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申科来中国前,给中方精心准备的“见面礼”,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不久前透露,他将在访华期间带几袋土豆,作为礼物送一些国家的领导人。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不久前透露,他将在访华期间带几袋土豆】
他还表示,装有土豆的礼袋已经准备好了,里面装满了新鲜收获的优质土豆。
卢卡申科不仅将出席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的上合峰会,还将应邀出席在9月3日当天举行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拿土豆当送给其他国家领导人的“伴手礼”,可以说是很出人意料了。但此举实际上并不掉价,反而挺有深意,甚至不妨把它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土豆外交”。
白俄罗斯是一个农业很强的国家,尤其以土豆和苹果出名。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来北京的时候,卢卡申科就带了苹果和乳制品作为礼物,而这次轮到土豆了。
【白俄罗斯是一个农业很强的国家,尤其以土豆和苹果出名】
之后在跟中方一些经贸洽谈的场合,他也喜欢把农产品作为“伴手礼”,一方面表示诚意,另一方面其实也在打广告,借机推广白俄罗斯的农产品出口。
礼物外交,从来都不是比贵重。关键在于有没有诚意、有没有特色。土豆不奢华,但它代表的是一种“真心实意”。
卢卡申科的意思很直接:我们白俄罗斯没有那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但我们愿意拿最重要、最常见的食物和朋友分享——主打的就是一个实在。
不得不说,卢卡申科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一直挺特别。他有时候强硬到近乎“霸道”,有时候又表现得异常亲民、直率。和很多传统的政客相比,他少了几分虚伪和辞令,多了几分乡土味和实在劲。
此外,土豆耐寒、耐储存,不娇气——这其实也能隐喻白俄罗斯的处境:虽然在国际政治中常常受到挤压和制约,但依旧能顽强生存。
【土豆耐寒、耐储存,不娇气——这其实也能隐喻白俄罗斯的处境】
作为夹在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的“过渡地带”,白俄罗斯的外交空间一直很有限。
卢卡申科必须在大国夹缝里生存,一方面要靠俄罗斯的经济和安全支持,另一方面又不想完全依赖莫斯科,希望与欧洲维持联系,并加强与中国等非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
为此,卢卡申科需要寻找一种“独特”的外交方式,既能展示国家特色,又能在国际上找到存在感。土豆外交正好符合这一点:它不靠钱、不靠军力,而是靠一种“质朴的真诚”,在大国博弈的舞台上留下白俄罗斯的声音,同时塑造白俄罗斯的国家形象。
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这点很重要。过去长期以来,白俄罗斯与俄罗斯是一种“强绑定”的状态,而卢卡申科则被视为普京的“跟班”“传话筒”。
【过去长期以来,白俄罗斯与俄罗斯是一种“强绑定”的状态】
冲突爆发后,尽管白俄罗斯没有跟着俄罗斯参战,但同样遭到了西方的制裁,国际形象也因此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很多非西方国家则由于担心遭到牵连,与莫斯科和明斯克同时保持距离,谨慎处理与白俄罗斯之间的关系。
这对于白俄罗斯来说是难以接受的。白俄罗斯的经济过去主要依赖俄欧之间的贸易,自己作为“桥梁”从中赚取利润,收过路费。
然而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俄欧之间的贸易几乎彻底断绝,无法再扮演“桥梁”的白俄罗斯,失去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与此同时,由于制裁,大量俄罗斯企业被迫将业务重心转移到俄国内,而这也间接导致白俄罗斯企业的俄业务承受了巨大压力。
【尽管白俄罗斯没有跟着俄罗斯参战,但同样遭到了西方的制裁】
别看“俄白一体化”讲得好听,但许多白俄罗斯企业主在接受采访时就直言:真到了讲真金白银的时候,俄罗斯人是一点没把白俄罗斯人当自己人看。出了什么优惠政策,自己只能乖乖排在俄罗斯企业后面等着。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卢卡申科必须要开拓在亚非拉的“朋友圈”:去年7月,白俄罗斯正式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10月,白俄罗斯成为首个“金砖国家伙伴国”。
“金砖国家伙伴国”其实就相当于上合组织的观察员国,距离“转正”只有一步之遥。今年1月,卢卡申科签署文件,批准了与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合作的长期战略。
而这次上合峰会与9·3阅兵式,则是卢卡申科必须重视的多边外交机遇,尤其是26位出席阅兵式的国家元首和领导人中,有很多都是卢卡申科在一般情况下见不到的。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多跟一些国家的领导人打点好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扩展白俄罗斯的“朋友圈”,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所以别小看那几袋土豆,土豆虽小,但对于卢卡申科来说,却是他在国际舞台上能掷出的最大筹码之一:看似朴实,实则精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