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记者胡佳丽)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78公斤级冠军杨秀丽今年收获了两个新身份,一是拿到了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博士学位,二是新学期伊始她将首次以硕士生导师的身份任教。
杨秀丽从14岁开始接触柔道,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了一枚宝贵的金牌。2013年退役后,她继续为热爱的柔道事业贡献着力量,应召进入国家队任助理教练,帮助中国柔道队在仁川亚运会上取得1金1银3铜的成绩。
然而,短暂的教练生涯让她意识到自己在理论上的不足,于是她毅然辞去教练职务,选择继续深造和学习。“运动员一定要丰富自己的文化,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才能够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才能更好地回馈这个项目。”她说。
三年后,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公派留学归来的杨秀丽,带着更加丰富的国际视野与理念重返国家队,接手了一支年轻的队伍。彼时,这支队伍中甚至没有一个全国成年组冠军,但在杨秀丽的指导下,短短一年内,队伍收获了大满贯赛亚军、亚运会季军等佳绩。
杨秀丽的追求从未止步于赛场。2020年,她再度跳出熟悉的柔道圈,专心攻读博士学位。“现在已经是AI时代了,如果不去了解、不去学习,慢慢就会被淘汰。在体育行业达到了一个高度,没有文化积累的沉淀和洗礼,从技术到理论是缺失的。”
提起读博的四年,杨秀丽感慨万千,博士论文的撰写,对她而言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导师曾打趣地问道:“你把全世界的人都摔倒了,还怕一个小小的笔杆子吗?”
“摔倒全世界我都没怕过,这个小小的笔杆子可真是难住我了。”杨秀丽坦言,论文选题实际上是她给自己设了个难题。
多年致力于柔道推广和普及,她发现推广的瓶颈之一是大众对柔道起源的模糊认知,加上该研究方向鲜有人涉足,很多说法未得到充分考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柔道在国内的发展,因此她决定将论文选题定在研究柔道的源流问题上,而放弃了自己擅长的运动训练领域。
幸得柔道同仁、同学和朋友的帮助,相关的文献资料、书籍陆续从海外寄回国,不过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论文涉及大量的翻译工作,不仅要懂日语,还要懂历史。不少文献资料是第一次被引用,这也是我这篇论文的创新性。”在杨秀丽看来,撰写博士论文比备战奥运会还要精神紧绷。“我参加奥运会的时候,那么大的比赛,中间休息的时候还能睡一觉。写论文的时候,尤其到最后阶段,夜里12点之前就没睡过觉,早上又早早起来开始弄。对我来说很有挑战性。”
杨秀丽的论文研究结论之一表明,柔道技术与中国武技存在诸多相通之处。明代武术家陈元赟赴日本传授的以十三势拳为核心的中国武技,填补了日本“废刀令”后的擒拿技术,丰富并发展了日本柔术,同时对柔道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读博期间,杨秀丽再次完成跨界,成为首都体育学院的一名教师。走上讲台,她面对的不再是为国征战的专业运动员,而是从未接触过柔道且充满求知欲的大学生。虽然教书育人与当专业队教练存在不小的差异,但杨秀丽很有天赋。
她不仅向学生们传授柔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将其中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融入课堂。凭借着扎实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杨秀丽备受学生欢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她乐于向学生分享个人经历与心得,也主动从学生身上汲取新鲜的思想和观念。
在她的努力下,初识柔道的学生们渐渐爱上了这项运动,并把从事柔道相关工作作为自己的就业目标之一。今年6月,她带领六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柔道锦标赛,拿到1金1银2铜的不俗成绩。
从事教育工作,杨秀丽感觉自己“慢”了下来。“当教练员能很快体现自我价值,四年为一个周期,打比赛拿成绩,看着运动员为国争光,特别高兴。相比之下,教书育人的过程是慢的,但看到学生们每一天的进步和成长,不断加深对柔道的理解,想到他们未来在中小学校园传授和传承这门课程,我就感觉到这项‘扎根’的工作非常有意义,非常开心。”
与柔道为伴的27年里,从运动员到教练员,从读书深造到成为高校教师,“血液里都流淌着柔道”的杨秀丽,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执着,享受着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跨界“绽放”。
“未来还想做回教练吗?”
“不管做什么,我的主线不会离开柔道,我都要继续回馈给柔道。国家培养了我这么多年,只要国家需要,哪里需要往哪里搬。”杨秀丽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