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博士,急诊来了三个危重病人,你必须马上过去!"护士长急促地推开值班室的门。
"对不起,我不去。"林志远头也不抬,继续整理着桌上的病历。
"你说什么?现在是紧急情况!"
"我说,我不去急诊科值夜班。"
护士长愣在原地,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这是她工作二十年来,第一次听到有医生在紧急时刻拒绝救治病人。
更让她想不到的是,说出这话的竟是医院最年轻的医学博士。
护士长的手机从手中滑落,重重摔在地上。
01
三个月前,林志远还是科室里最受信任的那个人。
"林博士,这个病人的情况你看看。" "林博士,那个疑难病例还得你来处理。"
"林博士,今晚值班的医生请假了,你能顶一下吗?"
每天类似的话语都会在急诊科响起无数次。林志远今年34岁,医学博士学历,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从医8年来,他从一个青涩的实习生成长为科室公认的业务骨干。
那时候的林志远意气风发,充满理想。
他记得刚进医院时,老主任对他说过的话:"小林,医生这个职业很苦,但能救死扶伤,是天底下最有意义的工作。"
林志远深以为然。无论多忙多累,只要病人需要,他从未说过一个"不"字。
深夜抢救、节假日加班、连续手术十几个小时,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林博士真是我们科的宝贝,什么时候都靠得住。"护士们私下里经常这样议论。
但今年夏天开始,情况急转直下。
7月份,科室的陈医生因为过劳住院,再也没有回来。
8月份,两名年轻医生因为无法承受工作压力选择了辞职。9月份,资深的李医生被私立医院高薪挖走。
原本15人的医生团队,短短几个月内走了6个人。剩下的9名医生要承担原本15个人的工作量。
"医院正在紧急招聘,大家再坚持一下。"科主任王建国在科室会议上这样说道。
"什么时候能招到人?"有医生问道。
"快了,快了。人事部门正在加紧面试。"王建国每次都是这样回答。
但"快了"一说就是三个月。
林志远作为科室业务最熟练的医生之一,自然承担了最重的担子。原本一周值两次夜班,现在变成了一周三次、四次,甚至更多。
"爸爸,你怎么又要去医院?"5岁的女儿林小雨拉着他的衣角不放。
"爸爸要去救病人,小雨乖,在家等爸爸回来。"林志远蹲下身子,轻抚着女儿的小脸。
"病人比小雨重要吗?"女儿天真地问道。
林志远愣住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妻子李梅在一旁默默收拾着他的物品。作为同医院的护士,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丈夫的辛苦。
"志远,你这个月已经值了15个夜班了。"李梅轻声说道。
"我知道,但是没办法,科里人手不够。"林志远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可是你的身体......"
"我撑得住。"林志远打断了妻子的话,但他自己心里清楚,身体已经在发出强烈的抗议信号。
最近一个月,林志远明显感觉到了身体的变化。经常性的头痛、失眠、食欲不振,有时候站在病床前会突然感到眩晕。
"林博士,你的脸色很不好看。"年轻的护士小张关切地说道。
"没事,可能是最近有点累。"林志远强撑着笑了笑。
但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有点累"那么简单。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的身心都到了极限。
9月底的一个深夜,林志远正在抢救一名心脏病发作的患者。突然,他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差点摔倒在地。
"林博士!"护士们惊呼着扶住了他。
"我没事,继续抢救。"林志远甩甩头,强迫自己清醒。
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自己倒下了,不仅帮不了病人,反而会给科室增加更大的负担。
抢救结束后,已经是凌晨4点。林志远坐在值班室里,看着镜子中憔悴的自己,第一次产生了动摇。
他掏出手机,翻看着家人的照片。女儿甜美的笑容、妻子温柔的眼神,这些让他的心情复杂起来。
这段时间,他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女儿的家长会他缺席了,妻子的生日他忘记了,连续几个周末他都在医院度过。
"林博士,你家里人没意见吗?"实习生小王好奇地问道。
"习惯了。"林志远淡淡地回答,但心中却五味杂陈。
习惯了吗?真的习惯了吗?
