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俞敏洪从北大辞职出来,没钱租房,就对房东说:“我把你的孩子辅导到全班前10名,你能不能免了我的房租?房东高兴地说:“好!”
1991年,俞敏洪跟北京大学说了拜拜,挥挥手告别了那个站了许久的三尺讲台。这一走,可把他走得那叫一个“身无一两银,吃饭都成愁”。为了找个落脚地,他盯上了一间出租屋,跟房东大哥商量:“你看,我帮你家小崽子辅导功课,让他跃进全班前十,咱房租这事儿,就一笔勾销咋样?”房东大哥一听,乐呵着说:“成交!”于是,俞敏洪就这么住进了那间略显沧桑的小窝,开启了他人生的“至暗又至亮”时刻。
俞敏洪这人,出身平凡,家里穷得响叮当,但他打小就憋着股劲儿,要靠读书翻身。高考考了三次,前两次都铩羽而归,第三次才终于敲开了北大的大门。毕了业,留在北大教书,表面上看挺风光,但他心里头那团火,可一直想烧得更旺。1988年,他开始琢磨着出国,白天在学校教书,晚上还偷偷开补习班赚点儿外快。结果北大不乐意了,给了他个小鞋穿。这一脚踹下来,俞敏洪算是明白了:体制里头,不是唯一的阳关大道。
辞职后,俞敏洪穷得叮当响,连租房子的钱都没有。于是他跟房东玩了一手“知识换房租”的戏码。房东大哥爽快答应,俞敏洪就这么白天出门找饭碗,晚上回家当家教。他没抱怨一句,全身心扑在孩子的学习上。嘿,你猜怎么着?几个月下来,房东家的小崽子成绩嗖嗖往上涨,直接冲进了全班前五。房东大哥那叫一个感动,对俞敏洪那是更加刮目相看。在那个憋屈得能数清墙皮裂缝,下雨还得拿盆接的小破屋里,俞敏洪琢磨起了教育的那些大事儿。他左看右看,发现咱们国家的教育,特别是英语培训这块儿,简直是块大蛋糕等人切呢!于是乎,他心一横,牙一咬,决定下海创业。靠着肚子里那点真才实学和这些年摸爬滚打的经验,他愣是把一帮子牛人老师聚到了一起,整出了一套别具一格的教学路子。就这么着,他的培训班从小破屋起家,一路狂奔,最后成了全国响当当的教育大牌——新东方。
俞敏洪这家伙,简直就是从土坑蹦跶到云端的励志大片男主角。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只要咱不死心,梦想早晚能从梦里头跑出来,跟你握手言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