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晚上,你想给忙碌的一周按下暂停键,便买了张电影票准备轻松地观影。不料电影还没开始,一位男士快步朝你走来,语气严肃:“你是不是坐错位置了?”
你看了看票,连声道歉,换到正确的座位。但你落座不到3秒,那位男士又把头伸了过来,问:“我可以和你换个位置吗?”
你一脸疑惑,他却神情认真,近乎执拗地讲起大道理:“我专门测算过了,你现在坐的这个位置,是这个厅在音响声学交汇处,这个位置和屏幕的距离也是这个厅的最佳视野,可以得到最佳的视听效果……”
“那你刚才为什么不直接坐?”你忍不住问。
“选座买票的目的,不就是让人对号入座吗?”他回答得干脆利落。
这个人的行为还不止于此。
给你拍照时,他会摇着头,自以为幽默地说:“哎,脸大就是好对焦。”
别人夸你一句美丽,他又立马接话“她哪美了,虚伪的评价。”
你正追着剧,他看到后挑眉炫耀:“我早看完了。”并且下一秒就剧透:“男的最后死了。”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遇见这样一个人,逻辑自洽、语气笃定,又时不时抛出一些让人难以接住的话,你大概率会默默翻个白眼,然后发消息向朋友吐槽:“我遇到了个奇葩。”

在现实里活不过三集的男人,最近却成了一部热播剧的男主角——俞瑜,霍建华饰演,《他为什么依然单身》中的毒舌男,一个四十多岁的室内设计师。
这个把挑剔、龟毛和毒舌写进骨子里的中年男人,自称“不婚”,坚持按自己的逻辑生活。直到他遇见开朗、有耐心的急诊科医生顾叶嘉。两人在不断的碰撞中,逐渐靠近,也互相改变。
很快,这部剧就引起了观众的讨论。一边,有观众感慨:“法拉利老了也还是法拉利”,认为霍建华把这个角色演活了,这个有些怪癖的男人,其实是真诚、可爱的。但另一边,有观众则认为这个角色十分幼稚,拿着冒犯当个性,表示:“没人想知道为啥这种老登单身。”

在影视作品里活到2025年的毒舌男,到底有没有过时?
01
当“老派干部”霍建华撞上“毒舌男”
俞瑜的“怪”,从改名时就显露端倪。
他原名为“俞得道”,因嫌它不对称,非要改成“俞瑜”——俞王俞,左右一样才顺眼。这种“怪”贯穿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看到一个杯子没有洗干净或者是桌上有一片污渍,俞瑜总忍不住要去清理。每天晚饭后,俞瑜总会闭目聆听古典音乐,双手随着旋律在空中忘我指挥。
生活中,他明明想伸手帮别人忙,却总忍不住“刻薄”一番再行动。邻居夏小满遭遇经济困境,他塞钱时顺便补刀:“你要是真想卖啤酒,还不如去做直播。反正有滤镜,你人老珠黄了别人也看不出来。”
女主角顾叶嘉给他的朋友圈点赞,俞瑜却拿着手机来质问她:“你为什么给我朋友圈点赞?”顾叶嘉反问:“我不能给你点赞吗?”他把手机凑到顾叶嘉眼前,说“你不觉得这样看起来很不整齐吗?”
原来,顾叶嘉的那个赞,打破了数量平衡,多出来的一行让似有强迫症的俞瑜浑身不舒服。

这种毒舌却没恶意的人设,放在别人身上可能早被骂得体无完肤,但放在霍建华身上,观众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宽容。
“霍建华一款极其脆弱的老法拉利。”“霍建华新剧又闯毒舌赛道。”网友纷纷觉得让霍建华来演这个角色简直是演对了。
《他为什么依然单身》播出后,更多网友讨论的并非剧情,而是出道了20多年的霍建华。
霍建华以“老干部”闻名。冷脸、安静、端正,三庭五眼的标准比例,让皱眉都显得克制。偏偏他说起刻薄台词时,又一本正经,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让观众一时分不清该生气还是该发笑。
这种反差感,也来自他本人。
从演绎偶像剧《海豚湾恋人》中的“最帅男二”,到凭借《仙剑奇侠传》中的角色“白豆腐”徐长卿跻身“天涯四美”,再到出演《花千骨》中白子画获封“国民上仙”,霍建华的职业轨迹曾一路向上。
但奇怪的是,他始终像个旁观者站在娱乐圈边缘。