10月初,林志远的体检报告出来了。血压偏高、心律不齐、轻度脂肪肝,这些是长期疲劳的后果。
"林医生,你需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体检医生严肃地说道。
"休息?"林志远苦笑,"我想休息,但科里离不开我。"
"再这样下去,你的身体会出大问题的。"
林志远点点头,但他知道,在目前的情况下,休息几乎是不可能的。
科室里的其他医生情况也不乐观。年轻的赵医生经常熬红了眼睛,资深的刘医生开始频繁感冒,就连一向身体很好的张医生也出现了胃病。
"大家都不容易。"这是科室里最常听到的一句话。
但"不容易"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人手不足、工作强度过大、休息时间严重不足,这些问题一天不解决,医生们的身心健康就一天得不到保障。
10月中旬,林志远的母亲从老家打来电话。
"志远,你妈妈最近身体不太好,能不能回来看看?"父亲的声音有些疲惫。
"爸,怎么了?严重吗?"林志远紧张地问道。
"医生说是心脏有点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
林志远的心一沉。母亲今年65岁,身体一直很好,突然出现心脏问题让他很担心。
"我马上请假回去。"林志远说道。
"不用,不用,你工作忙,等你有空再说。"父亲连忙说道。
挂断电话后,林志远立即找到了王建国。
"主任,我需要请假回家一趟,我妈妈生病了。"
王建国皱了皱眉头:"什么时候?"
"明天。"
"明天?"王建国摇摇头,"不行,明天科里有三台手术,少不了你。"
"但是我妈妈......"
"你妈妈的情况我很理解,但医院这边也有病人等着。这样吧,你安排一下,过几天再回去。"
林志远想要争取,但看到王建国坚决的表情,最终还是咽下了话。
那天晚上,林志远给父亲打电话说明了情况。电话那头,父亲沉默了很久。
"没关系,你工作重要。妈妈这边有我照顾。"父亲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失落。
林志远握着电话,心中满是愧疚。他是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但他也是儿子,也是丈夫,也是父亲。为什么他就不能有一点自己的时间?
一周后,母亲的检查结果出来了,只是轻微的心律不齐,需要注意休息。林志远松了一口气,但心中的愧疚却更深了。
"如果当时妈妈真的有事,我却因为工作走不开,那我还算什么儿子?"林志远对妻子说道。
李梅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也很难,科里确实离不开你。"
"可是家里也离不开我啊。"林志远的声音有些哽咽。
这些天来积累的疲惫和委屈,在这一刻终于爆发了出来。林志远第一次在妻子面前流下了眼泪。
李梅紧紧抱住了他,她能感受到丈夫内心的煎熬和无奈。
02
10月15日,对林志远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天是他连续工作的第36个小时。
前天晚上,林志远接班开始值夜班。原本以为会是平静的一夜,但急诊科接连送来几个危重病人。
"林博士,120送来一个车祸伤者,情况很危急!"
"林博士,这边有个心梗病人,需要紧急处理!"
"林博士,那个病人家属要找你谈话!"
整个夜晚,林志远几乎没有合眼。连续的抢救、手术、会诊,让他的体力和精力都消耗到了极限。
第二天白天,按说应该交班休息了,但接班的医生临时有事,林志远只能继续坚持。
"林博士,真是辛苦你了。"护士长看着他疲惫的样子,有些不忍。
"没事,职责所在。"林志远强撑着笑了笑,但眼中的红血丝已经很明显了。
白天的工作同样繁重。门诊病人络绎不绝,每个病人都需要他的专业判断。有几次,林志远差点在给病人检查时打瞌睡。
"医生,你没事吧?"一位患者关切地问道。
"没事,可能是有点累。"林志远揉了揉眼睛,强迫自己清醒。
到了傍晚时分,林志远终于可以交班了。他收拾好桌上的病历,准备回家好好休息一下。
走到医院大门口时,他掏出手机给妻子报平安。
"梅梅,我下班了,马上回家。"
"太好了,我和小雨都在等你。今天小雨在幼儿园得了小红花,一直想要亲自告诉你。"李梅的声音充满了温暖。
"是吗?我们的小雨真棒。我马上就到家。"林志远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但就在这时,手机铃声再次响起。看到是护士长的号码,林志远的心顿时沉了下去。
"林博士,科里出了点状况,你能回来一下吗?"护士长的声音很急切。
"什么情况?"林志远停下了脚步。
"陈医生突然发高烧,没法坚持值夜班了。现在急诊科没人值班,我们实在调不出人手。"
林志远看了看手表,距离他下班才过去不到半小时。
"其他医生呢?"
"张医生在手术室,赵医生今天白班刚下,刘医生家里有事请假了。真的调不出人了。"
护士长的声音带着请求,"你就再辛苦一下,我保证明天给你补休。"
林志远闭上了眼睛。"补休"这个词他听过太多次了,但从来没有真正兑现过。
"林博士,你还在吗?"护士长的声音更加急切。
"我......"林志远想要拒绝,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我知道你很累,但现在真的没办法。急诊科不能没人值班,你也知道的。"护士长继续劝说。
林志远的手机另一边传来了妻子和女儿的声音。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
"志远,怎么了?"
