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很多人都对人性的两面淡漠了认知,也对当世的伟人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敬畏。在一个流量明星占据风口、人们的娱乐重心逐渐演变为这些连戏子都称不上的人,以及围绕他们发生的一切琐碎破事。 需知娱乐圈是一个产业,而这些明星很大程度脱离了作为“人”的属性,更偏向于流水线生产的商品而已。资本运作只讲究回报,它不在乎这个圈子的生态如何乌烟瘴气,更不在乎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资本不是人,人都未必会在乎这些,更何况冷冰冰的金钱。

信息浪潮的裹挟 但这种生态是畸形的,毫无疑问地畸形。因为人的价值观是很容易受到他人左右的,尤其是心智并不成熟的人。泛化的信息渠道和质量稂莠不齐的内容,是这个娱乐时代司空见惯的、却也是从古至今从未有过的。 这对于三观尚在形成过程中的孩子们来讲是非常要命的,如果他从小就接受高频的输入刺激,而缺少有效的思考、消化、反馈、输出,终日沉溺于短而快的新鲜刺激和高度频繁的注意力转移,那么他连独立思考的资格都被剥夺了。 因为他不知道自我理性的觉醒是何物,缺乏明确且积极的方向,对于新鲜的刺激和诱惑没有抵制能力。连自己都无法把握的人,谈何成就?在这样的畸形生态下,我们普遍地,与理性渐行渐远。 资本是不带任何情感的,它无所谓推到人们眼前的内容是什么,只要能利润最大化就行。所以当今处于“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的荒谬情况下,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

比起了解伟人们的事迹和成就,显然谁和谁疑似拍拖、谁被拍到突然怀孕这种内容更能抓人眼球。处在娱乐时间的人们,是不愿意思考的,他们需要适度的松弛。 现在问题主要就出在这种松弛的状态或许过度了,太多次的重复,烙刻成了条件反射,让你看到类似的花边新闻就想点开来,抖音轻松一刷就是个新的、未知的、充满期待的短视频…… 也许几个小时一晃眼过去,当你献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去换取他人的流量与财富时,你会感到空虚和懊悔,并且暗自认定下次必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然而谁又能长久拒绝这些来之极易、且极大概率能带来享受和新鲜感的东西呢?于是又一次的点击,戳破了本就脆弱的防线。

要说成瘾还真不至于,如果在一个完全隔离的环境,大多数人还是不会因为刷不到抖音和微博就要发疯抓狂的。但问题是现在没有所谓的完全隔离,你要生活在这个社会就必然与信息网络接触,而这些让人欲罢不能的信息源,是直接推送到你眼前的。 如果伟人事迹更能吸引流量、能带来更丰厚的利润,那么社交媒体和信息平台上将铺天盖地的传播此类文章与视频。但这显然是梦里才会发生的事情,没有营养但足够解馋的传媒产品才是目前最优质的赚钱工具。 可我们这些有独立理性思考能力的人,绝不能忘记人类文明这幅长长的绘卷上,那些浓墨重彩的身姿。他们推动着种群的进步,面向前人未至的黑暗、把泛光的背影留给后人。 娱乐至死的年代,大多数人对于伟人的了解仅限于他的花边新闻,这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杨振宁,当世最伟大的科学家,却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还停留在那个娶了二三十岁小姑娘的八十岁老头。十几年过去,杨老的身体依旧硬朗,夫妻依旧和睦幸福,这让许多柠檬精酸了起来。 最近的一两百年,实现了人类文明前所未有的飞跃,在科学技术领域尤甚。 这一两个世纪的研究成果,站在之前几千年所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眺望到了世界本源的边际。即便我们离真正达到还差得不可以道里计,但起码我们已经可以看清方向、构建出了先人都不敢设想的格局。 杨振宁在科学领域的贡献可以说是当世第一的。

说近些,他的成就能与爱因斯坦相提并论;而说远了些,杨振宁在科学领域的贡献以及袁隆平在农业生产领域的贡献,搁在古代那是要封神的,被古人尊奉到武圣关老爷那个地位也毫不夸张。 中国在诺贝尔奖的物理学领域一直是短板,直到杨振宁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格局。甚至在他拿到诺奖后的大几十年里,后辈科学家在他的架构基础上深入研究,都能拿诺奖,由此可见杨振宁在科学领域的卓然地位。 因为当时杨振宁是美国籍,这让中国略有些尴尬,但至少把宣称中国出不了大科学家的碎嘴小人的脸,给打得啪啪响。 国籍与爱国情怀并不冲突,杨老虽然因为科研原因而加入美国籍,但他始终有着赤诚的爱国之心,哪怕身在异乡、哪怕改换国籍,他依然流着中国血、跳动着中国心。

