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公开表达了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不满,并声称正在考虑缩短俄乌和谈“50天期限”。但另一方面,特朗普又表示,他希望延长与俄罗斯之间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在调解俄乌冲突难以取得进展的情况下,特朗普为什么试图与俄罗斯开启“新话题”?这反映出特朗普在对俄关系问题上怎样的心态呢?
特朗普称考虑缩短
对俄“最后通牒”的期限
当地时间7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苏格兰与英国首相斯塔默共同出席活动时对在场记者表示,他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十分失望”,将考虑缩短此前对俄罗斯设置的50天内达成俄乌和平协议的期限。

特朗普说,“我打算从今天起设定一个新的最后期限,大约是10到12天。没有理由再等下去了……我们根本看不到任何进展。”两周前的7月14日,特朗普曾在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时表示,如果俄罗斯没有在50天内同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及次级关税,同时美国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包括“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在内的军事援助。
鲁比奥称特朗普对俄罗斯
正在“失去耐心”
当地时间7月26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表示,总统特朗普对于等待俄罗斯采取行动结束俄乌冲突的耐心正逐渐消退。鲁比奥说:“尽管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和通话,但始终未能取得实质进展,我想这让特朗普总统越来越感到挫败。现在到了必须采取行动的时刻。”当时有英国媒体分析称,特朗普最近几周的言论反映出,他对俄罗斯“近乎和解”的姿态正在持续转变。

对此,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对《长江新闻号》记者表示,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态度的确是在发生变化。初期实施的以施压乌克兰和欧洲来结束这场冲突的效果,事实证明不佳。乌克兰通过矿产协议,欧洲通过承诺提升军费和购买美国更多的军备,形成了与美国之间更紧密的经济利益融合。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利益越来越站位于乌克兰和欧洲一方。所以,当前特朗普试图以施压俄罗斯来达成结束俄乌冲突的这样一个目标。
梅德韦杰夫:
美“最后通牒”增加了战争威胁
针对特朗普的最新涉俄言论,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当天就在社交媒体做出了回应。梅德韦杰夫发布文章称,特朗普在和俄罗斯玩“最后通牒”的游戏,不管是50天还是10天,每一次新的“最后通牒”都是向战争又进一步的威胁。

李海东分析指出,俄方对美方反复以话语示好,但行动中又不断削弱破坏俄周边及国内安全发展环境,对此教训有着痛彻的体会。其次,俄方对俄美关系结构性矛盾难以克服有着清醒的认识,很清楚美国国内国会以及所谓建制派精英在这场冲突中挺乌反俄的立场,对这股力量对美现政府相关政策的强大影响力有着现实的理解。总体来看,俄方的反应实际上越来越成熟。
特朗普称希望维持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外界注意到,在调解俄乌冲突受挫后,特朗普似乎希望找到与俄罗斯进行对话的新议题。当地时间7月25日,特朗普在离开白宫前往苏格兰时对记者说,他希望维持《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中设定的美国与俄罗斯战略核武器部署上限,“一旦取消核武限制,麻烦就大了”。这是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以来,首次表示希望维持《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继续对美俄战略核武器部署实施限制。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是美俄间唯一军控条约
2011年起生效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旨在限制俄美两国部署的战略核弹头和运载工具数量。根据条约,两国应当在条约生效后的7年内,将各自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降至700枚以下,核弹头数量降至1550枚,并将已经部署和未部署的核弹头发射装置降至800个。2019年《中导条约》失效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成为俄美之间唯一的军控条约。该条约的有效期原本为10年,后经协商延长至2026年2月5日。2023年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关于俄罗斯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法律。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普京曾于今年2月表示,俄美两国应当解决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相关问题。
李海东分析认为,特朗普的对俄政策由交易思维主导,同时展示了美现政府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大国决定一切”的基本态度。当前,美俄关系再次进入下行轨道,特朗普试图通过军控领域谈判,表明美俄关系的恶化不能发展到直接军事冲突程度这一底线。
更多精彩解读
敬请关注每天23:00
湖北卫视《长江新闻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