林志远感到前所未有的撕裂感。一边是家人的期待,一边是工作的需要,他夹在中间进退两难。
"给我几分钟时间考虑一下。"林志远最终说道。
挂断电话后,林志远给妻子打了电话。
"梅梅,科里又有紧急情况,我可能要......"
"不行!"李梅的声音第一次如此坚决,"志远你已经连续工作36个小时了!你这样下去会出事的!"
"可是科里真的没人了......"
"我不管科里怎么样!"李梅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只知道我的丈夫已经累得快撑不住了!你看看镜子里的自己,还像个人吗?"
林志远愣住了。结婚8年来,他从未听过妻子如此激动的话。
"爸爸,你答应过要回来看我的小红花的。"女儿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天真中带着委屈。
那一刻,林志远的心彻底碎了。女儿的话让他想起了这些月来对家庭的种种疏忽。多少次答应陪女儿却食言,多少次错过了与妻子的约定。
"爸爸......"女儿的声音越来越小,显然感受到了他的为难。
林志远深吸了一口气,做出了决定。
他重新拨通了护士长的电话。
"我身体不适,今晚不能值班。"林志远的声音很平静,但内心却在激烈斗争。
"什么?林博士,你开玩笑吧?现在是紧急情况!"护士长明显愣住了。
"我没开玩笑。我已经连续工作36小时,身体状况不允许继续值班。"
"可是急诊科不能没人啊!"
"那请联系王主任想其他办法。"林志远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但他知道,事情远没有结束。
果然,不到5分钟,王建国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志远,听说你不肯值班?这是怎么回事?"王建国的声音带着明显的不满。
"王主任,我刚下班,身体确实撑不住了。"林志远尽量保持平静。
"我知道你辛苦,但现在情况特殊。你是科室的业务骨干,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王建国的语气变得严厉。
"那请问,什么时候不是关键时刻?"林志远反问道。
这句话显然激怒了王建国:"你这是什么态度?身为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现在有病人需要救治,你居然推三阻四?"
"我没有推三阻四。"林志远的声音也开始带着怒意,"我只是要求合理的休息时间。连续36小时不休息继续工作,这对病人负责吗?万一我在抢救过程中出现失误怎么办?"
"别给我讲这些大道理!"王建国的声音更大了,"现在就一句话,你来不来?"
"如果我说不来呢?"林志远问道。
"那你就等着承担后果吧!我会向院里汇报你的态度问题!"王建国怒气冲冲地挂断了电话。
林志远握着手机,手在微微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愤怒和委屈。
他在这家医院工作了8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有多少个深夜他在这里抢救病人,有多少个节假日他放弃休息坚守岗位。
但现在,当他提出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休息——时,却被当作"态度问题"。
手机再次响起,这次是一个陌生号码。
"请问是林志远医生吗?我是市卫健委的李主任。听说你拒绝值夜班?"
林志远心中一沉。事情已经闹到了卫健委。
"是的。"林志远简单回答。
"林医生,你这样做影响很不好啊。医生拒绝救治病人,这传出去对我们整个医疗系统的形象都不好。"李主任的语气带着责备。
"我没有拒绝救治病人,我只是要求合理的休息时间。"
"什么合理不合理的,现在是特殊时期,大家都要克服困难。你作为科室骨干,更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
"特殊时期?"林志远苦笑,"哪一天不是特殊时期?"
"林医生,请注意你的态度。我希望你能重新考虑一下。"
林志远没有再说话,直接挂断了电话。
他站在医院门口,夜风吹过,让他清醒了许多。
他开始反思自己这8年的从医生涯,开始质疑这个他曾经热爱的职业。
03
挂断电话后,林志远并没有立即回家,而是在医院门口的花坛边坐了下来。
夜很深了,医院门口人流稀少,只有偶尔的救护车呼啸而过。林志远看着这个熟悉的地方,心情异常复杂。
他想起了8年前刚来这家医院时的情景。那时的他意气风发,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了憧憬。
"志远,医生是个神圣的职业,能够救死扶伤,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当时的科主任对他说。
林志远深深认同这句话。在他心中,医生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但8年过去了,现实却与理想相距甚远。
什么时候开始,医生的价值只能用工作时间来衡量?
什么时候开始,合理的休息要求变成了"态度问题"?什么时候开始,医生连做人的基本权利都要被剥夺?
