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1949年到1978年)的人,大多能明显感觉到工人和技术人员地位的变化。在以前那个年代,工人和技术人员在国有企业里面非常重要,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也高。

但随着市场经济到来,工人和技工的地位却逐渐下降了。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父母们在为自己的孩子策划未来的时候,往往会将技术学校放在一个“次等”的选择上。目前,我国的高级技工已经出现了超过百万的岗位空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工人地位的改变

市场经济时代很多工人丢了稳定的工作,私营企业和股份企业越来越多,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待遇也变得五花八门。

比如,沈阳机床厂曾是全国最大的机床制造企业之一,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管理不善,企业多次重组,员工大量下岗,工人和技术人员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鞍钢也进行了多次重组和改革,许多工人被裁员或提前退休。虽然鞍钢的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企业大批员工的福利待遇受到不少影响。

作为中国最大的机械和电气制造企业之一的上海电气集团,在计划经济时期曾为大量工人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和良好的福利,在改革开放后许多传统岗位也被削减或外包。

进入90年代,人们开始普遍认为工人和技术人员是工作性质不稳定的“蓝领”阶层,跟工作相对稳定且舒适的“白领”比起来,社会地位较低。虽然现在也开始重视技工和技术工人了,但要想整个社会的观念都转变过来,还得等一段时间。

实际上,现在教育水平提高了,技术发展得也快,高技能工人很受欢迎,但普通工人的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想找到理想的工作依然比较困难,工作也不稳定。

现在的就业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多变,许多行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这一广大的工人群体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另外,技工的地位,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

低端制造业很难培养高级技工

在全球电子产品的生产基地珠三角地区,很多大公司都有设立生产线。但电子装配业主要就是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组装。技工们每天得焊接电子元件、组装和测试,这些活技术要求不高,但工作强度大,尤其是流水线作业,重复性特别高,收入也不高,工作还不稳定。

东莞,中国的“世界工厂”,玩具制造是它的一大招牌。但玩具制造大多都是些低端的加工和组装,技术含量低,工人们得拼命干,收入却不高。技工们每天都在忙着加工塑料件、组装和包装,这些活重复性高,技术要求也不高,他们常常得工作10小时以上,但收入却不尽如人意。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过去服装加工业是它的骄傲。但服装加工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工人们得付出大量劳动。服装厂的技工们,每天都在缝纫、剪裁、熨烫和包装,工作条件艰苦,工资也不高。

温州,中国赫赫有名的鞋类制造基地,鞋类制造业在那儿是经济的大头。不过这鞋类制造主要是靠人工,技术含量不高。鞋厂的技工,每天得忙着加工鞋底、缝制鞋面、贴合鞋底。他们工作强度大,环境却非常不尽人意,收入还不高。就这样,技工这职业也就被看成“低端”岗位了。

改革开放初期,低端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经济中占主导的情况。而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对普通高等教育确实比较滞后,职业学校和技校在大家眼里也不太受重视。

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就显示,职业学校毕业生虽然就业率高,但工资和待遇普遍偏低。

很多中职毕业生只能找到工资低、活又累的工作,这让职业教育更没吸引力。职业学校的学生质量普遍也不高,教学质量很难提上去。很多职业学校,因为历来学生质量不行,社会又不怎么认可,学校拼命做宣传招生,但还是招不到好学生。

技工们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机会不多,想提高社会地位和收入就很难。虽然有些地方技工短缺,但因为职业教育不受欢迎,培养高端技能人才就特别难。就像广东的制造业企业,虽说比较缺高级技工和技师,但职业学校培养的人还是难以满足具体需求。

如何好好改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并且加强职业培训和企业需求的对接,是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

这里,我们或许可以看看国外的成功例子。

世界上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

以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为例,公司里有个非常专业的职业培训中心,专门给学员们提供汽车制造、机械维修、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双元制教育体系,学员们能在大众汽车的生产线上实际操作,学习最新的汽车制造技术。

培训完,很多学员都能胜任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成为汽车制造领域的专业技工。

德国的工商会(IHK)是该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得力推手,它们提供了各种职业培训项目,还跟企业紧密合作。通过工商会,学员们能参加各种职业培训课程,从酒店管理到信息技术,什么都有。这些课程通常由企业赞助,让学员们学完就能直接上手工作,竞争力十足。

学校和企业一起培养技工,让他们在职业技能和就业市场上都超有竞争力,还被视为专业人才,社会地位也高。

中国技工地位迎来转机

当然,我国也意识到了现状,开始动用各方手段,共同为提高技工地位而努力。

一个积极的信号就是中国各地的企业已经行动起来,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跟华为、腾讯这些知名企业合作,还请了企业的技术专家来当老师。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了很多高标准的实训基地,学生们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操能力都提高了不少。

各地政府也都在努力解决技工的收入和福利问题。2020年广东省提出了“技工倍增计划”,目的就是要提高技工们的工资。这个计划包括政府补贴、税收优惠,还有企业给技工涨工资这些措施。

像美的集团这样的大企业也都积极响应,给技工和技术人员涨了不少工资,目的就是让技工群体生活得更好,工作更积极。

企业也开始调整技工的工资,尤其是那些需要高技能人才的制造业企业。

另外浙江省也出了个《关于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激励政策的实施意见》,专门给高技能人才发奖励和补贴,鼓励企业给高技能技工涨工资。杭州有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在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的帮助下,高级技工的平均工资涨了20%,也同时解决了技工短缺的问题。

中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技工的社会地位和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这些措施包括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鼓励社会各界认识到技术技能的价值,并通过制度创新、政策供给和投入力度来实现这一目标。

改革职称评审制度,完善技工晋升渠道,使得技术工人可以通过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来提升自己的职业生涯。国家还鼓励技工们去参加国际技能比赛和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和声誉,如2026年将在上海举办的世界技能大赛,这不仅提升了中国技工的国际竞争力,也增强了中国技工的国际声誉。

全社会一起在努力,让技工在中国的社会地位更高,工作条件和收入也更好,吸引更多人加入技工行业,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