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的庐山会议,本来是中央高层聚在一起商量怎么调整经济工作。会议分成两个阶段,先是政治局扩大会议,后是八届八中全会。起初大家讨论的焦点是总结经验,纠偏纠错,比如指标定得太高、比例失调。

毛主席提出19个问题,让大家聊聊形势、任务、体制这些事儿,目的是统一认识,继续往前走。但没想到中途出了岔子,彭德怀写信给毛主席,提了些看法,结果会议转向批判彭德怀等人。

庐山会议上,开国上将杨勇评价彭老总:爱骂人,但从不骂普通战士

杨勇早年家境一般,1926年上小学时就加入儿童团,接触革命思想。1927年投身革命,1928年参加浏阳暴动,1930年进红五军随营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五军后来改编成红三军团,杨勇从基层干起,先是连副政委、政委,然后营长、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处长。

1933年他当上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团政委,已是团级干部。长征时,他调到中央机关负责警卫工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参与了不少战役,积累战功。建国后,1950年任贵州省军区司令员兼省政府主席,1952年进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当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

1953年去朝鲜,任志愿军兵团司令员,参加金城战役,1955年升志愿军司令员,同年授上将军衔。1958年回国,1959年接任北京军区司令员。这家伙一辈子打仗,仕途稳当,主要因为战绩硬气,还跟彭德怀关系近,早年就在彭手下干活。

庐山会议上,开国上将杨勇评价彭老总:爱骂人,但从不骂普通战士

彭德怀是开国元帅,脾气直,爱批评人。但杨勇跟彭的关系不是一般下属那么简单。从1930年起,杨勇就在彭领导的红五军里,算起来快30年了。彭器重杨勇的本事,长征时特意派他去中央机关保卫领导人。

彭性子急,批评下属不留情面,杨勇也被骂过几次。比如有次在战斗中,杨勇有失误,彭当着别人面指出来,还说重话。旁边萧劲光劝了劝,才缓和。但彭这人就这样,对事不对人,骂完该赏的赏。

1953年抗美援朝尾声,彭把杨勇叫去,说让他去朝鲜打几仗,学学对美军经验。谈完事,还留杨勇在家吃饭,这在彭简朴的作风里挺难得。

庐山会议上,开国上将杨勇评价彭老总:爱骂人,但从不骂普通战士

杨勇去了朝鲜,先打金城战役,立功后升副司令员,再当司令员,直到撤军。回国后,杨勇接北京军区,这位置关键,守京畿,得组织信任,杨勇的升迁离不开彭的提拔。

庐山会议时,杨勇是北京军区司令员,本来不用上山,但会议延长,中央让军队中央委员都去。他和张爱萍、陈锡联同机飞江西,8月1日下午到庐山。

会议要求每个人发言,杨勇就谈了对彭德怀的看法。他说,从小参加革命,就在彭领导下,尊重他,也有点怕他,但又不大怕。他提彭作风有问题,经常骂人,当团长时就被彭骂过两次。

庐山会议上,开国上将杨勇评价彭老总:爱骂人,但从不骂普通战士

但彭有原则,说高级干部觉悟高,骂骂没啥大不了,可彭绝不骂一般战士,反而对战士很关心。在朝鲜,彭见士兵鞋坏了,还把自家鞋给士兵穿。杨勇还说,去年军委会议,他当面提彭爱批评人,彭笑笑,说这是善意。杨勇觉得彭有两个包袱,自认忠心,自认功劳大。

对于彭那封信,杨勇认为缺点说太多,成绩说太少,像打仗总有损失,说多了影响士气,以后没人敢冲。杨勇这话说起来像批评,实际在维护彭,突出彭对基层的体贴和心胸宽广。当时贺龙也有类似想法,不止杨勇一人这么想。

彭德怀7月14日写信给毛主席。毛主席起初把信印发给大家讨论,想集思广益。但后来觉得信像右倾纲领,7月23日讲话,转向批判彭,说彭是资产阶级动摇性。

庐山会议上,开国上将杨勇评价彭老总:爱骂人,但从不骂普通战士

杨勇上山晚,发言在8月,但他的话没直接攻击彭,反而举例子赞彭对战士好。这在当时氛围下,算中性偏护。杨勇不是彭的反党集团成员,没被牵连,继续干北京军区司令员。

会议后,杨勇的日子照旧。1960年代初,他加强军区建设,抓训练、防务。1967年他被解除职务,1972年复出,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1977年调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副秘书长。1983年1月,杨勇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