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皇家血脉中,朱棣的子孙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朱棣的一生共有四个儿子,其中有三个长大成人,他们分别是嫡长子朱高炽嫡次子朱高煦嫡三子朱高燧,兄弟三人均出自徐达的女儿徐皇后之腹。

在兄弟三人中,朱高燧的品行相当恶劣,他对皇位有着极大的贪欲,为了能登上宝座,不惜屡屡排挤诬陷亲大哥,甚至还差点毒杀了亲爹朱棣,他的这种禽兽行为简直天理难容,可是尽管朱高燧坏事做尽,却最终全身而退并得以善终,他的王位世袭给子孙后代,直到南明昭宗永历帝朱由榔时。这种奇迹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鲜为人知的历史呢?

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天下父母都爱偏向最小的孩子,其实朱棣也是。朱高燧作为朱棣最小的儿子,比大哥小5岁,比二哥小3岁,是朱棣最疼爱的儿子。

当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朱高燧才16岁,朱棣留他待在其母亲徐皇后身边,在后方协助,必要时接受调遣,在整个靖难之役的过程中,朱高燧没有什么显著的功绩,唯一的一次记载是在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七月。

朱棣和老二屯兵在济南城下,准备截断燕军的粮道,朱棣曾下令让老三朱高燧率军南下去迷惑朝廷军队。

“汝即令高燧将万余人南出,初营于彰义。明日移营卢沟河西,又明日营良乡,如将与我军合势者。使敌闻之,必狐疑不敢轻进。四五日后,令高燧率军复回,敌必再来觇。往返踰旬日,则我之粮舟及新军皆过直沽矣。”—《明太宗实录卷七》

相比而言,老大和老二要优秀的多。

朱棣让善抚士卒、端重沉静、深得民心的老大守卫北平;让彪悍勇猛、阴狠狡猾的老二去最前线作战。

当李景隆派几十万大军来攻击北平时,朱高炽用仅有的数万人去抵挡,他用智谋和李景隆大军周旋,为远去大宁的朱棣大军的返回赢得了时间,最终和父亲的大军一起,两面夹击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保住了北平城,这一战成为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他为朱棣的顺利称帝立下汗马功劳。

朱高燧的二哥朱高煦的表现也非常突出,他跟随父亲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令朱棣非常感动,他曾对朱高煦说:你好好干,你哥哥身体不好,“勉之!世子多疾。”,意思就是,皇位早晚是你的。靖难之役,朱高煦战功赫赫,这也是朱棣对其的肯定和赞赏,也是画大饼。

有朱高燧的大哥、二哥在,皇位怎么也不会轮到朱高燧。可是,这家伙被朱棣宠的失去了自我,在其心腹的鼓动下开始觊觎皇位了。

一、咱们先来看下朱棣是怎么宠溺这个儿子的。

“帝又怜赵王年少,特宠异之。”——《明史》

“特宠异之”短短五个字道尽了朱棣对朱高燧不同寻常的特别宠爱。

  1. 尽力给小儿子权力

朱棣就在登基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封朱高燧为赵王,朱高燧成为明朝第一代赵王(之前朱元璋宠爱的九儿子朱杞曾被封为赵王,封号尊贵,可惜刚受封就死了,年仅2岁)。

朱棣将朱高燧封为赵王代表着他对小儿子的宠爱,朱高燧被封为赵王时已经21岁了,早已成年,按常规他是必须要到封地去的 。可是朱棣不舍得让他离开自己,就命他据守北京,而且令主管政务的官吏将一切政务都先交给朱高燧过目,再进行处理。可见朱棣对他这个小儿子是多么的看重和喜爱。

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二月,朱棣在第一次北征之前,下令赵王朱高燧整理北京城池、军马,令广平侯袁容、泰宁侯陈圭辅之。而此时刚从交阯获胜归来的英国公张辅受命提督操练宣府、万全、兴和等处军马,同样需听赵王调遣,可见朱棣对朱高燧的重用和信任。

“甲子,英国公张辅等至自交阯入见。命辅提督操练宣府、万全、兴和等处军马,整治城池、屯堡、烟墩,仍听赵王调遣。”—《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一》

2、在物质上尽力满足小儿子

永乐五年十一月,朱棣命户部岁给赵王禄米一万石。(洪武后期规定亲王最多食一万石)

朱高燧在朱棣的宠溺下奢侈无度,经常干一些违法的事,在永乐七年四月,朱棣一气之下命令户部今后每年只许给赵王岁禄三百石。可是过了不久,朱棣就恢复了朱高燧的五万石的岁禄。

