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自成最后失败了,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的大顺军是乌合之众了吗?要这么说的话,那被李自成灭掉的大明王朝,岂不更加是乌合之众了吗? 李自成的失败,纵然是他指挥失当所致,但是这不能表明他是乌合之众。大顺军在当时的战斗力,其实还是很强的,要不明朝也亡不了。 如果能理解这一点,那么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在山海关打不过李自成,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李自成号称百万雄师,可是带去山海关的只有10万人马,而这10万人马,恰好就是李自成的精锐部队。
一、李自成是带着核心人马攻占京城的。 李自成走到哪儿,就在哪儿打出了旗号,闯王来了不纳粮,至少三年之内是不需要老百姓交粮的。什么样的征兵手段,都没有李自成这一招来得厉害。 李自成此前被洪承畴他们击败,只带着10几个人逃入了深山之中。再出来以后,研究出了这么一个口号,立刻聚集了大量兵马,号称百万之众。 那么这些兵马都具有战斗力吗?当然不是。其中大部分,是为了混口饭吃才跟着李自成的农民,让他们拿锄头种地没问题,可让他们上战场打仗,那可就不咋地了。 好在李自成知道核心力量的重要性,这就好比是带人去打架,带多点人去是为了撑场子,只有核心成员才会直接参与打架,所以奉劝大家不要被那些名场面给蒙骗了。 李自成培养了一帮核心武将,此后又训练出一支核心的军队。这支军队的人马,大概在10万人上下,这就是李自成的家底。 李自成利用这支军队,击败了孙传庭,攻占了潼关。继而一路北上,攻占山西,打下了京城。所以说李自成的这支军队是相当有战斗力的。 在吴三桂反叛李自成以后,李自成带着10万大军前往山海关,本来也是很有自信心的。战斗的结果我们也知道,吴三桂的5万关宁铁骑,压根就不是李自成10万大军的对手。 因此吴三桂才会选择向大清的多尔衮投降,让多尔衮派兵救援。多尔衮手里的八旗兵战斗力也很强悍,他看关宁铁骑和大顺军消耗得差不多了,果断出击,重创李自成的核心队伍。从这儿开始,其实李自成已经失去了和多尔衮争夺天下的实力。
二、李自成节节败退,也证明了这一点。 说好的百万大军呢?咋10万人被击败,李自成就一蹶不振了呢?原来李自成的人马,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第一部分是李自成自己和核心将领,亲自调教出来的人马。这些人马是最具有战斗力的,也是李自成的核心竞争力,人数有10万就很不错了。第二部分是李自成招降的那些明朝军队。这些人马的战斗素质一般,而且属于墙头草,谁实力大就跟着谁混,关键时刻靠不住。第三部分是李自成沿途招揽的那帮农民。这些人没打过仗,也没有什么实战经验。所以只是帮李自成撑场面的,这部分人的数量最多,也是百万大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李自成在山海关一片石大战过后,先被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消耗了一部分核心力量,后又被多尔衮的八旗兵重创了一部分核心力量。能够剩下的核心力量是真的不多了。 能打仗的核心力量基本都被消灭了,你觉得李自成还能翻的起什么浪花吗?当然了李自成是有训练士兵的经验的,给他足够的时间,他依旧可以带出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力量。 可问题是,多尔衮也看出了这一点, 所以多尔衮并没有给李自成任何东山再起的时间。李自成逃回京城以后,多尔衮的军队也追了上来。 李自成撤离京城以后,多尔衮让阿济格带着人马紧追不舍。以至于李自成连山西的布防都没有做好,一路小跑回到了西安。 这个时候多尔衮一口气把整个山西都给吞了,为啥?因为李自成留守山西的,基本全都是投降自己的明朝旧部,这帮人没有气节可言,山西眨眼就成了多尔衮的地盘。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一点,李自成的核心力量所剩无几了,都留下来守山西,似乎有些舍不得,可是留一部分守山西,又无济于事。
