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国际评论,木叔来分析中国对稀土贸易的态度日渐严肃。

金融时报8月15日的一篇报道,估计让不少需要进口中国稀土的外国企业很紧张。

该媒体引述相关人士的话说,中方已经警告国际稀土买家,如果他们囤积稀土及其附属产品,未来将面临对他们的惩罚措施,比如限制他们申请购买。

中国警告西方公司别囤稀土传递啥信号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一些商家囤积居奇,中方还有所准备,在某些时候会刻意限制稀土出口量,避免出现类似情况。

媒体认为,此举说明中国决心在全球稀土行业保持最大杠杆。

针对此事,木叔认为,我们首先要关注中国官方的态度,目前暂时没有公开表态。

不过市场和企业如果对此证实的话,这说明中国第一次警告外国不要囤积稀土。

这是一个挺重要的事件,对外传递两个严峻信号。

第一个信号:中国把稀土当作重要的战略物资与国际博弈的杠杆的决心是很坚定的。

稀土当然是一种矿产并被开发成了商品,但就如同芯片类似,它承载了一些非商品的属性。比如全球高质量芯片的设计、研发以及出售,只是被几个经济体甚至几个公司所垄断,已经成了制约中国或者影响全球安全的一种战略商品甚至武器。

稀土在某种意义上也如此。如果美国和西方不在芯片上构筑隔离墙,稀土供应也不会出现最近在贸易战中常出现的出口限制等问题。

因此在中方看来,稀土及其附属产品的贸易,不仅仅具有商品流通属性,还具有战略博弈的特点,它会随着国际关系的起承转合而一张一弛。

目前,自身利益可能在贸易战中受损的背景下,我们维护稀土主导权的决心只会更坚定。

第二个信号:短期内,西方不可能有中国稀土的替代品,因此老老实实进口才是上策。

中国第一次针对外国企业使用稀土杠杆还是在十来年前,针对日本。但国际社会,包括美国对此并没有特别警惕,更没有因此建立完整的稀土产业链。

因此直到如今,中国依然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尽管现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已经觉醒,利用各种方式在今后加大开采和提炼的力度,不过可预见的短期内,全球依然要进口中国稀土和附属产品。这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所以,中国对西方公司囤积稀土的警告等于告诉他们,还是老老实实进口中国稀土吧,短期内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