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3日讯(记者 张艳玲)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10月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全国法院交叉执行案件72843件,取得实质进展或者化解23119件,执行到位金额398.91亿元。

交叉执行是通过运用督促执行、指令执行、提级执行、集中执行、协同执行等方式,有效防止权力、关系、人情干扰,强化监督管理,提高执行质量和效率。人民法院开展交叉执行工作旨在“切实解决执行难”,尤其针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长期未执结案件。

近年来,人民法院执行案件持续高速增长,2023年收案比2012年增长281.01%,结案增长295.78%。在人案矛盾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一些案件的执行工作会出现执行周期长、质效不高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解决“执行难”问题,2023年10月起,最高人民法院在19个省(区、市)法院部署开展交叉执行试点工作。通过交叉执行方式攻克了一批大案、要案、“骨头案”,期间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带头督办5件交叉执行案件,取得良好成效。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范围全面有序推开交叉执行工作。目前,交叉执行案件数量呈稳步上升趋势,改革效能逐步释放。2023年10月开展试点以来,全国法院交叉执行案件72843件,取得实质进展或者化解23119件,执行到位金额398.91亿元。今年以来,全国法院执行完毕率、执行到位率同比均明显增长,执行质效持续向好。2024年1—6月,全国法院执行部门共挂网交办信访案件24828件,取得实际进展12702件,占比51.16%。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黄文俊表示,人民法院开展交叉执行工作,集中执法力量,有效化解一批“骨头案”,充分发挥“鲶鱼效应”,解决执行案件量大事难问题;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让接受指令执行的法院在不受牵绊、没有包袱、完全依法自主的条件下,力推案件执行;完善执行监督制度,交叉执行在防范权力、关系、人情等不当干扰的同时,通过依法执行,发现执行工作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纠正问责。

交叉执行工作以“点”带“面”,带动整体执行工作质效稳步提升。各地法院通过综合运用多种交叉执行方式,加大执行力度,让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无处遁形”“无计可施”。另外,通过对交叉执行取得实质进展的案件进行重点评查,倒查是否存在消极执行、拖延执行等执行不力和执行腐败问题,发现问题依法依纪严肃追责,倒逼执行生态改善。

“总之,交叉执行是新时代执行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深化审执分离、强化执行监督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黄文俊说,下一步,人民法院将进一步推进交叉执行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运行,做实做好做优执行工作,切实解决执行难,实现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

编审:蔡晓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