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前不久,美国自己的法院,直接给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判了个死刑。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7比4的投票结果,裁定特朗普实施的大部分关税政策,没法律依据,总统说了不算,得国会点头才行。这一下,全球媒体都在盯着:谁能想到,这场闹了六年的贸易战,居然被美司法体系按下了暂停键。
巡回上诉法院这回裁决讲得明明白白:IEEPA本来就没给总统对全球随便加税的权力,这本就是国会的“专利”。特朗普把“紧急经济权力”这块牌子用得太大,想把全球贸易当成自己谈判桌上的筹码,结果碰上法律这道铁闸,立马被拦下。美国的单边主义贸易政策,碰上司法体系,算是“歇菜”了。
但这事儿远没完,特朗普团队那脾气,怎么可能服软?他们第一时间“开炮”,骂法院“高度政治化”,说这裁决“荒谬透顶”,还叫嚣要上诉到最高法院。美国财政部长、商务部长都出来撑门面,说“失去关税,美国就完了”。理由也很套路:关税是保护美国工人和国家安全的最后防线,不能让步。听着唬人,其实谁都明白,这就是一场“甩锅大戏”。关税带来的通胀、成本飙升、企业被挤压,都不能全怪别人,美国自己政策有多大问题,明眼人一看就懂。
特朗普的这套保护主义,表面上是“美国优先”,实则让本国企业苦不堪言。媒体和经济学家都在问:这些关税到底保护了谁?小企业被高关税折腾得快活不下去了,成本转嫁、利润缩水,日子太难了。加州州长甚至公开批评特朗普“既非法又坑经济”,共和党内部也有人开始动摇,担心这套政策会拖垮自己的中期选举。保护主义看上去威风八面,结果是“里外不是人”。
这回法院的判决,最直接受益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印这些过去被美国招呼得最狠的新兴经济体。印度媒体第一时间“开香槟”,标题写得直接——“印度迎来大喜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印度出口美国的商品被加了50%高税,企业苦不堪言。现在美国法院一裁决,印度企业家和官员总算松了口气,社交媒体都在刷“这都能半场庆祝了”。用印度自己的话说,就是“等了六年,终于盼到翻身的那一天”。
美国法院的这一刀,不只是给印度解了围,对中国来说更是“意外之喜”。中国这些年承受的美方关税压力最大,特朗普动辄要加到200%,试图用贸易战压服中国。但中国没被打垮,反而逆势而上,出口、制造业、科技创新都没被压下去。法院判决一出,等于给中国的出口和产业链恢复争取了喘息空间。更重要的是,这场法律风暴打乱了美国单边主义的节奏,让全球多边贸易体系有了“回光返照”的可能。
当然,特朗普团队还在做最后挣扎。他们已经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希望推翻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财政部长贝森特承认,如果最高法院维持原判,美国财政部就得退还约半数已经征收的关税,这对财政来说是个“大窟窿”。但他还嘴硬,说还有别的办法能搞关税,比如用“232条款”调查钢铁、铝产品安全,或者301调查,甚至122特别关税。只是这些“花样”能不能再像IEEPA那样大规模用,已经成了问号。美国司法体系这一步,等于给总统的权力“画了红线”,单边主义的路子越来越窄。
值得一说的是,这场风波也正好撞上了美印关系的低谷。特朗普早就因为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不满意,秋天的访印计划一气之下就搁置了。莫迪也没惯着,干脆取消了赴美行程。两国关系的冷淡,正值联合国大会召开,莫迪干脆不去纽约,派外交部长顶包,双方高层会晤泡了汤。印媒都在分析,美印关系短期内很难破冰,除非美印贸易谈判有突破,否则莫迪和特朗普见面的概率微乎其微。
特朗普嘴上还在说“我和莫迪是朋友”,但心里对印度买俄石油很失望,所以才下狠手加了25%的惩罚性关税,把印度出口美国的关税拉到50%。印度外交部拒绝正面回应特朗普,但也表示依然专注于“相互尊重和共同利益”。这态度,既有分寸,也有底气。印度不是“韭菜”,更不是美国的“提款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