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3日报道美国《政治报》网站8月31日刊登题为《特朗普试图吸引企业离开中国的努力正适得其反》的报道,报道编译如下:

特朗普总统在竞选时曾承诺,他的贸易政策将促使制造业从中国大规模回流到美国。但到目前为止,许多在中国运营的美国公司仍按兵不动。

多家企业及商业团体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风险最小的选项,理由是特朗普的全面加征关税政策,以及这位总统未来贸易措施的不确定性。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7月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该机构发现,在华经营的美国公司中约有三分之二倾向于维持它们的在华投资计划。

与此同时,那些依赖中国商品的美国公司也希望在几个月后能更清楚地了解贸易形势,特朗普政府声称届时会与中方达成全面贸易协议。

一家联邦上诉法院近日裁定,特朗普没有权力对中国和其他国家设置“对等关税”。这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在最高法院引发一场潜在的斗争,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

美国服装与鞋类协会首席执行官斯蒂芬·拉马尔说,特朗普喜欢因为无关贸易的争端而提高对部分国家的关税,再加上美中贸易谈判尚无最终结果,这促使许多在中国采购零部件的公司不愿采取行动,“想等到大致了解局势走向了再说”。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依赖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制造产品的公司受到较大影响,因为它们既受到了更高关税的冲击,但在如何安排那些美国造不出的产品的生产方面又无法作出决策。

这种情况也开始影响到美国消费者。塔吉特、沃尔玛和家得宝等大型零售商的二季度收益报告显示出,关税导致了成本上升。例如,根据泰尔西咨询集团的数据,塔吉特一个芭比娃娃的成本自4月以来上涨了42.9%。

这些公司在与投资者的电话会议中表示,在美国重要的假日购物季来临之际,门店的商品价格将继续上涨。

一些美国公司已经陷入困境,因为其客户无法继续承受关税推动的价格上涨。自6月以来,已有多家美国家居用品零售商和玩具商宣布破产,并将之归咎于关税。

上海美国商会前会长、咨询机构远见重组公司合伙人克尔·吉布斯指出,破产的企业“把矛头指向了关税,指向了不确定性……这是导致行动瘫痪的原因”。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在华经营的美国公司感受到了贸易紧张局势的影响,但相当一部分仍计划在今年扩大投资,这既是为了继续从中国市场获利,也是由于它们需要靠在华业务来保持全球竞争力。

上海一家供应链咨询公司的合伙人卡梅伦·约翰逊指出:“所有这些都不会‘回流’,美国并不具备所需的生态系统、人力、税收激励和资金。”(编译/朱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