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八月,伊拉克的军队开进了科威特。十万大军,很快就到了沙特边境。沙特心里很紧张,他们的军队力量跟伊拉克比起来,差距很大。要是打起来,后果会很严重。
那个时候,沙特手里有一样东西,让他们有了底气。他们把这个东西拿出来,告诉靠近的伊拉克人,不要再往前走了。
中东这地方,一直都不是很太平。石油很多,但烦恼也很多。七十年代,伊朗那里先是起了变化,接着就跟伊拉克打了起来。周围其他地方也变得很不稳定。
沙特正好夹在中间。东边挨着伊朗,北边是伊拉克,西边还有别的一些国家。他们知道,光靠一般的武器,保护不了自己。
所以沙特想找一个大家伙,能让周围的人都安静下来。他们最开始想的是找美国,希望美国能卖给他们一种很有威力的东西。
可美国没有同意。美国说怕这个东西会影响到一些地方的安全。沙特没办法,只好继续找别的办法。
那时候的中国,虽然经济还在发展,但在制造一些特别的武器方面,已经有点名气了。有一种叫做东风-3的导弹,射程很远,威力也大。
沙特看到这个东西,觉得很合适。这个导弹能打到很远的地方,价格也比较好。他们就动了心思,想和中国谈谈。
那是八十年代中期,沙特国王派了一个很重要的人,偷偷去了中国。他去探探路,看中国是不是愿意把导弹卖给他们。
谈判的过程很小心。沙特的指挥官后来也亲自去了中国,把这笔买卖最后定了下来。他们甚至在外面,找了一个很普通的地方,用电话秘密地联系。
双方谈妥了。沙特花了几十亿美元买了三十五枚东风-3导弹,中国还多送了一枚,一共是三十六枚。这笔交易在当时,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买了导弹还不够。沙特知道,这东西不是买回来放在那里看的,而是要会用。可他们自己,没有人知道怎么用这么厉害的东西。
沙特就又加了一个要求。他们说,除了卖导弹,还得帮他们学会怎么用。又花了一大笔钱,请中国派人过去提供帮助。
这笔钱的数量非常庞大。中国派出了很多专家和技术人员,他们长时间住在沙特,手把手地教沙特的士兵怎么操作。
他们要教的包括怎么把导弹发射出去,怎么进行维修。沙特的军队在这方面是零基础,他们需要从头开始学。
除了教怎么用,中国还帮助沙特修建专门的导弹基地。这些基地要能存放导弹,还要能随时发射。这都需要很大的工程支撑。那些基地里面有发射的地方,有专门存放的地方,还有其他配套设施。
中国还承诺提供长时间的技术支持。因为导弹不是用一次就行,它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这笔钱里,也包括了这些很多年的后续保障费用。
中国也提了一个条件。为了不让这些导弹被乱用,中国说,只有在沙特真正遇到大问题的时候,才能使用这些导弹。
这笔钱值不值,沙特觉得很值。因为有了这些导弹,他们的底气一下子就变了。
导弹运到了沙特,基地也建好了。然后,就到了真正能派上用场的时候。一九九零年,这批导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伊拉克的军队开到了沙特边境,威胁很大。沙特的军方立刻动了起来,把导弹从基地运到了发射阵地,都准备好了。
他们还在电视上把导弹的画面放了出来,就是告诉伊拉克人,不要乱来。
伊拉克那里看到了,也傻眼了。东风-3导弹射程远,威力大。虽然沙特和中国说这个导弹只装普通的炸弹头,但谁也说不准真实情况。
伊拉克的指挥官想了想,觉得风险太大了。十万大军听起来很吓人,但如果沙特真的不管不顾地发射几枚导弹过来,伊拉克也承受不住。
所以伊拉克的军队在边境徘徊了一下,最终没有再往前走一步。沙特就靠着这几十枚导弹,把十万敌人震慑住了,保住了自己的地方。
这件事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当时。它让中国的能力被世界看见了。中国的武器在市场上得到了认可。从那以后,其他的一些国家也开始找中国买东西。
这次交易也让中国和沙特的关系变得好起来。交易发生的那些年,中国的钱还不太多,这笔钱对当时来说很重要。两国关系也因此慢慢地变得更加紧密。
沙特以前主要依靠美国。但这次美国不卖导弹,让沙特明白了不能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一个地方。他们开始和别的国家接触,让自己的防御更加独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