他在科研之外,致力于当年中美关系的破冰、并且义无反顾地回归祖国、换回令他感到光荣的中国籍。杨老更是凭着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国招徕了很多国际顶尖人才。 杨振宁无论是科研态度还是为人处世,都始终直率、坦诚、热切,他无需用花巧的言辞来为自己开脱,他只会用卓著的科研成果和实际行动来封上小人们的嘴。 从个人成就到人品,杨振宁都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可总有些人自认为“抓住把柄”,成天拿八十岁老头娶二三十岁姑娘来说事。当时杨振宁迎娶翁帆,确实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从不乏风言风语和恶意中伤。 人总是这样的。你太差劲了,他们会欺凌你、压迫你;你太优秀了,他们会疏远你、孤立你。只有你表现得跟他们差不多,他们才会安心接受你。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 但幸运的是,世俗的眼光,并没有让这一对忘年夫妻退却。让柠檬精们感到难堪的是,十几年下来,人家夫妻俩还非常和睦,杨老的身体依旧健康。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这句话不仅是原文中说宋荣子,用在杨振宁身上也极为恰当。

心里那杆秤 杨老有一项很珍贵的品质,就是心里总有一杆秤,并且总能让这秤平衡公允。他是一个非常重视深度科研、重视实际成果,但对于虚名根本不屑浪费时间的人。 他内心深处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自己该做什么、哪些是不需要关注的,因而他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在才华横溢的那段岁月保持充沛的热情和专注,尽自己所能,把他的生命绚烂地释放。 “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个最终在麦田里终结了自己孤独但充实、冷淡却热烈的生命的男人,或许与杨老的心境有几分相似。

又说回到现代的人们,这一点更是值得我们好好地发自内心地去学习、去落实到自身。这个社会太浮躁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裹挟着每个人滚滚向前的信息浪潮,无不在时时刻刻占据我们的感官、引导我们的思想。 但人不能总是活在浮浮沉沉的泥潭里,哪怕再艰难、哪怕要蜕一层皮,我们都得奋力爬上岸,否则只能被泥潭吞掉、同流合污、成为它的一部分。 我想,我们至少该像杨老那样找到生命的意义、以及坦诚热切地为人处世。科学家们都是很孤独的,他们都是孤独且自我充实的一群人。

因为古代或许受限于科技水平,古人难以看清他们道路的终点,因此不断摸黑向前,都是新的收获。但现代的科学家们难免感受到内质性的孤独,这是现代科研无可避免的。 我们已然有能力拨开迷雾,窥见道路尽头的样子,并且对这条道路本身也有了系统可靠的架构。 而实际投入科研事业的每个个体,都是孤独而渺小的,前人所造的科学大厦已经趋近于完美了,自己只不过是在做添砖加瓦的活计,而这幢大厦再向往上造,恐怕地基撑不住、所用的材料也未必结实。 简单来说,就是目前科研领域的底端架构已经难以再深入了,这已经触及到了时代的壁垒,以我们目前的文明水平无法从底端架构层面更深入地去解构这个世界。

地基不牢,再向往上造自然是难如登天,并且目前来看很多领域都到了瓶颈期,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有心无力。 另一个角度来说,对这个浩渺无边的世界理解越深刻,对自身的渺小如草芥就越直观清晰,这也是很多科学家感到孤独的原因。杨老那样的毕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科研人员毕生的心血,对于人类进步的贡献微乎其微,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 但杨老对自己的心态处理得很好。他这种举世无双的大佬,即便有着十几项诺奖级别的科研成就,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上作出了卓越贡献,可落实到他具体的科研实践中,只怕是这种摧人心境的孤独感,不会比基层科研人员少。 对这个世界认识得越多,自己要担负和消化的也更多,这就是古人所谓“无知者无惧、无知者无忧”。

我们该追的星 杨老的人生已然接近尾声,可他仍旧保持着年轻人的活力、求知欲和积极心态,我想这对于他的成功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而失去了这一点,恐怕他的现任妻子翁帆也不会被这个充满人格魅力的长者吸引了。 杨振宁接人待物秉承着和做科研一样的态度,坦率、热切,从不绕弯子。科研人大多都是这个性格,在某些时候确实不太讨喜,但却值得我们借鉴。 这个世界充满了太多的虚与委蛇、尔虞我诈,但你机关算尽,却总有比你更会算计的、做事更滴水不漏的、棋盘格局更大的人,在每个意想不到的时刻压你一头。不妨也学学杨老,在不必要用到圆滑处世的时候,多些坦诚和直率,人和人的距离也会随之拉近。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国家有杨振宁,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荣幸。珍惜杨振宁,不是诺贝尔奖带给他荣光,而是他带给了诺贝尔奖以荣光。 这个以自己的二流成就便摘得诺奖的人,这个赤忱爱国、矢志不移的人,这个推动世界科研领域进步、给诺奖以荣光的人,才是这个流量时代,真正该追的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