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一过,体检报告上的“超重”两个字像判决书,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饿自己”,结果肉没掉多少,人先摔了——这就是今天热搜#上海73岁阿姨减肥减进ICU#的导火索:时间就在上周,地点上海瑞金医院,人物退休教师李阿姨,诱因是跟着短视频“21天断食挑战”瘦了8斤,却晕倒在家,查出急性心衰+重度肌少症。

最佳体重值出炉!55岁之后,把体重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或有望高寿

核心态度一句话:老年人减肥,减的不是体重,是命;保肌肉比减脂肪更急。

最佳体重值出炉!55岁之后,把体重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或有望高寿

李阿姨身高1米6,体重68kg,BMI 26.5,只超标一点,却被网红文案吓到“不瘦就会脑梗”。

她每天只吃两顿黄瓜+酸奶,三周后体重掉成64kg,可小腿围从36cm缩到31cm,走路开始打飘。

医生一句戳心:“你丢的3公斤里,2.2公斤是肌肉,脂肪只掉了0.8公斤,等于拆承重墙。

”最新研究给的数据更冷:肌肉量每少1公斤,老年人3年内死亡风险升16%。

国家刚下发的《老年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已经把“肌肉量检测”写进明年养老金体检套餐,社区医院也会配体成分仪,就是怕大家再盲目饿自己。

最佳体重值出炉!55岁之后,把体重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或有望高寿

更扎心的是,冬天本来就容易长脂肪。

中国老年学学会5月发布的追踪报告说,老人冬季平均长1.2kg,看似不多,可全是围着内脏长的“隐形油”,心血管事件率直接飙22%。

解决办法不是不吃,而是把餐桌顺序倒过来:先吃20g优质蛋白——1个鸡蛋+200ml牛奶+50g豆腐,再吃杂粮和蔬菜,最后吃两口米饭,血糖稳了,肌肉原料也够了。

复旦华山医院7月实验还发现,每天喝300g含双歧杆菌BB-12的发酵乳,12周体脂率降2.3%,腰围少1.9cm,比单纯饿肚子靠谱得多。

运动方面,别一提锻炼就想到暴走。

最佳体重值出炉!55岁之后,把体重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或有望高寿

李阿姨出院后,康复师给的方案是“坐姿抗阻”:坐在椅子上用弹力带拉一拉,每天3组,每组10分钟,一个月骨骼肌质量就涨回0.4kg,走路不再飘。2024年6月《国际老年医学杂志》给出结论:肌肉质量指数(MMI)每升1单位,跌倒风险降17%,比BMI更能预测寿命。

老人减肥速度红线也划好了:每月最多减0.5-1kg,超过这个数,肌肉流失速度翻倍,死亡率反升。

一句话总结:55岁以后,体重秤上的数字只是参考,裤腰和腿围才是生死指标。

保肌肉、慢减重、吃够蛋白,比任何网红挑战都管用。

——网友热评——

最佳体重值出炉!55岁之后,把体重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或有望高寿

“我妈看完短视频天天吃黄瓜,劝都劝不住,这回把ICU照片发给她,终于老实了。

“别说了,我爸每天暴走两万步,膝盖废了,现在坐轮椅,肌肉掉得更快,后悔药没地儿买。

“关键还是社区医院给力,昨天免费给测了体成分,骨骼肌量一目了然,医生一句‘再饿下去要坐轮椅’,我妈当场把晚饭米饭换成鸡蛋。

最佳体重值出炉!55岁之后,把体重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或有望高寿

“冬天长两斤肉真别慌,先把牛奶喝够,弹力带拉起来,腰围不涨就行,脂肪没大家想得那么可怕,肌肉没了才真要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