别人拼命经营社交媒体,他坚持不用微博、不拍vlog、不用小红书;别人抓紧保持曝光,他可以在公众视野里消失几年,再偶尔出现一次。在一个以“曝光”为生的行业里,他活得像个按部就班的老干部。
正是这份与时代保持距离的气质,让他和剧里的俞瑜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呼应。
剧里,俞瑜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听歌,活得独立而稳定,却又透露着孤独;现实里,霍建华也在采访中坦言,自己常因为约不到朋友,只能一个人吃饭。说到动情处,他甚至一度哽咽。

《非常静距离》
更有意思的是,霍建华身上“不谙世事的直率”,也和俞瑜的毒舌一脉相承。
在一次采访中,杨幂开玩笑地问霍建华,自己是不是“甜美可人型”,要是换作他人,在公开场合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多少得明白些为人处世之道,给予赞美,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
但霍建华跳过了这个问题。
过了一会,杨幂又两次提问:“我是不是变美了?”
霍建华却回答:“美真的倒是没有。”“这个仔细想想还是比较抱歉,并没有。”
3次询问都换来否定的回答,杨幂只能无奈地笑笑。
“小嘴就跟淬了毒一样”,网友一边考古一边感慨,“霍建华演爽了吧”“完全是本色出演”“像是因为有了霍建华才有了俞瑜这个角色”。甚至,连一起搭戏的演员朱珠都笑称这个角色很适合霍建华:“因为我觉得他终于可以展示下真我、本色了。”

不过,霍建华的毒舌遇到俞瑜,那才是小巫见大巫,相比起来,俞瑜更是把毒舌发挥到了极致。
看到顾叶嘉喝奶茶,他歪着头问:“奶茶,你体重多少?”顾叶嘉翻包找东西,他在一旁也要评价一句“你的包可真乱啊”。顾叶嘉拿出补水喷雾,他还要说“你的脸是沙漠吗?”
过年吃饭时,俞瑜被全家人催婚,他皱着眉头,像机关枪一样回怼:“你自己结婚就叫别人结婚呢,结婚是传销吗?你是在发展线下吗?”

这些情节其实都改编自2006年的经典日剧《不能结婚的男人》。原作中阿部宽饰演的桑野信介,以其独特的“怪咖”魅力在豆瓣拿下9.0的高分。那个沉迷古典乐、对专业细节过分讲究的建筑师,曾经让观众觉得“怪得可爱”。
然而,当同样的设定出现在《他为什么依然单身》中,观众虽然愿意为霍建华的演技买单,但也质疑俞瑜这个角色的设定,甚至毫不留情地说“没人想知道为啥老登单身”。
过了近二十年后,同样的毒舌男设定,为何会得到如此不同的评价?
02
当年的迷人怪人,
今日成了“直男癌”?
影视剧中,从不缺毒舌男。他们说话刻薄、嘴巴不饶人,却总因某种笨拙的可爱,被观众原谅,甚至被奉为“有个性”。
谢尔顿,《生活大爆炸》里的理论物理学天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不懂人情世故,总是冷冷吐槽,让人哭笑不得。

一次,他的好友莱纳德尝试用蛮力打开一扇铁门,谢尔顿面无表情地站在身后:“能看到你用脑子,实在很荣幸。”莱纳德无奈摊手:“我们的智商加起来有360呢,我们应该能想办法进楼啊。”
话音未落,两个10岁不到的小女孩轻松推门而入。谢尔顿挑眉:“你认为她们的智商加起来有多少?”这种毒舌,既冷冽又荒诞,逻辑和幽默交织,让人忍俊不禁。
在中国影视剧中,也不乏毒舌男。
从《流星花园》中毒舌、暴躁的道明寺,到《失恋33天》中腹黑又嘴贱的王小贱,“高冷、腹黑、毒舌”曾成为一类角色的典型特征,观众也追捧这样的人物设定——只要男主角在关键时刻露出一丝温柔,观众就愿意原谅他的刻薄。
不过,说到毒舌男,最不能忽视的是《情深深雨濛濛》中堪称“人间弹幕”的杜飞。
当何书桓和陆依萍吵架后,以一副消沉的模样出现时,杜飞挥手大叫,何书桓都没有反应,杜飞只得吐槽一句:“你中邪啦?”
后来,何书桓和陆依萍分手后,转身又亲吻了陆如萍,杜飞挑眉吐槽:“你心死了,但嘴巴没死,你会强吻别人,可怕得很。”
杜飞总在关键时刻吐槽好友,但他的毒舌没有恶意和敌意,而是道出了某种真相,这也让观众觉得他是剧中“唯一的正常人”。

文学世界里,也不乏毒舌高手,他们毒得各有层次。
王尔德被称为“毒舌祖师爷”,刻薄幽默,“只有无聊的人才会把早餐吃出花样”“只有浅薄的人才了解自己”“努力不过是无事可做人的避难所”等颇有讽刺意味的语录层出不穷。
毛姆的毒舌则更冷静、尖锐,背后藏着柔情:“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理想、庸俗,然而我爱你。”

