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聂爱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7月05日 第 11 版)

  史小龙在上海期间留影。

  作者供图

  史蒂芬·卡奇亚有个特别的中文名——“史小龙”。据他介绍,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举办,他赴上海工作时,起了这个中文名。“‘史’代表我对中国悠久历史的浓厚兴趣,‘小龙’是因为我出生于1976年,按中国生肖来排,我属龙。”史小龙说。

  推介中华文化之美

  说到史小龙和中国的缘分,得回到他在10岁时看的一部中国电影。看完电影,他对中国充满向往,也在心中种下了一颗希望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种子。

  2008年,史小龙正在以“水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西班牙世界博览会工作,得知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办,他决定赴上海。为了做好准备,他从西班牙回到马耳他后,便开始学习中文。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他如愿到上海世博会马耳他国家馆工作。这次上海之行,让他更加坚定了探索中国文化的决心。

  2015年至2017年,史小龙赴澳大利亚攻读研究中国文学的硕士学位。同时,在2015年和2017年,他还前往北京师范大学学习。“中国的历史、哲学、艺术都吸引着我去探索。”他说,“这种文化浸润让我更加坚定搭建桥梁,让马耳他人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之美的想法。”

  经过多年的中文学习,如今史小龙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还开始深入研究中国文化。

  如今,史小龙是马耳他大学的一名教师。除了教授中文,他还开设中国历史等课程。“在课堂上,我注重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比如,在讲授中国古代史时,我会结合重要历史事件,形象描述当时的社会环境、人物形象,力求让学生回到当时的历史场景。即使在语言教学中,我也会穿插介绍一些中国历史和文化知识,让学生们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介绍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时,我会分享一些鲜活的案例,让学生对中国有更直观的感受。”史小龙说,“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对中国文化有了探究的想法,而且他们的热情也让我有动力去更好地开展教学。我也会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

  翻译中国文学作品

  去年7月,马耳他语版中国文学作品《野芒坡》发布会在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举行。这本书的译者是史小龙。他表示,希望能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桥梁,进一步加深马耳他读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促进两国文化交流。

  《野芒坡》由中国作家殷健灵创作。据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野芒坡》是首部翻译成马耳他语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促进了两国青少年文化交流。

  “未来,我计划翻译殷健灵的小说《帆》,让马耳他读者接触更多的中国文学作品。”史小龙说,“文学作品是很好的载体,可以促进文化交流。我希望能将更多的中国书籍翻译成马耳他语,让马耳他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国。”

  从看中国电影到学中文,从开展中文教学到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史小龙和中国的缘分仍在继续。展望未来,他希望将自己所学传递给希望了解中国的马耳他朋友,为中马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系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