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这是几千年以来延续的优良传统,孝的方式有很多,在古代有这么一种孝,在今天受到了质疑,父母去后守孝三年,这个传统在农村的很多地方仍可以见到,在三年守孝期,家中不能贴对联、不能结婚、不放鞭炮、不穿红、不戴绿、拒绝不良嗜好等等各种规矩要求,那你知道这个传统是如何而来的吗?又为什么必须是三年?

孔子曾经和宰予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宰予问,“守孝期三年时间太久了,能不能改成一年?”孔子反驳道,“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孔子的大意是孩子生长到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孝三年也是天经地义的要求,你难道小时候没有接受过父母三年的爱吗? 而孔子所极力推崇的守孝三年,就来源于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中庸》里就记载了,“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无论地位贵贱,无论是什么身份,守孝三年都是天下人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就连在守孝期的新任皇帝,想要结婚除非得到皇太后的允许,否则也只能乖乖等到三年期满。

为什么必须是三年,一方面孩子一般成长到三岁才能离开父母怀抱,从孩子降生到三岁期间,父母几乎要24小时待命,喂奶、哄睡、换尿布、夜奶,必须时刻绷紧了神经,三岁之前小孩要学会爬、走、说话,这段时间都需要父母耐心的守护,所以守孝三年也可以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补偿回报”。 与父母关心你十几年几十年相比,这三年又算得了什么呢?而另一方面则是来源于民间对数字三的崇拜,道家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三是吉利的是有希望的,是一切的起点,父母离去代表着子女新生活的开始,三年继续力量,调整心情,然后才可以步入人生新阶段。

即便是孝和忠发生了冲突,仍是孝大于一切,过去有忠孝两难全的说法,如果一个人侍奉天子,家中有父母去世,那么也要遵守守孝三年的规矩,“凡官吏匿丧者,俱发原籍为民”,你可以选择解除官职回家守孝,当然若是朝廷离不开的重要大臣,可以“夺情起复”。 所谓夺情起复就是在忠和孝之间选择忠,就像是当初的张居正,老父亲去世,自己的事业才刚刚达到巅峰,如果回家守孝,自己的努力就白费了,三年之后就要重新做起,于是他串通大太监冯保,鼓动皇帝来夺情这才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所以在今天,很多人质疑守孝期三年是不是文化糟粕,甚至完全推翻了它曾经的存在意义,的确在今天,守孝三年,给自己的正常生活按下暂停键明显不切实际。但在古代,守孝三年其实从未被明确写在法律中,更没有被强制实施。 古人的行为更是一种在孝道的影响下,自发形成的一种信条,是子女们通过这种形式来换取自己内心的心安理得,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做父母的感恩,正是这些现在瞧不上的古人的孝道形式,在过去几千年以来不断加深中国人骨子里的孝道,这些如今看来不合时宜的形式促成了中华文化中孝的精髓。 今天,守孝三年的确过时了,但是它又在无时不刻不提醒着我们,无论是时代如何更替,孝道永远不会过时,传承孝道不必拘泥于形式,而在于继承它的内涵精神,更在于发自内心的关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