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逐浪——海南自贸港建设系列观察⑥
海南日报记者 张琬茜
“咔嚓!”卓熙媛和妈妈紧紧相拥,在镜头前留下珍贵一刻。画面中,以山为幕、以绿为镜,母女俩站在镌刻“幸福照相馆”几个大字的相框前相视一笑。不久前,卓熙媛作为五指山黎苗童声合唱团的一员,赴法国巴黎唱响了美妙歌谣。
一组组定格孩子们童真的瞬间,也照见了海南乡村美育教育的文化魅力,以及村庄日渐红火的美好生活。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海南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自贸港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母女拍摄幸福亲子照,朝镜头“比心”。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升“温度”
惠民利民的触角更广
“阿公喝水。”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敬老院护理员苏秀梅双手扶着杯子,小心翼翼地递给102岁的高龄老人张梦恩,“慢慢来,不着急”。
“阿梅照顾我们很仔细!”一旁,70岁的吴财花对苏秀梅赞不绝口。在苏秀梅的悉心照护下,老人们笑容多了,敬老院人气旺了,小院一片温馨祥和。
要老有所养,还要病有所医。连续两年,海南先后把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老年人认知康复数字疗法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事项之一,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医疗服务。当一件件养老民生实事落实,老年人的幸福感更可持续。
从温暖“一老”,到服务“一小”,海南持续筑牢人民群众的幸福保障网。
过去4年,三亚市第二小学罗蓬校区变化很大。“刚来时,孩子们没有‘规范’的概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管理,都相对松散。”回想起初入学校的场景,该校执行校长孙令震不由感慨。
罗蓬小学原是三亚吉阳区一所较偏远的乡村学校。2020年4月,该校纳入三亚市第二小学直管。转变,也是从那时开始——积极推进集团内部教师交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深入实施办学理念、硬件提升等帮扶模式……一项项加快推进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的举措,激活了该校的“造血”功能,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围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海南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过去一年,全省新增教育集团51个,培育新增优质学位11万个;统筹推进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和126所寄宿制学校项目建设,新增学位4.6万个。
孩子们在操场上欢快奔跑的样子被记录。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惠民利民的触角还在向更多领域延伸,让群众关切“看得见”、民生温度“摸得着”。
稳就业,举措多多——办招聘、搞培训、建驿站,一项项温馨便捷的服务让更多人安家立业;减税免税、担保贷款、专班服务,一个个贴心优惠的政策让劳动者的人生舞台更广阔。
稳物价,成效显著——多管齐下保供应、稳菜价,压实“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稳住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确保基本蔬菜均价不反弹。
兜底线,用心用情——过去一年,基本养老金、医保补助等完成提标,安居房开工2.5万套、竣工3.3万套,进一步兜牢民生底线。
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海南将增收、就业、社会保障、保供稳价、医疗教育、住房保障等民生事项不断融入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以实际行动让百姓的幸福触手可及。
提“精度”
解忧纾困的方法更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民生服务的要求也从“有没有”过渡为“好不好”,意味着民生服务要讲求一个“精”字。
一手搀着病患,一边耐心指引,在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护士长江雪银的帮助下,年逾九旬并患有老年痴呆的封奶奶顺利完成了挂号、就诊、检查等各个就医环节。
“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日前,在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椰海总院就医时,封奶奶体验了一次医院提供的“免费陪诊陪检服务”。
目前,面向无家属陪同的高龄老人,以及残障人士、孕产妇等行动不便的患者,海口市属各公立医院内组建了专业陪诊志愿团队,开通电话预约或“一站式服务中心”求助窗口,提供全流程“一对一”就诊服务和指导,以及专业的健康宣教和用药咨询。
更加精细化的服务,让就医越来越方便;数字化匹配需求,让就业越来越高效。
“能这么快找到工作,这个小程序帮了大忙!”日前,海口市民符美焕在就业驿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海口经济圈零工之家”微信小程序投出多份简历,很快就接到多家公司的面试电话。
“这台设备扫一扫脸就能生成简历,并进行岗位范围比较匹配,非常人性化。”今年春节期间,求职者李先生通过澄迈“1号求职机”,成功与理想就业岗位对接。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借信息化时代东风,海南积极推进“互联网+就业”服务新模式,让就业信息更快速、更精准地传递到广大群众手中,帮助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为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在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省就业局)指导支持下,全省已建成运行就业驿站244家,分布在三沙市以外的所有市县,其中高校站21家,且90%的就业驿站设在基层,构建起城区步行15分钟,村镇不超过5公里的就业便民服务圈。
增“质感”
幸福生活的成色更足
年近六旬的吴青从小有一个“舞蹈梦”。前些年,她偶然得知海南文化馆开设了各种门类的公益性艺术培训班,便试着报名舞蹈形体养生班。
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顺利完成基础的舞蹈动作,再到一步步登上专业舞台表演,吴青的信心越来越足,离梦想也越来越近,“站在聚光灯下的我,感到无比自豪!”
日益丰富的艺术课程深受广大市民群众青睐。“每次发布培训班、培训讲座等报名链接,大家都会踊跃参与,名额常常一抢而空,甚至不少年轻人也加入了‘抢课’大军。”海南省群众艺术馆信息服务部主任姜影说。
近年来,全省各级文化(群艺)馆依托阵地服务、流动服务、互联网服务、沉浸式体验等多种手段,让广大群众享受公共文化资源,更高质量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大餐”轮番“上桌”,体育赛事同样精彩不断。眼下,文昌“排球迷”陈星浩最期待的,是即将开打的2024年“九九杯”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
距离上一届海南“村VA”举行已时隔一年,海南人民仍能感受到当时“火”力满满的氛围——52场精彩赛事点亮了文昌乡村的夏夜。观众们从十里八乡甚至邻近市县赶来,场场爆满,座无虚席。
像这样的热闹场景,在海南各地多有上演——“大咖”云集的演唱会、音乐节接踵而至;《只此青绿》《红楼梦》等高品质舞台剧逐一登场;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即将亮相鹿城……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有“质感”的幸福。秉承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海南为民办事的步子迈得更大更实。
今年的省两会上,经过省人大代表现场投票表决,确定了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增加婴幼儿托育托位数量等10项省级民生实事项目。这是全国首次在省级层面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标志着民生实事项目由过去“政府提”转为“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件件民生实事,一个个民生亮点,浓缩了海南自贸港发展的万千气象,共同绘就了海南人民色彩斑斓的幸福画卷。展望未来,更多民生红利将在琼州大地渐次释放,鼓舞海南人民向着更加美好幸福的明天昂首出发。
(海南日报海口6月5日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