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方冷涡强势回归,暴雨一夜倾盆


8月8日夜间至8月9日清晨,北方多地进入了“暴雨通宵模式”。山东与河北中南部成为主战场,大范围出现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更是直接升级为大暴雨。与此同时,陕西、山西、河南、四川等地的部分区域,也迎来了分散性强对流暴雨,虽然范围不算极广,但局部雨势极为猛烈。监测数据显示,山东博兴、高青、肥城、泰山,以及山西芮城等地国家站出现大暴雨,其中芮城的降水量更是突破了当地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08日08时统计),成为此次过程中的一个极端代表。

中气爱:大范围暴雨确定来袭


河南虞城的情况同样引人关注,在短短1个小时内降下了68.1毫米的雨量,相当于当地小半年的降水总和,街头积水迅速漫过路沿,排水系统压力陡增。很多人疑惑,这是不是今年第9号台风“杨柳”开始影响我国的信号?事实上,答案是否定的。8月9日,“杨柳”仍位于日本以南的远洋海域,距离我国尚有相当远的距离,对国内天气没有直接作用。真正的主导力量,是来自高空的冷涡,它在短暂沉寂后,再次展开报复性进攻。而与此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并未退场,反而持续北抬,与冷涡在大气形势上形成对峙,这一冷暖空气的交汇,为雨带的生成和加强提供了充足动力。

中气爱:大范围暴雨确定来袭

这一阶段,雨带自华北一带迅速建立,北方多省率先感受到了冷涡的威力。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来自西南的急流正持续增强,这意味着雨带不仅会继续维持,还可能逐渐南压,并且在部分地区出现更强的集中性降水,暴雨的能量正在酝酿新的爆发点。

中气爱:大范围暴雨确定来袭

二、暴雨黄色预警生效 ,六省进入重点防范期


8月9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根据预报,从8月9日20时至8月10日20时,降雨核心将转向南方多个省份,形成大范围覆盖的“假梅雨带”,遮盖江苏中部、安徽中部、河南东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四川盆地中西部和南部等地区。其中部分区域将遭遇暴雨到大暴雨,降水量可达100~220毫米,这种量级对城市排涝和山区地质环境都是不小的考验。

中气爱:大范围暴雨确定来袭


不仅如此,重庆、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贵州北部、云南东北部、黑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将出现大到暴雨。虽然这些地区降水的整体强度与南方核心雨区相比略低,但短时雨势依然凶猛。部分区域会伴随每小时40~6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局地甚至可能超过80毫米。强降雨常常伴随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突发性与局地性较强,这对户外作业、交通安全以及农业生产都提出了更高的防范要求。

中气爱:大范围暴雨确定来袭

分析此次过程的成因,可以看到冷涡、副高、西南急流等多股力量叠加,形势较为复杂。冷涡持续制造不稳定条件,副高则为暖湿气流输送提供了“通道”,而西南急流则是推动雨带延伸和增强的加速器。这种多系统交织的天气形势,不仅令降水范围广,而且维持时间长,对于局地防汛来说,挑战会更大。

中气爱:大范围暴雨确定来袭


三、降雨将延续至11日,多地需警惕次生灾害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最新预报,从8月10日20时至8月11日20时,安徽中部、江苏中南部、湖北东部和南部、四川盆地中东部等地区还将迎来新一轮暴雨或大暴雨,降水量可能达到100~200毫米。虽然雨带在空间位置上会有所调整,但整体来看,南方多个省份依然处在雨水的主攻区,暴雨的间歇期较短,累积降水量将继续攀升。持续性的强降水,不仅可能导致河流、湖泊的水位上涨,还会让城市低洼区排水压力加大。对于山区来说,地质灾害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尤其是在降雨量接连突破极值的情况下,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概率上升。对于农田来说,短时间内过多的降水可能会造成作物渍害,影响成熟期和收成。


中气爱:大范围暴雨确定来袭

此次过程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降雨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条带状特征,从长江中下游延伸到西南内陆,部分地区可能在短短几小时内经历强降雨、雷暴大风交替出现的天气过程。气象部门提醒,公众在8月9日至11日期间,应尽量减少在强降雨时段外出,密切关注临近预报和预警信息。对于需要跨省出行的人来说,提前规划路线、关注交通状况将非常重要,以免遇到道路积水或山体滑坡带来的交通中断。

中气爱:大范围暴雨确定来袭

这次“假梅雨带”形成的大范围暴雨过程,既有北方冷涡的“推动力”,也有副高暖湿气流的“供水力”,再加上西南急流的“加速力”,多股力量交织成一条覆盖南北的雨带。未来两天,这条雨带将继续活动,覆盖区域内的多省需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从城市防涝到农村防灾,都不能掉以轻心。

中气爱:大范围暴雨确定来袭

中气爱:大范围暴雨确定来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