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
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作者:洞见CC
最近,哈佛大学一则名为《The Power of Not Knowing(不知道的力量)》的毕业演讲视频,在社交平台刷屏了。
演讲中,毕业生库玛尔谈到了这种力量对她的切实影响。
她原本只是内布拉斯加州大平原上长大的一个普通女孩。
作为南亚移民家庭中的长女,她也是家里第一个在美国上大学的。
可当到了申请大学的时候,她询问父母有什么建议,他们摇摇头,说:“我不知道。”
她问应该选什么学科,他们还是摇摇头,说了同样的话。
“我不知道”这几个字,就像一座大山,横亘在她眼前,让她感到很惶恐。
直到她从内布拉斯加州走到哈佛,她才渐渐从这几个字里,悟到了一种新的东西。
此前,她甚至不知道还有一个叫做“科学史”的领域,如今的她,早已是该领域的研究生。
是什么力量一直驱使着她不断求索,最终取得了现在的成绩?
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往往是不确定的时刻,孕育出了我们无法想象的更伟大的东西。”
生活中,很多人都害怕面对不确定性,恐惧未知,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
真正驱动一个人成长的,往往不是已经接触到的东西,而是未知的事物。
人要想摆脱平庸,不断进阶,就必须持续破界,从自我封闭的心智模式中跳脱出来。
1
在古希腊的德尔斐神庙里,有道神谕说:苏格拉底是雅典最聪明的人。
苏格拉底却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苏格拉底秉持的是一种“不可知论”——未来是未知的,而我知道自己不知道。
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总有一群人:
学到了一点知识,就觉得这世上他们无所不知,听不进与他们认知相悖的观点;
掌握了一些技能,就自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从此再也不想着更新自己。
这样的人,就如同困在“信息茧房”里面。
心理学家桑斯坦说,当一个人完全屏蔽外界信息,只接受单一观点时,就会像蚕茧一样把自己越包越紧,最终寸步难行。
困在“信息茧房”中的人,已经进入到一种自以为知的认知状态,觉得自己什么都懂,狂妄自大。
一旦有人提出了他们不知道的观点,他们就会下意识地抵制、反驳。
15世纪80年代,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推动了近代天文物理学的研究进程。
然而,清朝同文馆请来的一位叫方根拔的德国教授,却妄想推翻这一定律。
他觉得,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所知所学判断,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万有引力。
可是,他又拿不出什么能证明他观点的有力证据。
同文馆的主持丁韪良告诉他,这是在和正确的科学背道而驰,并让他多去了解一些新的见识。
方根拔不听,甚至还在课堂上固执己见地阐述自己的看法,误导学生。
很快,他就因不服从教学安排,被解聘,流落街头。
最终穷困潦倒,死于赤贫。
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一个被困于已知的头脑,永远不可能理解未知。”
这个世上永远不能前进的,就是那些困在过往认知里的人。
他们无法体会未知的奥妙。
他们一直沉浸在一种虚假的自满里,丧失了好奇心,丧失了探索欲。
而这种好奇心和探索欲,恰恰是一个人快速成长,认知升级的关键。
最终,丧失探索欲的这群人,会陷在自己固有的认知里,被经验牵着鼻子走,将自己的人生彻底走进死胡同。
2
在《人类简史》这本书里,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这是公元1459年,欧洲人的世界地图。
可以看到地图上似乎巨细靡遗,就算是当时欧洲人根本一无所知的南非地区,都有密密麻麻的信息。
那个时代的人,认为世界上只有欧亚非三大洲,除此之外,根本不存在他们所不知道的区域。
就连航海家哥伦布,也对这张地图深信不疑。
公元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向西航行,希望能找到一条前往东亚的新航线。
在这途中,他登陆了一个新的岛屿,也就是现在的巴哈马群岛(属于北美洲)。
但他却固执地认为,这是属于东亚海外的一个小岛。
一直到他过世,他都不相信自己发现了一个新的大陆。
直到1502—1504年间,意大利水手韦斯普奇在文章里提出:
哥伦布发现的小岛旁边应该不是东亚,而是一整个新大陆。
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才渐渐出现在了世界地图里。
说到此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也忍不住感慨:
到头来,全球有1/4的陆地、七大洲之中的两洲,名字就是来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意大利人,而他唯一做的事就只是有勇气说出“我们不知道”。
而他这种“我不知道”的精神,也启迪了很多欧洲地理学家,以及欧洲几乎所有知识领域的学者。
从1525年开始,欧洲人画的世界地图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留白。
留白是什么意思?
