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7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以文润心 “声声”不息——浸润在红色音符中的英雄之城上海》的报道。

  源自电影《风云儿女》的《义勇军进行曲》发端于这座城市,创作、录制、唱响,最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镌刻在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中,与一首脍炙人口的电影歌曲《渔光曲》结缘;《红旗颂》也诞生于这座城市,这支管弦乐序曲歌颂“风卷红旗如画”的胜利场景,更歌颂伟大的党和人民,它已成为我国重大活动使用最多的开场曲之一。

  上海,英雄之城、光荣之城,长期浸润在红色音符中。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年来,这座城市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走在时代最前沿;新中国成立75年来,这座城市讴歌时代、讴歌党和人民,以文润心,“声声”不息……

中国人最熟悉的这支歌,挺起城市脊梁

  从拍摄电影《风云儿女》的片场原址,到灌制《义勇军进行曲》的百代小楼;从首映《风云儿女》并首度唱响《义勇军进行曲》的黄浦剧场(前身为金城大戏院),到田汉、聂耳等艺术家的旧居及临时寓所,国歌在党的诞生地上海拥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足迹。

  上海市公布的红色资源名录(第一批)中,共有612处重点旧址、遗址、纪念设施等,其中与《义勇军进行曲》相关的有近10处。围绕国歌,上海整座城市的红色地标“贯通”起来,“串珠成链”形成了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红色打卡地和城市漫步线路。

  “每次讲到《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故事,市民和游客的兴趣很浓。我的志愿服务就是通过不断讲故事,让更多人深入了解我们党的红色往事。”秦来来,沪上广播电视行业知名的“老文艺”,今年已近75岁高龄,坚持奔波在宣讲和录制红色故事的第一线。

  “我见证了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进入新时代这十多年来,我更有自信了,要为大家录制短视频,介绍《义勇军进行曲》时,还会唱起国歌,特别自豪!”站在历史悠久的黄浦剧场前,秦来来向市民游客详细介绍《义勇军进行曲》唱响地的来龙去脉,他的听众中不乏青少年群体。

  红色文化在这座英雄之城“接力”传承,《义勇军进行曲》这支中国人最熟悉的这支歌,融入城市精神血脉,挺起城市脊梁。

  5月下旬以来,陆续前来上海实习的500多名港澳台侨大学生,自发参观了位于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百代小楼,了解了当年《义勇军进行曲》从银幕放映到唱片录制和传播的全过程。华侨大学生李楷文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上海,也是第一次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从一部电影里来的,让我开阔了眼界!”

  今天的上海,不仅有位于杨浦区荆州路的国歌展示馆,还有专门针对6岁至15岁青少年兴趣开发的徐汇区“家门口的博物馆”研学项目,孩子们走出校门,漫步历史文化风貌区,走访《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等红色地标,轻松按图索骥,了解建筑内外的红色故事。

  秦来来告诉记者,今年他不仅录制了关于黄浦剧场等红色地标的12集上海方言版《请来红色打卡地》专题片,还有幸成为黄浦区“红色露天博物馆”项目的“001号”馆员,走在自己出生和成长的上海老城厢街头,带着市民游客City Walk(城市漫步),劲头更足了。

  7月上旬,由上海歌剧院、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制作的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首度进京献演,在国家大剧院奏响上海这座城市最熟悉,也是每个中国人最熟悉的旋律——“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这首传奇的“渔歌”,唱出人民城市心声

  “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早晨太阳里晒鱼网,迎面吹过来大海风。”

  炎炎夏日,清澈动人的童声合唱回荡在上海市虹口区乍浦路的胜利电影院内,网上不少文艺爱好者对最新上映的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影》评头论足。特别是关于片尾部分的童声合唱,几乎一致评价“好听”“唱得响”“令人印象深刻”。

  今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纪念日,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上海美琪大戏院点映。李白烈士后人李立立、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等看完影片,眼眶都有些湿润。

  “这是来自人民的好声音,是‘人民城市之声’。”毛时安激动地赞誉:“太棒了!舞剧电影比同名舞剧更加突出了我国电影史上经典的《渔光曲》。不仅把原来舞剧中的《晨光曲》舞段提到了影片头部,还通过前后呼应放大了《渔光曲》的效果。片尾孩子们美妙的歌声可以证明一切。”