庚寅,命户部自今岁为始,岁给赵王高燧禄米五万石、钞五万锭(永乐八年)。

3、为朱高燧的婚事操碎了心

当年九月朱高燧却从北平来到了南京,朱棣要为他安排婚事。让都督徐章之女徐氏做了朱高燧的王妃,徐章的大舅哥何福是一代名将,也就是说朱棣让朱高燧娶了何福的外甥女,朱棣看重何福才能,宠任他超过其他诸位将领。

可是到了永乐八年八月,何福,这位在军中颇有声望的将领,竟然在行军途中“数违节度”,即多次违反了军纪和指挥官的命令。他的这种行为在京城被传的沸沸扬扬,很快就遭到了弹劾。面对弹劾,何福心知肚明,他深知朱棣的手段和性格,知道一旦此事被朱棣得知,后果将不堪设想。在惊恐和绝望之中,何福竟然选择了惊惧自杀。

朱棣得知此事后,愤怒不已。他认为何福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军纪,更是对皇权的挑衅。于是,在一怒之下,朱棣下令追削何福的封爵,以示惩罚,对于朱高燧的徐王妃,朱棣出于对朱高燧以后的考虑,则直接废掉。

徐妃被废后的当年十二月,沐氏被册立为赵王妃。她是黔国公沐晟之女,身份很尊贵,沐晟是朱元璋的义子沐英的儿子,此时的已28岁了。朱棣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沐晟的弟弟沐昕。

1423年,赵王妃沐氏薨。朱棣赐谥曰“恭惠”,这在众多去世的王妃中独此一例。

接着,朱棣又为朱高炽选了武略将军、常山中护卫镇抚翁陆之女做了朱高燧的翁妃。

4、在教育做人上,为小儿子保驾护航

朱高燧生活奢靡,无法无天,朱棣很担忧他。

就选择国子司业赵亨道及董子庄为赵王府右长史辅导他,董子庄是有名的政治家,博学多才,专业负责教育朱高燧的言语行为,从此,朱高燧的行为才稍改善。

“随事匡正。王多过,帝辄以责长史。子庄以能谏,得无过。”

朱棣不放心怕小儿子走歪路,特别注重对他的教导,后来他在给赵府长史赵季通和董子庄的敕文中,说:

“朕子赵王,年少不务学问,所行多愆礼度。今简尔等为长史,宜悉心辅导,谕以德义。”

而此时的朱高燧都已是近30岁的大叔了,还被朱棣称之为“年少”可见朱棣对他这个小儿子的宠爱。

二、朱高燧仗着父亲的宠爱,屡次诬陷排挤大哥

靖难成功之后,朱棣迟迟没有封世子朱高炽为太子,而老二和老三也没有被晋封为亲王。

朱高炽乃是朱棣的嫡长子,又是太祖朱元璋确立的继承人,在仁孝义方面都没得说,他还得到解缙、黄淮等阁臣的支持,若不是朱高炽的这些硬项在这放着,朱棣怕是早在老二或老三之间选人了吧。正是朱棣的犹豫不定让朝中的一些人窃以为:朱棣对太子的人选是不是另有他人?

从战功上来说朱高煦可以来取代世子朱高炽的地位,从朱棣对老三的宠爱程度上来看,说不定朱高燧也可以取代老大呢!特别是,在朱棣的赋权下,朱高燧获得了独断专行的权力,拥有强大的护卫军,朱高燧虽然没有大哥的仁厚,没有二哥的英武,但他有父亲的特宠。

这让朱高燧的野心也迅速膨胀起来,他不断地去试探朱棣的底线。

在争夺太子之位上,“二憨子”朱高煦是明目张胆地争夺,朱高燧则是深藏不露地夺,他想让太子和汉王鹬蚌相争,自己渔翁得利。

当朱棣下定决心,正式册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后,老二朱高煦不肯就藩,还说:“我有什么罪过,要被赶到万里之外。”

朱棣也就妥协了,让朱高煦一直留在南京,还在其请求下,于次年(1405年)改大宁前卫、济州卫、天策卫为汉府三护卫。

朱高煦就更疯狂地进行夺嫡,还常以李世民自比。朱高燧一看朱棣对老二如此放纵,自己的胆子也更肥了,他在朱高煦身后推波助澜对付大哥。他们多次挑拨是非,陷害朱高炽。侍郎陈寿、马京、许思温等太子一派的大臣皆因朱高煦的诬陷而入狱,最终死于狱中。太子的心腹僚属杨溥、黄淮等人也被诬陷入狱。

朱棣听信老二和老三的谗言,认为耿通与杨士奇等人结为太子党,命都察院和文武大臣将耿通拘押在午门,称:“必杀通无赦!”群臣也响应当斩,朱棣表示:“耿通为东宫关说,坏祖法,离间我父子,不可恕,其置之极刑。”

