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萧何显然排第一

刘邦都认为萧何是第一,但现代人表示不服,当事人的亲身体验还不如现代人的上帝视角吗?

首先,是萧何的无可替代性

没有韩信,刘邦还有曹参、周勃、樊哙、灌婴、郦商、靳歙.......

尽管这些人不如韩信,但刘邦并不缺少军事将领。

没有韩信,换曹参上,也许曹参不能很顺利平推魏国、赵国、齐国,但至少也不会失败,无非就是时间长短问题,况且韩信打的仗,几乎都是曹参打硬仗。

没有张良,刘邦还有陈平,无非就谋略水平高低罢了。

没有萧何,刘邦还有谁能代替?

几乎没人,萧何的位置首先是忠诚,其次是能力,乱世之中这种人太少了,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萧何与刘邦是同乡+战友+熟人,这种关系很特殊,不像刘备与诸葛亮是半路认识的,萧何与刘邦是很早就认识的,而且知根知底。

萧何

所以刘邦才放心把那么一大块土地(关中、巴蜀、汉中)交给萧何管理,要知道这可是当年秦国的基本盘,秦国就是靠这些地盘统一天下的。

这是刘邦对萧何多大的信任,哪怕是刘邦这种豁达的人都忍不住要猜忌萧何,毕竟利益之下,有可能什么关系都靠不住,但萧何却处处为刘邦着想,把自己的儿子和族人送上战场,相当于人质一样,就是为了让刘邦放心。

君臣之间做到这个份上,实属不易。

但凡萧何有一点点野心,刘邦就完蛋了,就不可能争夺天下了。

所以刘邦才认为萧何的可贵。

其次,是萧何对刘邦在前线打仗的重大意义

《史记 萧相国世家》:何以丞相留守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守治理巴蜀,安抚民众,发布政令,供给军队粮草。

刘邦攻打项羽时,萧何守卫关中,侍奉太子,治理栎阳。制定法令、规章,建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

刘邦对萧何足够信任

萧何每做一件事都事先向汉王禀报,得到汉王同意,才会去具体施行;如果来不及禀报汉王,有些事就酌情处理,等汉王回来再向他汇报。

萧何在关中管理户籍人口,征集粮草运送给前方军队。刘邦军中屡次有大批士兵逃走,萧何常常征发关中士卒,补充军队的缺额,刘邦因此专门委任萧何处理关中政事。

1、萧何让刘邦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没有后顾之犹

萧何除了要管理关中及巴蜀,还要守卫关中,当时正处于楚汉战争期间,刘邦随时有机会攻入项羽的大后方,但项羽基本上没机会攻入刘邦的大后方。

有萧何在,刘邦就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在前线作战的刘邦就没有后顾之犹,能够安心作战。

但凡有人造反,萧何第一个不答应,当韩信准备造反时,萧何第一个站出来,把韩信骗到宫中,供吕后杀掉。

2、萧何为前线打仗的刘邦提供一切人员与物资,没有后顾之犹

楚汉战争时,刘邦在正面战场与项羽对抗,多次损兵折将,萧何在后方源源不断为刘邦提供兵员补充和粮食及物资补给。

哪怕刘邦在前线全军覆没,萧何也能从后方发出足够的兵员和粮食,让刘邦满血复活,这等于给刘邦继续跟项羽拼命的资本。

刘邦的这种感受是切身体验的,是其他人给不了的安全感。

最后,是萧何对刘邦建立政权的特殊意义

萧何给刘邦带来的作用是无所替代的

刘邦建立的是政权,政权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有一个维持政权运作的官僚系统,这方面的重任同样落在了萧何的头上。

中国历史上很多起义军没能成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建立一个成熟的政权,比如绿林起义、黄巾起义等,看起来规模很大,但归要结底还是流寇组织,没有稳定的政权,军事上自然也要失败。

《史记 萧相国世家》: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萧何进入咸阳后,不抢财物,不争美女,唯独收取了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这些资料是建立政权的基础,这是一个成熟政权的丞相所担当的大事。

所以刘邦才能够详尽地了解天下的险关要塞,天下的家庭户数及人口的多少,各地的强弱以及民间的疾苦等,才能在楚汉战争中占据上风。

军事从来都是政治的延续,楚汉战争刘邦能够击败项羽,靠的是全面的政治能力,而非军事能力,从这方面来,萧何居功至伟,高于韩信和张良

张良排第二。

《史记 留侯世家》: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彭城之战,刘邦大败,到下邑后,刘邦下马倚着马鞍问道:我打算舍弃函谷关以东等一些地方作为封赏,谁能够同我一起建功立业呢?

