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决裂了! 德国总理默茨近日公开表示,绝不会允许由中方生产的组件进入德国未来的6G网络建设中来。说白了,就是要把技术和安全议题政治化。可问题是——德国真的承受得起吗?   要知道,德国现有通信网络里,中国设备的占比并不低,联邦网络局的报告显示,5G 网络中来自中国的设备差不多占了六成。这些设备能扎根德国市场,核心还是性价比和稳定的服务,多年来一直支撑着德国电信网络的顺畅运行。   可现在,不仅 6G 要彻底 “去中国化”,德国还在推进 5G 设备的替换计划。按照之前的规划,2026 年底要清掉核心网里的中国部件,2029 年底前连外围设备都要全部更换。   德意志电信早就算过一笔账,单是 5G 设备替换的直接花销就超过 20 亿欧元,这还没算上后续的测试、维护和业务调整成本。   默茨政府给出的理由是 “数字主权” 和 “国家安全”,甚至计划拉上法国搞一个欧洲专属的 6G 技术体系,想摆脱对中美技术的依赖。为了这个目标,德国拿出了 3840 万欧元的研发预算,还打算从 5000 亿欧元的基础设施特别基金里拨款补贴运营商。   但现实的难题远比口号复杂。6G 不是简单的设备堆砌,涉及通信、人工智能、卫星网络等多个领域的协同,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支撑。   目前全球 6G 专利格局里,中国占比超过 40.3%,德国连 5% 都不到,核心技术储备明显不足。欧洲在芯片、高端元器件这些关键环节本身就有短板,想在短期内搭建起自给自足的技术体系,难度可想而知。   更关键的是成本压力。5G 替换已经让运营商叫苦不迭,沃达丰就透露,更换核心网要调整业务逻辑,上千个站点都得改造,期间还得保证网络不中断,维护成本会大幅增加。   现在 6G 又要另起炉灶,额外的研发、测试、建设费用会是天文数字,这笔钱最终要么由政府买单,要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德国企业圈的反应也分裂得很。车企们普遍忧心忡忡,要知道德国车企 32% 的销量都来自中国市场,而中国的智能驾驶、车联网技术发展迅猛,未来必然需要 6G 网络的支撑。如果德国的 6G 建设进度滞后、性能不足,德系车在华的竞争力可能会受影响。   反观中国,在 6G 领域已经储备了 300 多项关键技术,太赫兹通信、卫星地面融合等技术都有了原型产品,还在 3GPP 等国际框架下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即便失去德国市场,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全球其他地区的合作空间,依然能支撑技术持续迭代。   之前欧洲搞 “欧洲云” 计划,想脱离美国云服务商,结果搞出来的产品兼容性差、用户体验不佳,最后没多少人买账。现在 6G 搞 “局部自嗨”,很可能重蹈覆辙,面临技术标准割裂、设备不兼容、市场碎片化的问题。   默茨自己也承认,中国是德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完全脱钩不现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把技术问题政治化,人为设置合作壁垒,最终可能是双输的结果。   德国想追求数字主权没问题,但脱离全球领先的技术和市场,仅凭欧洲内部的力量,能否在 2030 年实现 6G 商用的目标,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这场技术与政治的博弈里,没有绝对的赢家。德国的禁令到底是坚守主权的明智之举,还是拖累自身发展的短视行为?欧洲的 6G 自主之路能走通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MCN双量进阶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