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大豆到中国福建舰,特朗普对华战略已走进死胡同

文|石宏 《舰载武器》杂志执行主编



近日,中美之间出现了破冰迹象:9月21日美国众议院代表团正式来华访问,而外交部发言人在就此事回答记者问题时,提出对美方的一个要求——“希望美国能与中方相向而行”。紧接着,中国海军就公布了福建舰成功弹射三款舰载机的视频。


这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情都在指向一个现实,特朗普对华已经无计可施。我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那是因为特朗普手里已经无牌可打了,甚至他现在还有求于中国。

从美国大豆到中国福建舰,特朗普对华战略已走进死胡同


先看第一件事,美国众议院代表团六年来首次访华。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众议院代表团由跨党派议员组成,还由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前主席史密斯带队。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很明显,美国政府和国会都意识到,中美关系如果不尽快缓和,美国国内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会继续恶化。


其中,农业问题就是最直接的例子,当前正是美国大豆和玉米的收获季,但中国作为最大买家并没有下单,直接让美国农民陷入绝望。农民的压力已经通过媒体和游说团体传导到国会,逼着政客必须想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访华代表团共有4个成员,分别来自华盛顿州、宾夕法尼亚州和加利福尼亚州,而这3个州都是美国农业州,更重要的是,明年美国将举行中期选举,现在正是拉选票的绝佳机会。


因此,美国众议院代表团来华主要目的不言自明:


其一,是通过跟中国的接触缓解紧张关系,给选民一个交代;


其二、是争取农业合作,尤其是推动中国多买大豆和玉米;


其三、是关乎稀土,美国长期依赖中国供应,但在产业链竞争中又无法绕开这个关键资源。根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史密斯公开表示,这次来华访问的首要目的就是经贸合作。

从美国大豆到中国福建舰,特朗普对华战略已走进死胡同


再看第二件事,9月22日,中国海军官宣【福建舰成功弹射3款舰载机】。


大家都知道,福建舰采用电磁弹射系统,这比传统的滑跃起飞效率更高、出动架次更多。中国选择在这个时候公布视频,并且强调歼-35已经能够在航母上弹射起飞,很明显是要告诉外界:中国在高端军事技术上的进展不再落后,美军不再拥有绝对优势。


对比美国福特级航母在电磁弹射上的各种故障,中国福建舰的顺利试验更是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是军事实力的展示,也是一次战略信息的释放。


从这两件事,就能看出特朗普政府的被动。福建舰的动作告诉世界,中国军力的上升已经是现实,不管美国在亚洲搞多少军事同盟,都不可能改变这一趋势;而美国国会代表团的访华,则说明美国国内压力越来越大,农民的抗议、产业的困境,甚至影响到了明年的中期选举。


特朗普本来希望用加税来对中国施压,但中国通过多元化进口,把美国农产品排除在外,让美国农民最先承担损失。尽管特朗普已经承诺给农民补贴,可这笔钱最快也要到2026年才能兑现,根本解不了燃眉之急。


农民已经公开抱怨,甚至有人在媒体上绝望喊话:这是他们种得最好的一年,但因为卖不出去,只能销毁。而农民的愤怒也会通过选票直接反映出来,而这就是美国政客们的软肋。


与此同时,美国的困境不仅在农业,大豆出口骤减,影响的不只是农场主,还牵连到卡车运输、铁路货运、仓储物流、港口码头等整个供应链,几百万就业岗位可能受到波及,农民减少消费,也会拖累乡镇经济。可以说问题已经超出了农业范畴,变成一个系统性的国家经济问题。


正因如此,国会代表团才急着来华,因为他们明白,如果不能尽快恢复对华出口,整个中西部农业带都会受到严重冲击,而这里正是选举的关键地区

从美国大豆到中国福建舰,特朗普对华战略已走进死胡同


但问题关键在于,特朗普并没有多少选择余地。


其一、农业合作问题就是第一个坎儿。现任美国总统注定没法绕开,有着全球五分之一人口、同时有着充足购买力的中国市场。


其二、稀土问题上面临的情况也类似。美国虽然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但现实是全球没有第二个国家,有足够完善的矿藏储备、配套设施、加工厂房以及先进的提炼技术和专利,能立刻替代中国的供应规模和价格优势。哪怕是连同美国自己在内的几个欧美国家联合起来,都做不到这一点。


其三、军事上,美国近些年也在一直试图加码对华施压。但现在的美军,无论是装备领先程度,还是装备保障水平,都早已不再是上世纪90年代那种“傲视全球,唯我独尊”的水平,近30年来开始逐渐显露出“沉沦之师”的迹象:装备研发缓慢、老装备状态不佳、新装备青黄不接、高技术项目频繁受挫、多次对外战争都以“一地鸡毛”收场。


福建舰的进展则恰好相反,代表着中国已经建立起有效反制手段,家门口的西太平洋海域,不再是美军可以肆意驰骋的区域。中国,又有了一道强有力的海上战略安全屏障。


特朗普此前傲慢的对内对外政策,正在把美国的内政外交和民生经济逐步逼进死胡同。

从美国大豆到中国福建舰,特朗普对华战略已走进死胡同


尽管,未来中美关系还会继续博弈,但趋势很明显:美国已无法通过单边施压轻易攫取利益,只能寻求双边谈判寻找平衡。中国的立场已经说得很清楚,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就像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的,只有美国跟中方相向而行,一起推动中美关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目前的整体形势,已经是美国在很多方面有求于中国,这意味着中方的主动权越来越大。中方一方面通过军事上的突破,增强了战略自信;另一方面通过供应链多元化,掌握了经济博弈的筹码。美国则被迫在选举压力和产业危机中寻求妥协。一正一负之下,双方差距进一步缩减。


虽然美国目前面临着以上的被动局面,这次派国会代表团的访华,确实也释放出一定善意,但客观来说,美方这次的举动,更像是应付美国国内政治的需要,而不是真的想在战略上主动调整。


因此,未来一段时间,中美关系大概率会保持竞争与谈判并行的状态,美国需要缓解国内压力,中国则会坚持自己的底线,双方可能在一些具体领域达成协议,但大的框架或许不会轻易改变

从美国大豆到中国福建舰,特朗普对华战略已走进死胡同


总的来说,特朗普政府现在的焦虑感和无力感都在加深,关税战的后果正在全面显现,而中国的反制措施一步步奏效。美国农民的话很现实:“我们需要市场和机会,中国市场对我们的生计至关重要。”这句话点出了问题的核心,中美关系的未来,不在于谁能喊得凶、谁嗓门大,而在于谁能找到解决民众现实问题的方法。


最后用林肯的一句名言来收尾再合适不过,他曾说过,“你不能靠掐断别人的生命线,来延长自己的寿命”,这句话放在今天的中美关系也一样。零和博弈只会两败俱伤,合作共赢才是唯一的出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