张良

张良进言说:

九江王黥布是楚国的猛将,同项王有隔阂;彭越与齐王田荣在梁地反楚。这两个人可立即利用。汉王的将领中唯有韩信可以托付大事,独当一面。如果要舍弃这些地方,就把它们送给这三个人,那么楚国就可以打败了。

这就是张良的下邑之谋,张良建议刘邦重用三个人,分别是彭越、英布、韩信。

尤其是韩信,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后,刘邦拜为大将,但仍然没有重用韩信,甚至韩信都没有率军作战的机会。

还定三秦之战,韩信出了谋略,没有带兵作战的记载,彭城之战,韩信跟随刘邦一起到彭城,也同样只是出谋划策,没有带兵作战的记载。

京索之战,韩信才有带兵作战的记载,但京索之战韩信也不是主将,只是参与了这场战争而已。

刘邦真正让韩信独自率军作战,是在听了张良的下邑之谋才开始的。

一方面是刘邦在彭城之战失败了,如果成功了,真不需要韩信。

另一方面刘邦始终不愿意把兵权交给一个并不熟悉的人,担心韩信不忠心。

张良的话显然打消了刘邦的顾忌,从某种意义上说,张良促成了刘邦重用韩信。

张良是为刘邦谋划全局的

张良是战略级别的谋士,不仅精通军事谋略,而且精通政治谋略,几乎是全才,韩信是战术级别的军事将领,更是一个偏科生,只精通军事,其它的都不精通。

整个楚汉战争所有战略级别的规划,几乎都出自张良,张良的下邑之谋,最终促成了垓下之战,协助刘邦彻底击败了项羽。

《史记 高祖本纪》: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用张良计,於是韩信、彭越皆往。及刘贾入楚地,围寿春,汉王败固陵,乃使使者召大司马周殷举九江兵而迎武王,行屠城父,随刘贾、齐梁诸侯皆大会垓下。

鸿沟协议后,楚汉议和,刘邦也想率军西还,后采用张良和陈平的计策,攻击项羽,然后约韩信和彭越共击楚军,但韩信和彭越不来,楚军又击败汉军。

刘邦只能挖深壕沟进行防守,使用了张良的计策,于是韩信和彭越率军前来会合,在垓下会和并围攻项羽,最终打败了项羽。

垓下之战是张良策划的,韩信作为刘邦的部将,不仅不来,反而居功自傲,以此要挟刘邦封王,封王之后韩信才来,韩信在此时已经起了反作用,成为刘邦的一大威胁

韩信的军事能力虽强,但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所有军事行动都有政治目的,韩信的作用就是独当一面的军事将领,大战略是张良为刘邦提出的,小的军事战术是韩信自行规划的,韩信是在张良的战略规划中行动的。

韩信灭齐一事做得也不太厚道,郦食其已经说服齐国,接下来就是刘邦联合齐国一起攻打项羽,韩信趁此机会发兵偷袭齐国,导致郦食其被杀,而把齐国彻底推向了项羽一边。

韩信

本来项羽跟齐国是死对头,结果双方联合起来对抗刘邦,这是给刘邦在政治人制造敌人,所以韩信的政治眼光是有问题的,也就是韩信打败了龙且,要不然齐国是刘邦统一天下的大麻烦。

虽然如此,韩信在齐国整整耽误了一年多时间,如果按之前郦食其说服齐国联合出兵,楚汉战争也许能够早一年结束。

再就是韩信要挟封王的行为,已经给刘邦造成了巨大的政治风险,要是韩信自立,或者与项羽联合,整个天下局势如何发展,还真不好说,韩信已经成为刘邦统一天下的反作用力,当然不受待见。

韩信的作用比不上张良,还有一个原因,看武庙就知道了,唐玄宗初定的武庙十哲,主祭是姜子牙,副祭是张良,韩信是左列第二位,居于白起和诸葛亮之间。

张良在武庙是二把手,韩信在武庙的地位远远低于张良,这是不争的事实。

有人说韩信是王,萧何和张良是侯,王比侯当然功能高。

你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刘邦封韩信为王是被逼的,是韩信卡着特殊时期要挟的,正常情况下,刘邦不会封韩信为王,韩信是刘邦的部将,用刘邦提供的平台建立的功劳,刘邦最多封韩信为万户侯,与萧何、张良、曹参是类似的。

所以三人的功劳排序是:萧何>张良>韩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