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马来西亚经贸会谈正在进行,个人觉得:这次会谈,大概率会再次将“双方的关税休战期”,延期三个月或更多,中美也有可能会互相取消港口费;但更多的内容,比如美国希望的“中国大幅放宽稀土出口管制”、“购买美国的大豆”等,谈下来的概率不大。   为什么会如此,原因有三:   第一,关税牌被事实证明,对中国的损伤不大:6-9月份,中国整体出口大幅增长,平均增速接近7%。但是,高关税对美国经济伤害极大:4-5月的高关税期间,美股暴跌、长期美债两次濒临崩盘。 所以,美国在对中国加征关税,意义不大;威胁对中国再加关税,更是虚空造牌,它不可能真加,也没实力加。基于这个道理,中美马来西亚经贸会谈,将“双方关税休战期”再延长三个月,是大概率事件。   第二,既然关税牌没用了,那美国想用“威胁加征100%、155%关税,以及所谓的软件出口限制”,来换取中国大幅放宽稀土出口管制,是基本不可能的。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对应的是美国半导体出口管制,它们愿意放宽多少,我们相应才会放宽多少。   第三,美国想用关税和所谓的软件出口限制,来交换我们购买美国大豆和能源,也基本不可能。因为,购买美国大豆和能源,反制的是芬太尼20%关税;如果美国不取消20%的芬太尼关税,我们也不会购买美国大豆和能源,以及相应取消对美国大豆、能源商品的关税。   总之,中美马来西亚经贸会谈,大概率会管控冲突升级,关税再休战,为10月末APCE峰会上见面,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但在稀土、半导体、大豆、能源、软件等细节上,难以达成一致。   中美的贸易争锋是一场持久战,短时间内难以获得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