖啡售价……关税对美国产业链的冲击正快速显现。

美国税收基金会高级经济学家亚历克斯·杜兰特指出,关税对大量依赖进口的企业构成实质压力。“政府若试图将物价上涨归咎于其他因素,将难以说服公众。无论企业是否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结果都令人担忧。”

杜兰特指出,如果企业选择自行消化成本,将削弱其再投资、扩大产能和创造就业的能力。“即使关税未完全反映在终端价格上,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依然不容忽视。”

预计美国通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加拿大广播公司分析称,虽然美国经济表面保持稳定,但最新数据显示关税正拖累其增长动能,包括:就业数据疲软、核心通胀上升,以及耐用消费品(如家电和汽车)订单锐减。然而,面对质疑,特朗普政府不仅坚决否认关税导致物价上涨,还因不满美国劳工部发布的就业数据于8月1日宣布“立即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埃丽卡·麦肯塔弗。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财报会上披露,公司今年二季度已因关税问题损失8亿美元,预计今年三季度成本将因关税新增11亿美元。沃伦·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则将消费品部门收入下滑5.1%部分归因于关税,工具制造商史丹利百得预计全年将因关税问题承担8亿美元额外成本。

与此同时,美国主要零售商如沃尔玛、塔吉特等正面临成本压力,开始提高服装等商品售价。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6月,美国服装价格环比上涨0.4%。

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计,服装价格在短期内或上涨至多37%。同时,家具、玩具、电器等受关税影响显著的商品价格也在普遍上涨。咖啡等依赖进口的商品亦难幸免,预计食品价格短期内将上涨3.4%,其中新鲜农产品涨幅最为显著。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越来越多企业已无力继续消化新增成本,只能转嫁给消费者,预计今年下半年美国通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不仅如此,关税政策的影响已扩展至更广泛的经济领域。7月,美国服务业活动指标接近停滞,企业普遍反映关税提高了运营成本,影响了业务规划。英国广播公司(BBC)分析称,特朗普声称他在为美国人争取利益,但在这个深度全球化的世界里,美国企业与消费者也可能成为受害者。“太多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让人难以看出真正的赢家最终会是谁。”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6月贸易逆差出现收窄。据美国人口普查局与商务部经济分析局8月5日联合公布的数据,2025年6月美国货物和服务贸易逆差为602亿美元,比修正后的5月717亿美元减少115亿美元,环比下降16%。资本品出口虽创历史新高,但消费品及原材料进口则因内需放缓降至新冠疫情以来最低。

加税合法性正遭遇司法挑战

尽管特朗普高调推行加征关税政策,其合法性正遭遇司法挑战。7月31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举行听证会,多名法官质疑特朗普政府是否有权力决定对众多国家施加大规模、高额关税。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政府目前面临十多起涉及关税政策的诉讼,如果败诉将在关税政策上“回到原点”。美国法律专家认为,这场司法大战既是美国国内的贸易政策之争,也是有关总统权限的权力之争。

特朗普总统上台后援引美国《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以行政命令形式推进加征关税行动,绕过国会审批。今年5月,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该做法违法,特朗普政府随后提起上诉。

多起相关案件仍在较低层级的法院审理中,原告涵盖十余个州政府、中小企业及法律组织等。法律界人士认为,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可能需时数月,最终结果势必将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

孙冰岩指出,特朗普通过将“不公平贸易”与“国家安全”挂钩,试图构建政策合法性的逻辑框架。“目前最高法院保守派占多数,整体倾向于维护总统行政裁量权,若案件进入最高法院,其政策可能获得支持。”他进一步指出,近年来,美国司法系统对总统行政命令多持克制态度,使挑战关税合法性的法律行动难以撼动政策根基。“虽然政策依据存在争议,但现行法律环境或将令其合法性最终获得确认。”

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副总裁斯科特·林西科姆表示,尽管特朗普展现出强硬姿态,新政背后仍充满不确定性。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美国的进口税率已达历史高位,其他一切仍扑朔迷离。

有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美国关税政策不仅成为总统施政风格的体现,也成为有关行政权边界和国家发展方向的重要争议焦点。未来几个月,这场关税风暴对美国内部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仍将持续引发高度关注。

本报北京8月7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08日 06版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