三、多尔衮不会给李自成任何喘息的机会。 快准狠,是做任何事情想要成功的关键所在,多尔衮很显然是具备这一素质的。当年洪承畴击败李自成以后,并没有对李自成赶尽杀绝。 因此李自成在休养生息以后,再次出山,结果灭了大明王朝。所以说多尔衮可不想重蹈覆辙,他决定要快速准确地狠狠地灭掉李自成,让他永远翻不了身。 李自成退守西安以后,等于宣布放弃了山西,他也只想要守住陕西就够了。可多尔衮没打算给他这个机会。 多尔衮一边让阿济格继续猛攻陕西,一边又把本来计划南下的多铎给调了回来,攻打潼关。双管齐下,势必要把李自成一举歼灭。 李自成既要防备陕北的阿济格,又要防备潼关的多铎,哪里还有工夫训练一支新的人马呢?所以说李自成根本就没来得及东山再起,就被多尔衮击垮了。 在潼关失守以后,李自成选择将大军一分为二,一部分由自己带领直接南下到荆襄,一部分则由李过等人带领从陕北绕道汉中再前往荆襄。 多尔衮依旧没有放过李自成,他的大军又杀来了荆襄,李自成只好继续一路逃窜,最后走投无路,他也不知道去哪儿了,在九宫山被当地武装给宰了。
四、昔日的辉煌不该被抹杀。 别看李自成后来那么惨,李自成当初的实力那是不可小觑的。至少他打的胜仗,的确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不去研究他的战争史,的确是一件憾事。 1、攻占洛阳。李自成躲入深山以后,趁着明军围剿四川张献忠的时候,他偷偷地收留了大量饥民。规模再次壮大以后,他们便开始攻城拔寨,开仓放粮。 并且打出旗号,均田免赋,这下子大军立刻人数倍增。有了基础以后,李自成在崇祯十四年,向洛阳发起进攻。 使高一功、冯雄守襄阳,任继光守荆州,蔺养成、牛万才守夷陵,王文曜守澧州,白旺守安陆,萧云林守荆门,谢应龙守汉川,周凤梧守万禹州。于是河南、湖广、江北诸贼莫不听命。---《明史》 李自成在前一年冬天,已经制定好了攻占洛阳的计划,他先连续攻克了永宁、宜阳等地。福王朱常洵也不是吃素的,他立刻召见了总兵王绍禹,给了不少好处他,让他死守洛阳。 此外他又私底下花重金招募了大量敢死队保卫洛阳,对付李自成。李自成的人马在攻打洛阳的时候,这些敢死队成员偷偷潜入李自成的大营之中捣乱,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可惜最终总兵王绍禹选择投降李自成,洛阳城还是落在了李自成手里。至于福王朱常洵,被做成了福禄寿汤。 2、潼关之战击败孙传庭。李自成抄了福王府,夺取了大量钱粮,这就有了造反的资本了。都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我看福王跌倒,李自成也能吃饱。 围攻开封多次,最终在黄河决堤时攻占了开封。李自成先后杀掉了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同年击败了陕西巡抚孙传庭。 冬十月,自成陷潼关,传庭死,遂连破华阴、渭南、华、商、临潼。进攻西安,守将王根子开东门纳贼。自成执秦王存枢以为权将军,永寿王谊曈为制将军。巡抚冯师孔以下死者十余人,布政使陆之祺等俱降。自成大掠三日,下令禁止。改西安曰长安,称西京。---《明史》 这个时候的李自成越战越勇,逐渐有了自立为王的想法。他将襄阳改名为襄京,打算把这里当成根据地,自己则称之为新顺王。 孙传庭带着10万大军前来围剿李自成,李自成压根不害怕,主动带兵北上,双方在郏县对峙良久。 这个时候天降大雨,明军运粮不畅。李自成发现了战机,他鼓励老百姓们坚壁清野,不给明军一粒粮食。 此外派遣大将刘宗敏带着一万多骑兵出汝州,切断了明军运粮的通道。这么一来就把孙传庭的大军给困死了。 孙传庭知道粮草的重要性,所以立刻带兵回援粮道,结果李自成抓住时机,一路追击400多里路,彻底击垮了明军。攻破潼关之际,顺带着斩杀了孙传庭。 这一战李自成大军斩杀4万多明军,将孙传庭的10万大军打得溃不成军。你说这一战打得漂亮不?
3、围剿京城的系列战役。李自成在北上之前,打造好了3000多艘战船,随后北渡黄河,势如破竹,攻下了汾州、阳城、怀庆等地。 围剿太原时,击垮了牛勇,王永魁等人率领的5000多军队,休整过后,攻占忻州。在代州和周遇吉大战了10多天,于宁武关击溃周遇吉。 由于宁武关之战过于惨烈,李自成大军死伤7万多人,于是李自成下令屠城。不久之后,大同总兵姜瓖、宣府总兵王承胤选择投降。 这么一来京城就近在眼前了,李自成再接再厉,攻克居庸关,直奔昌平。一直打到了京城,这一路上除了宁武关一战损失较大外,李自成的军队几乎是战无不胜。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去说李自成所带领的是乌合之众。
总结:成王败寇,似乎是自古使然。
李自成前期表现过分出色,甚至连明朝南方那帮官员,一个个也都开始蠢蠢欲动,打算投降李自成。要不是后来刘宗敏压榨京城的官员,李自成还真的能提前一统天下。
不过很可惜,后来李自成在山海关打光了自己的精锐,又没有时间重振旗鼓,只得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那么李自成就一事无成了吗?我认为李自成是一位枭雄,只可惜那个时代枭雄太多,成王败寇,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了。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