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6月11日中午和午后时分,强对流天气横扫福州、厦门等地。福州市仓山区出现了7—8级的雷雨大风,厦门市同安区美林街道发生了60.3毫米/小时的短时强降水。为什么会有强对流?强对流天气有何特点?如何应对强对流天气?专家解读来了。

福建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黄美金介绍,福建处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在沿海低空急流风速脉动辐合作用下,大部地区水汽和热力条件较好,多雷雨影响。11日上午,福建沿海南部地区就有雷雨回波发展并向东北方向移动,带来了强对流天气。

福建省气象台预测,11日傍晚到12日白天,南平大部、三明北部、宁德西北部和福州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地区的局部有大雨到暴雨。24小时累计雨量50—80毫米,局部120毫米。雷雨时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7—9级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什么是强对流天气?

在气象学上,它是指由深厚湿对流产生的剧烈、破坏力强的灾害性天气,为雷电、强降水、冰雹、大风、龙卷风等任意一种或者其中几种天气。

强对流天气来势汹汹,去势匆匆,被认为是“急性子”,其生命周期短暂,通常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最短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

强对流天气偏爱什么季节?

在福建,春季和夏季强对流天气多发。春季和夏季,空气湿润,为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水汽条件。午后,太阳辐射加热地面,使低层大气形成下热上冷的不稳定状态,产生不稳定层结,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热力条件。同时,春季和夏季的气流抬升运动也为强对流天气发生提供了动力支撑,在有利动力抬升的作用下,大气中的水汽得以凝结释放潜热。

强对流天气可以预防吗?

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具有发生突然、移动迅速、范围小、破坏力强等特点。来去匆匆的强对流天气确实难防,但是做好以下两点,还是能降低灾害发生风险。

一是及时掌握天气信息、了解预判强对流天气可能发生的时间,做到“预防有数”。

二是通过学习看雷达回波图来掌握强对流发生演变趋势。雷达回波图中的颜色根据回波强度大小从小到大依次从蓝到紫标记,通过不同颜色的回波及其移动方向,可以判断出降雨强度、范围和趋势。雷达图上某区域出现红色、紫色回波时,表示此地将要或正在发生强对流天气,若红色、紫色回波向着自身所在的方向移动,就需警惕起来。

6月11日下午福建雷达回波图。新华网发(福建省气象台供图)

遇到强对流天气,该如何应对?

在户外遇到强对流,首先要远离漩涡和井盖、下水道等地;其次要远离高层建筑之间的狭长通道。如果此时还伴有冰雹出现,则应迅速进入室内或到坚固遮挡物下躲避;如没有合适的遮挡物,可以背着风蹲下,双手抱头,保护头部、胸与腹部不受到袭击,并注意远离窗户等玻璃制品。

开车时遇到强对流天气,不进隧道,遇到涵洞、隧道、低洼地及立交桥下等不明积水路段应绕行。

如果是在家中遭遇强对流天气,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与大风移动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是躲避大风最安全的地方。若有雷雨,严禁使用与太阳能热水器连通的取水装置,不要靠近树木、金属门窗等。

(综合新华网、福建气象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