林志远掏出手机,翻看着通讯录。那些昔日的同窗好友,有的已经离开了医疗行业,有的移居国外,还有的选择了私立医院。
"为什么大家都在离开?"林志远喃喃自语。
他想起了上个月和大学同学聚会时的场景。
"志远,你还在公立医院啊?"老同学王磊有些惊讶。
"是啊,怎么了?"
"现在还有人愿意在公立医院干?工作强度那么大,待遇又不好。"王磊摇摇头,"我两年前就跳到私立医院了,工作轻松多了,收入也翻了一倍。"
"那病人怎么办?"林志远问道。
"病人?"王磊笑了笑,"私立医院的病人条件更好,服务要求更高,但至少我们有尊严,有合理的工作时间。"
"可是......"
"可是什么?"王磊打断了他,"志远,你别太理想主义了。医生也是人,也需要生活,也需要被尊重。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憔悴成什么了?"
当时林志远没有多想,但现在回忆起来,王磊的话似乎很有道理。
医生也是人,这个最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在现实中却这么难以实现?
林志远想起了医学院时老师说过的话:"医生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医生。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护病人。"
但现实却完全相反。医院和社会都把医生看作不知疲倦的机器,无限制压榨着他们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医生都累倒了,谁来救治病人?"林志远对着夜空问道。
他想起了前段时间网上的一则新闻:某医院一名医生因过劳猝死在手术台上。
当时看到这则新闻时,林志远心中一阵恐惧。他担心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这样的新闻主角。
现在想来,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以他目前的工作强度,身体迟早会垮掉。
林志远掏出手机,看着家人的照片。女儿甜美的笑容、妻子温柔的眼神,这些都让他心中涌起强烈的责任感。
他不仅仅是一名医生,还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他对家人也有责任和义务。
"如果我倒下了,他们怎么办?"林志远问自己。
想到这里,林志远突然明白了什么。
他不是在逃避责任,而是在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也是在保护未来的病人。
一个过度疲劳的医生,能够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疗吗?
一个身心俱疲的医生,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林志远站起身来,重新走向医院。但这次,他不是去值班,而是去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他来到值班室,看着这个陪伴了他8年的地方。桌上还放着他没有写完的病历,墙上贴着女儿画的画,柜子里放着备用的白大褂。
每一样东西都承载着他在这里工作的记忆。有成功抢救病人的喜悦,有面对死亡的无奈,有深夜值班的疲惫,也有与同事们并肩作战的温暖。
但现在,他要结束这一切了。
林志远坐在桌前,拿出一张白纸,开始写字。
这张纸条将是他留给科室同事们的最后话语,也是他对整个医疗体系的深度思考。他要把这些年来积累在心中的话全部写出来。
写字的过程很缓慢,每一个字都需要他仔细斟酌。他知道这张纸条的分量,也知道它可能引起的反响。
但他必须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所有像他一样的医生。
写着写着,林志远的眼中模糊了。这些年来承受的委屈、愤怒、无奈,都在这一刻爆发了出来。
他想起了刚入职时的理想,想起了救治病人时的成就感,想起了同事们的信任和支持。但这些美好的回忆,都被现实的残酷一点点磨灭了。
写完最后一个字,林志远仔细地将纸条折叠好,放在桌子最显眼的位置。
他开始收拾自己的物品。每一样东西都承载着记忆,让他难以割舍。但他知道,这是必须要做的选择。
收拾完毕后,林志远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值班室。8年的时光,无数个不眠的夜晚,都在这里度过。
他轻轻关上了门,就像关上了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章节。
走出医院大门时,林志远回头看了一眼这栋熟悉的建筑。灯火通明的急

诊科依然忙碌着,救护车的鸣笛声依然响彻夜空。
这里的一切都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他的选择。
林志远掏出手机,给妻子发了一条信息:"我回来了,永远不会再让你们等了。"
然后,他大步向前走去,走向家的方向,走向一个全新的开始。
凌晨4点,科主任王建国匆忙赶到值班室。
急诊科一夜无人值守的消息让他焦头烂额,上级部门的电话已经打了三个,他必须立即处理这个前所未有的危机。
推开值班室的门,王建国的目光立即被桌上那张折叠整齐的白纸吸引。他颤抖着双手展开纸条,第一行字让他脸色瞬间煞白。
王建国继续往下读,声音开始颤抖:"我拒绝值班,不是因为我不爱这个职业,而是因为..."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双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
护士长站在门口,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值班护士小李手中的病历本无声地滑落在地,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门口围观的三名实习生不约而同地后退了一步,脸上写满了震惊和不解。
整个值班室陷入了令人窒息的寂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