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我们的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都是根据对外界的感知而获得的,简单来说,这些都是大脑对各种生物电信号处理后生成的结果。
我们大胆的设想一下,如果大脑的生物电信号是一台机器模拟出来的,而不是来自我们真实的感觉系统,人类大脑能区分出来吗?理论上,只要模拟的足够真实,那么大脑就无法区分。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成,大脑的功能应该可以利用足够复杂的程序替代。这也意味着大脑可能只是一个程序,并没有实体。
由此推断,人类的大脑极有可能是被一个超级系统连接着的,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只不过是系统虚拟出来的。
马斯克先前通过脑机实验,完成了人类首例大脑设备植入手术,已经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世界是虚拟的”这一说法,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研究者目前找到了6种可疑的迹象
一、虚拟世界的技术是可以存在的
VR技术已经不再陌生,目前VR技术的应用场景已经可以覆盖到游戏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房地产等等领域。在不久的将来,将实现现实与虚拟的切换。
马斯克脑机实验的成功,也更加充分的表明,虚拟世界在技术上完全可行,假以乱真才是世界的真相。
二、世界是存在极限的
对于一台电脑而言,无论它有多强大,性能终究都是有极限的。世界也是如此,比如光速就是速度的极限,而各种普朗克常量则是精度的极限,一旦超出了这些极限,目前人类所认知的物理规律将会失去意义。
三、量子纠缠
爱因斯坦所描述的“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指的就是量子纠缠。从程序的角度来看,这极有可能是程序引用了同一对象的两个指针而造成的结果。
四、双缝干涉试验
双缝干涉试验是人类科学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实验,这项实验让科学家们感到恐慌,并且完全颠覆了我们的世界观。这项实验看起来很简单,只需要用到电子枪,带有双缝的挡板,还有接收电子的屏幕,但是实操起来十分困难。
在实验中,科学家将单个例子一个接一个的发射到带有两条缝隙的屏幕上,然后在屏幕后面放置一个探测屏,又来探测它们到底是以例子的形式还是以波的形式穿过了缝隙。
实验结果为:
当不观测粒子路径时,探测屏上出现了干涉条纹,这表明它们以波的形式通过了两条缝隙,同时干涉自己,反之干涉条纹却消失了,粒子表现的像经典例子一样,只通过了其中一个缝隙,这表明观测行为改变了粒子的行为。
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延时量子擦除试验”,科学家在实验当中发现,当粒子通过双缝后再决定是否观测其路径时,观测结果仍会影响最终的干涉图案。似乎暗示了过去的事件可以被现在的决定所影响。
研究人员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实验结果令人难以捉摸,但如果是虚拟世界就很好被理解了,在程序的设计中,条件语句可以根据不同的输入条件实行不同的内容,因此,双缝实验中粒子的行为极有可能是被程序中的条件语句所控制的。
五、量子叠加态
马里兰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吉姆·盖茨在研究弦理论中的超对称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描述宇宙物质基本性质的方程中似乎存在着嵌入式的计算机代码,这些代码只有两种形式,分别是1和0,这特别像我们在网络浏览器中的纠错码,或许这是提前设计好的程序,在使用中又设定了“延时加载”功能。
六、根本没有外星文明
宇宙这么大,理论上我们是能发现外星人的,而实际上我们却从未发现他们。
研究者认为,如果我们所处的世界是虚拟的,那么可疑的迹象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宇宙本就只有一个智慧文明,只不过是系统给人类制造的假象,让人类认为可能存在其他文明,又不被人类摸索到。这一切都源于人类在宇宙中的活动范围极为有限,因此根本无法察觉到这一切都是在设定的程序当中。
倘若这六个可疑迹象成立,我们真是被设定好程序的生命体,你会感到失落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