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制裁俄罗斯,效果到底怎么样?专家说大多没起作用

2022 年俄乌冲突升级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出台了三万多项制裁,涉及金融、能源、贸易等多个领域。

这些被称为 “最严厉” 的限制措施,在俄罗斯经济专家看来效果有限。

俄罗斯石油何以“引燃”美印分歧

前总统助理、经济学家德米特里・涅克拉索夫近期接受《世界报》采访时直言,绝大多数制裁未产生明显效果,部分甚至被完全忽视。俄罗斯官方也多次强调,经济已适应制裁并实现增强。

多数制裁效果有限,俄罗斯经济展现韧性

西方国家本想通过制裁切断俄罗斯国际供应链、冻结外汇储备,削弱其经济实力,但实际情况与预期相悖。

2023 年俄罗斯 GDP 增长3.6%,超过全球平均增速;失业率降至3.2% 的历史低位,名义工资增长1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4 年俄经济增速将达3.2%,领先七国集团。

涅克拉索夫指出,约 2000 项制裁确实带来 “麻烦和额外成本”,如技术进口受限、物流成本上升,但整体影响被经济调整能力抵消

俄罗斯石油何以“引燃”美印分歧

为应对出口管制,俄罗斯 2015 年起推行进口替代战略,目前在食品工业、重型机械等领域实现关键产品本土化生产;2022 年平行进口合法化政策,让建筑材料、电子产品等通过第三方渠道持续流入,缓解了供应短缺。

西方制裁在能源领域漏洞尤为明显。尽管欧盟对俄海运原油实施禁运并设价格上限,2023 年西班牙、比利时等国仍大幅增购俄液化天然气,美国也被曝通过第三方购买价值10 亿欧元的俄罗斯原油。

这种 “边制裁边购买” 的矛盾,凸显西方内部利益分歧。

石油价格上限成摆设,“影子舰队” 活跃

在涅克拉索夫看来,石油价格上限是 “从未奏效的措施”。2022 年七国集团将俄原油价格上限定为每桶60 美元,试图压低其能源收入,但油轮船长通过伪造文件、使用 “影子舰队” 等方式规避监管,实际交易价格远超限制。

《经济学人》数据显示,欧盟 “影子舰队” 中80% 的船只公开运输俄罗斯石油;制裁名单延长三年后,仅2% 的目标船只停止运营。

俄罗斯石油何以“引燃”美印分歧

俄罗斯通过调整出口流向找到新市场,目前35%-40% 的原油出口至印度,而非此前的欧盟国家。

虽导致每年物流成本增加50-70 亿美元,但印度加工俄原油后再出口欧洲,使欧盟购买成品油时同样面临成本上升。2024 年 3 月,俄罗斯石油出口量回升至每天350 万桶,超过冲突前水平。

欧盟近期推出的第 18 轮制裁,试图将石油价格上限降至每桶47.6 美元,并制裁 105 艘 “影子舰队” 船只。

俄罗斯石油何以“引燃”美印分歧

但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早已通过建立独立运输网络、与印度等国达成长期协议,削弱了价格上限的实际效力。正如涅克拉索夫所言:“我没见过有谁真把这个当回事。”

经济转型加速,金砖国家合作成亮点

面对制裁压力,俄罗斯加速经济结构转型。普京提出,到 2030 年将制造业附加值提高40%,非资源出口增加三分之二

为此,俄罗斯加大技术主权投入,推动数字卢布、本土支付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2024 年 3 月,卢布在俄对外贸易结算中占比首次超过40%,显示国际市场对其货币信心回升。

在国际合作方面,俄罗斯与金砖国家的经贸往来成亮点。普京透露,金砖国家间超过 90% 的贸易已用本币结算

俄罗斯石油何以“引燃”美印分歧

这种 “去美元化” 实践降低了对西方金融体系的依赖,还通过国际支付渠道、数字货币研究等,构建起独立于 SWIFT 的结算网络。

例如,俄印石油贸易中,卢比和卢布使用比例持续上升,双方还在探讨建立 “金砖之桥” 本币结算平台。

不过,俄罗斯经济仍面临挑战:2024 年通胀率维持在7% 以上,部分源于制裁导致的进口商品涨价;高技术人才外流、投资不足等问题,也可能制约其长期发展。

制裁效果递减,国际格局生变

涅克拉索夫的观点揭示一个现实:当被制裁国具备强大资源禀赋和战略调整能力时,单纯经济封锁难以达预期

俄罗斯通过能源转向、技术自主、多边合作等策略,在制裁缝隙中找到生存空间。这种韧性不仅体现在 GDP 增长等宏观数据上,更反映在金融体系抗冲击能力和国际贸易灵活性中。

俄罗斯石油何以“引燃”美印分歧

当前西方制裁已进入 “边际效应递减” 阶段。欧盟第 18 轮制裁虽号称 “史上最严厉”,但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未显著减少,经济增速仍高于多数制裁发起国。

随着金砖国家影响力扩大、本币结算深化,国际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未来,制裁效果或进一步稀释,而如何在不引发全球经济动荡的前提下解决冲突,将成为西方决策者的更大挑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