就是承认自己不知道,承认已知之外,还有许多未至之境。
任何人只要有一点点的好奇心,看到这份地图之后一定会问:“在那后面有什么呢?”
地图上没有答案。
这些空白就像一块磁铁,让欧洲人前赴后继,希望填补这些空白。
之后,欧洲探险队绕过了非洲、深入了美洲,越过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世界各地建起了基地和殖民地的网络,掌握了世界的话语权。
这背后催动这一切演变的,就是“不知道的力量”。
时至今日,承认自己所见的局限,仍是所有人实现人生进阶最重要的一步。
如果把我们的认知比作是一片小池塘,那这池塘之外,始终存在着一个汪洋大海。
绝大部分人一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片小池塘,就困住了其一生。
但总有一部分人,克服了对未知的恐惧,打破边界,不断求索,见识到了更高维的事物。
而你我要做的,就是如后者一般,对已知的事物保持批判和怀疑,对未知的事物保持敬畏与好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破除已知的障碍,看到更辽远的天地。
3
《唯识与中观》里说:人一生中有两大障碍,烦恼障和所知障。
烦恼障,简单来说就是我执,执念一出,烦恼丛生。
而所知障,就是指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知不觉会被既有的知识、经验所阻碍,从而失去对未来探寻的欲望。
所知障,是禁锢人的一把枷锁。
我们要如何打破这种枷锁、进化自己,这里给你三点建议:
01. 拒绝“鸵鸟心态”。
鸵鸟在遇到危险时,会把头埋入沙地里,以为自己不知道、看不见就是安全。
可这样做,永远解决不了危机,还有可能命丧敌手。
现实生活也是这样,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新的挑战随时都会出现。
我们若是像鸵鸟一样,埋头躲进自以为的舒适区里,对外界不闻不问,很快就会被时代抛弃。
樊登曾说:
混乱、多变是世界的常态,我们要学会拥抱不确定性,正确地应对它,才能成为自己命运的掌控者。
机会,永远是留给敢于面对未知的人。
虽然未来会发生什么,谁都无法预测。
但只要能克服对未知的恐惧,为不确定性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终能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成为自己人生的掌舵者。
02. 提升“破圈能力”。
如果把人的“已知”比喻成一个圆圈,最开始我们是这样的:
随着知道的越多,我们的破圈能力也越来越强:
等到我们的“已知”累积到一定程度,我们来到了圆圈的边界,并试图去推动它: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终于推动了一点点:
可就是因为你推动的那一点点,让你整个人生的圆圈都变得不一样了:
破圈,简单地说,就是打破固有界限,去链接更广阔的天地。
虽然这个过程,会伴随着阵痛,会出现对自我的否定。
但如果不破圈,人的知识面和人生边界,就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任何改变。
李敖在北大演讲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实现自由,必须反求诸己,对抗掉自己的本能。”
未知的世界那么辽阔,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减少我们无知的区域,才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03. 保持“极度开放”的原则。
瑞·达利欧在《原则》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极度开放”的原则。
何谓“极度开放”呢?
就是面对新的事物,新的知识,哪怕它们和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冲突,也要学会从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它。
极度开放的心态,正是一个人打破自己,进化自我的最佳途径。
已有的知识固然重要,但一味固守“已知”,便会滑向愚昧的深渊。
就如董卿所说:
“生命的意义在于开拓而不是固守,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前行的勇气。”
当你不断更新迭代自己的所知时,就再也不会被固有的思维框架所禁锢。
▽
在今年的高考作文里,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无论是认知上的突破,事业上的挑战,还是人生中的各种变故,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未知领域。
要想征服这些未知,完成人生的跃迁,我们就必须突破原有的心智模式。
洞见自己的局限,用无知刺激自己生出求索之心,才是自我认知升级的关键。
正如艾米莉·狄金森所说:“不知道黎明何时到来,我打开每一扇门。”
点个赞吧 ,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相信不知道的力量,终有一天,我们能在不断求索中成长为掌局者,稳稳地屹立时代潮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