  据了解,共有12名上海小荧星合唱团的小歌手参与了《渔光曲》的录制。“从接到邀请,到正式进棚混录,只有不到两周时间,老师辅导孩子们练气口、磨音准,倾力而歌。”上海小荧星合唱团(少儿广播合唱团)团长澹台斯阳介绍。

  “仿佛是大海在诉说着一段激动人心的革命往事。”“它不仅仅是在歌唱‘鱼儿’‘天空’和‘曙光’,也是在歌唱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期望。”12岁的小歌手郑汝晨和杨子涵告诉记者。

  上海建城800多年,起初只是一个江河滩涂上的小渔村。20世纪30年代公映的国产电影《渔光曲》,直接反映了战乱年代渔民艰辛的劳作与生计。《渔光曲》不仅在中国电影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片中女主人公吟唱的《渔光曲》,也成为红色文化在上海“声声”不息的一个符号。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导演崔轶说,上海是一座光荣之城,也是一座人民之城,她见证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筚路蓝缕和风雨兼程,主创团队考虑到《渔光曲》本来就是同名舞剧中《晨光曲》舞段的伴奏音乐,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电影创作团队又进一步增强了音乐叙事的戏剧效果,在致敬党的左翼电影艺术同时,更是致敬上海这座伟大的城市。

  抚今追昔,电影《渔光曲》在上海首映于1934年6月,迄今已整整九十载。而今海纳百川的大上海,孩子们的琅琅歌声,与舞者的曼妙身姿,以及黄浦江苏州河畔的瑰丽天际线交相辉映,讴歌新时代书写的“上海传奇”。

根脉与魂脉在旋律中激荡,红色音符代代传

  1949年5月26日,青年文艺兵吕其明背着心爱的小提琴随大部队进驻上海。次日,大上海宣告解放。那一年吕其明19岁。

  新中国成立后,已脱下戎装的吕其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他长期沉浸于为电影配乐伴奏的工作中,还获得了到上海音乐学院深造的机会。他回忆,创作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之初,就得到了当时上音一批老艺术家的精心指导。

  “我脑海里,最终将‘红旗’锁定在了新中国成立时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那面历史性的五星红旗。选取了《义勇军进行曲》起头的旋律,紧扣《红旗颂》的主题。”他说。

  吕其明10岁随父参加新四军,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认为“红色基因”深刻影响了他的文艺创作之路。从电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到为“上海之春”汇演专门创作的《红旗颂》,再到管弦乐组曲《雨花祭》、弦乐合奏《龙华祭》等,在吕其明的音乐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脉,马克思主义是魂脉。

  “上海是一座光荣之城,上海音乐学院是这座城市里一片神奇的音乐土壤。”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著名歌唱家廖昌永认为,上音在历史上既孕育了《红旗颂》这样最经典的红色音乐原创案例,也有民族特色尤为浓厚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近年来上音在“第二个结合”方面,又探索了原创歌剧《贺绿汀》、音乐剧《忠诚》、歌剧《康定情歌》、交响合唱组曲《龙华魂》、交响合唱《龙华英烈颂》等。

  歌唱家廖昌永(前右)领衔演唱《过雪山草地》(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他说,这都是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红色题材创作,与“教创演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不断探索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创作出既属于民族的、又属于世界的上海作品和“上海出品”。

  首演走过近60年,一曲《红旗颂》在广场、在田间、在校园等场合奏响,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在“光荣之城”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举办之际,《红旗颂》又在上海市中心的地铁人民广场站举办“快闪”演出,带给天南地北的人们抒情而唯美的音乐礼赞。这部作品为时代与人民而创,至今已累计创作改编了8个版本,作曲家本人精益求精,演奏总谱直到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才最终定稿。

  从首次奏响的管弦乐序曲版,到新近的合唱版、钢琴版等。吕其明证实,到今年国庆前夕,《红旗颂》全部8个版本将由上海爱乐乐团集齐,发行具有纪念价值的双黑胶唱片。面向未来,让红色音符传得更广,“声”入人心,“声声”不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