然而,俞瑜的毒舌,有时却让人皱眉。
一次,他和同事小武吵架后决定上门道歉。小武女友开门,他却先脱口而出:“你告诉他,我不需要他。小武对我没大没小的,实在是对我没礼貌。”然后才小声补充:“毕竟是我先数落他的,他被我逼急了胡乱说话,也是情有可原的。”
这样的毒舌是“硬邦邦”的,让人有些受伤。它像一层壳、一种姿态,更多是自我保护而非关怀,没有幽默,缺乏反思。
相比之下,谢尔顿和杜飞,王尔德和毛姆,他们的毒舌之所以迷人,是因为背后有智慧、幽默、情感和洞察——攻击的是荒谬,温柔的是人性。
所以,毒舌到底是可爱,还是讨厌?
或许关键在于,它是对虚伪的揭露,还是对个体的攻击。可爱的毒舌,总是笨拙、带着羞涩,既能戳破虚伪,也能自我反省。而讨厌的毒舌,只会让人远离。
如果创作者愿意呈现人物更多面,这些“别扭”就能被看到,毒舌也会变得迷人而有趣。
03
“毒舌男”为何在当代失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人:他们明明想表达关心,开口却成了批评;内心渴望陪伴,却偏偏要摆出“我不需要任何人”的姿态?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傲娇”行为很可能是一种“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的防御机制——即个体通过表现出与内心真实渴望相反的态度,来掩饰自己的脆弱、不安和渴望。
俞瑜正是这样的人。
生日那天,他其实很希望有人对他说一声“生日快乐”,但很难直接开口表达;去便利店买东西时,他把身份证拿出来,想让店员注意到自己的生日;回到家后,他盯着手机聊天框,紧张地等待祝福的消息。
当同事终于打来电话,他接起时却严肃地问:“喂,什么事啊?”质疑的语气把祝福挡在了门外,他自己也只好把手机往旁边一丢。明明渴望被关心,却只能用生硬的“喂,什么事啊”吓退别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多少都有过用冷漠掩饰在意、用尖锐隐藏柔软的时刻,也不难理解这份拧巴。可为什么,俞瑜的毒舌却让一些观众不适应?

毒舌能否被接纳,关键在于复杂性和成长弧线。
影视剧里的经典毒舌男正是因为多面性和成长,才让“毒舌”显得可爱。
比如,《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前期,他冷漠、机械,朋友难过时只会象征性递杯热饮,说句“there there”;想交新朋友时,第一反应甚至是结束一段旧友谊——因为同时维持五段友谊,对他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后期,谢尔顿也学着关心朋友。他会在朋友手术时,送上两个骨灰盒,一个给对方,一个给自己,因为他死后也想要陪在朋友身边。
不断反思自己,学会关怀他人,谢尔顿的毒舌因此带上了幽默与人性的温度。相比之下,俞瑜性格的复杂性、成长与反思在剧情中的刻画尚显不足。
除此以外,俞瑜“毒舌男”设定的失效也与时代变化有关。
过去几年,“边界感”“尊重”“情绪价值”成为广泛讨论的公共话题。观众对“冒犯”变得更敏感,对“以自我为中心的男性”更反感,对“男主角不懂人情但你要体谅他”这一逻辑的耐心大幅下降。
豆瓣上有条高赞留言写道:“如果这剧5年前播,说不定还能接受。”
俞瑜的一些行为放在几年前,也许还能被解读为有着“霸道总裁式”的魅力。比如,他想邀请顾叶嘉看烟火时,摆出一副冷淡的姿态:“如果你非要陪我去,我也不反对。”又或者,当有人夸顾叶嘉美丽时,他下意识地否定,却又让顾叶嘉笑一笑,说她的梨涡还是挺漂亮的。
但在今天,这种设计显得老套甚至有些尴尬。
早在2022年,《东八区的先生们》因“油腻自信”引发争议时,市场就已经发出了警告,女性观众不再接受“打是亲骂是爱”的古早逻辑,而是追问:为什么我们要包容一个把刻薄当个性的角色?

也许,就算是今天,“毒舌男”也并非没有生存空间。谢尔顿、杜飞们的成功证明,当毒舌服务于更高价值——比如追求正义、挑战权威时,观众依然买单。但当毒舌沦为单纯的语言暴力和无头脑的冒犯,这种设定就注定与时代脱节。
在这个强调平等与尊重的时代,真正的魅力不再来自居高临下的毒舌,而是源于相互理解的真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