朱高燧为了夺得储君之位早就买通皇帝身边的“红人”——司礼监太监黄俨,授意黄俨在成祖面前不断地诬陷太子,并替他说好话。

朱高燧与朱高煦在朱棣身边经常借机不谤诬陷朱高炽,天长日久,朱棣竟被他们说动了心,“由是(汉、赵)两王合而间太子,帝颇心动。”

但是最终,陷害太子的不法之事被揭发出来。

朱高煦差点因此被贬为庶人,朱高炽心怀仁善,哭着为二弟求情,这才保住了汉王的地位。

朱高燧污蔑过太子很多次,明成祖在永乐七年(1409年)对朱高燧进行严惩,不仅褫夺他的冠服,还下令诛杀其长史顾晟。

最终也是朱高炽求朱棣原谅了他。

三、朱高燧试图毒杀父亲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五月,明成祖朱棣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竟卧床不起,数日没能上朝。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关于传位的各种流言蜚语四起。

朱高燧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开始变得活跃起来,他认为时机已到,便联络死党黄俨等准备采取行动。

黄俨在朱高燧的授意下,一边在成祖面前变本加厉地陷害太子,一边则又在朝廷内外散布谣言,说皇帝不愿传位与太子,而是有意传位给朱高燧。

与此同时,朱高燧则勾结兴州后屯卫军高以正,让他授意护卫指挥孟贤、钦天监官王射成及内侍杨庆的养子一起伪造遗诏,然后再派太监暗中毒死皇帝。

等到这些事情搞定后,黄俨等人便会公布伪诏废黜太子,册立朱高燧为帝。

《明史•卷一百一十八》记载:“谋进毒于帝,俟晏驾,诏从中下,废太子,立赵王。”

然而该计划尚未实施,便因高以正姻亲王瑜的告发而遭泄露。

朱棣得知此事后,立即下令逮捕孟贤等人,并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调查。经过一番严密的审讯和搜查,孟贤等人的罪行被揭露无遗。他们伪造的遗诏被搜了出来,成为了他们罪行的铁证。

孟贤等人被逮捕审讯,最终被砍头。

王瑜因功被升为辽海卫千户。

明成祖知道是朱高燧等人的阴谋,下令在皇城右顺门亲审逆子,决定严惩他。

明成祖问朱高燧:“你做的吗?”朱高燧十分害怕,认为这次玩大了,吓得说不出话。

太子大哥极力为他辩解:“这是下人的所为,弟弟一定不知道的。”

“上顾高燧曰:尔为之耶?”皇太子为弟弟打圆场,说“高燧必不与谋,此下所为耳。”《明太宗实录》

朱棣本想就此处死或圈禁朱高燧,朱高炽又一次发扬了自己的仁爱精神,他为三弟百般辩解,对父亲良言相劝,最终朱棣心软了。

根据以上《明史》对此事件的记载,不管是毒杀朱棣,还是伪造诏书,文中都没有明确说明是朱高燧下令要如何,或者朱高燧安排吓人如何等类似的字眼,而是在结尾处,加上了一个“立赵王”的词语,加上大哥朱高炽极力位这位弟弟辩护,这事让人感到蹊跷,所以,毒杀朱棣下伪造一事,很可能是朱高燧真的不知情。加上手段拙劣,漏洞百出的计谋,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否是朱棣自编自演的一场阻止二子夺嫡的好戏呢?

不管怎样,作为一位明智的君主,朱棣最终并没有因为朱高燧的过错而将其赶尽杀绝。相反,他选择了宽容和原谅,给了朱高燧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经此一事,朱高燧再没有任何夺位的机会了,他本人也彻底老实了。

四、朱高燧为什么能全身而退?

1、朱高燧识时务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朱棣去世。

八月,赵王朱高燧上笺劝进,请长兄朱高炽继位,多次表示自己愿意臣服,朱高炽很感动对他重重封赏。

由此可见,此时的朱高燧已经看清了局势,开始摆对自己的位置,他学会了低调,也更加圆滑了。

他一有机会就称赞大哥的仁义,私下也不再和二哥走近,更不要说做什么违法的事。

九月,朱高燧又上表请立皇后及皇太子。

这一举动令朱高炽更加高兴,他对户部尚书夏元吉表示“帝正之治莫先亲亲”,下令赵王岁禄增加二万石,通前总计三万石。

朱高炽即位后,继续实施削弱藩王的政策,朱高燧深知这一点,并采取相应的配合:

在洪熙元年四月十六日(1425年5月3日)朱高燧就藩彰德府,同时放弃常山左右二护卫。

这一举动又一次令朱高炽异常欢喜,他忍不住对朱高燧一阵猛夸。

可以说,自从投毒计划失败后,朱高燧一直都是低调做人,他本着只当一个无欲无求的王爷去行事。

朱高炽只当了不到9个月的皇帝就驾崩了,他的儿子朱瞻基继位。

此时的赵王朱高燧又步入了一段紧张的时期。

明宣宗即位后,又赐朱搞燧田园八十顷,这位侄子对朱高燧够可以的了。

宣德元年(1426年),老二朱高煦谋反被擒,至单桥,尚书陈山迎接明宣宗朱瞻基。

陈山建议朱瞻基连同朱高燧一块捆了,因为之前朱高燧和朱高煦一块谋逆过,劣迹斑斑,怕他以后也向老二那样谋反。

不过,朱高燧实在好运。

朱詹基听了陈山的建议后,虽然觉得有一定 道理,但他又想起自己的父亲和爷爷,他们一向都疼爱他这个二叔,就犹豫了。

他对陈山说:“先帝和二位叔叔甚为友爱。汉王谋反,朕不敢赦免。但赵王没有谋反迹象,朕不忍心辜先帝。”

就这样,朱高燧侥幸脱险。

可是还没等他松口气,就被朱高煦一口咬定,曾经派人到彰德与朱高燧商议谋反之事。这是明摆着要拖朱高燧下水。

户部主事李仪等人又一次主张惩治朱高燧,宣宗考虑过后,让人将朱高熙的供词和大臣们的奏章送到彰德给朱高燧看。

朱高燧惊出一身冷汗,急忙上书认罪伏法,情愿削减势力,老死封地,永不反叛。宣宗没有捉拿他。

九月,法司审讯汉王同案犯之时,朱高燧又被人指证和老二是同谋,他又一次陷入危险的边缘。

这旧账不知何时能翻篇!对朱高燧来说,如果朱瞻基较起真来,自己和全家人都将小命不保。要知道,不久前,二哥朱高煦在违逆形势的情况下对朱瞻基发动叛乱,最终被杀,连累全家被灭,9个儿子都被杀完。

“汉,高煦,成祖嫡二子……宣德元年八月反,削爵锢西内,焚死。世子瞻坦先卒。韦妃及九子俱从死”——《明史》

每每想到二哥的结局,就会惊出一身冷汗。

朱瞻基说:

“赵王虽其亲弟,素无异心,不可问。”

十二月,户部主事李仪再请削赵王护卫,朱瞻基说:

“朕惟此叔,当厚以待之,诚以感之”

没有听从。

自此之后,赵王无论做事还是说话,一直小心谨慎,唯恐越雷池一步。

“奉藩甚恭,而重贤礼士,未尝有过”《明实录》

宣德六年八月,赵王朱高燧薨,时年50岁。朱瞻基辍视朝三日,赐谥曰简。宣德七年七月,封赵简王第二子安阳王朱瞻塙为赵王,让子孙后代世袭。

总结:

朱高燧在夺嫡中能存活下来,有多种原因。

首先,朱高燧的运气好,摊上了好父亲、好大哥、好侄子!朱高燧虽然品行恶劣,但他毕竟出身皇室,他有父亲的宠爱,哥哥的疼爱,侄子的珍爱。特别是朱棣对他的宽容和疼爱,不像历史上的刘彻对刘据;赵武帝石虎对石邃、石宣孝文帝拓跋宏对元恂等等。

朱高燧生在明朝,拥有无法动摇的贵族身份,在明朝的等级制度中,皇室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即便是犯了再大的错,也不会轻易受到惩罚。从这一点来说,尽管朱高燧的行为令人发指,但他仍然能够保全性命。

另外,朱高燧虽然多次诬陷大哥,但并未成功,在大家看来他并非主谋,都是那个老二挑唆的。老二朱高煦野心勃勃,行为过于张扬,引起了明成祖的警觉和反感,引起所有朝臣的注意,认为老二才是皇位继承的最大威胁。在皇位继承的问题上,朱高燧并没有实质性的威胁。

再者,朱高燧虽然心狠手辣,但他懂得审时度势。在明成祖在位期间,他并未敢明目张胆地挑战皇权,在洪熙时期,他彻底归向大哥,主动放权,朱高燧明白自己的处境,一直低调做人做事,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无涉政;在其侄子朱瞻基即位后,朱高燧仍旧保持低调试试警醒自己,远离有野心的二哥,最终在二哥最终的叛乱时,他没有参与而躲过了被杀的命运,终于保全了自己和全家,得以善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